Ooops... Error 404

Sorry, but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doesn't exist.

第63期 美加華福峰會報導 下載

全部下載 i63-all-pagesDownload 分頁下載 63-p1Download 63-p2Download 63-p3Download 63-p4Download 63-p5Download 63-p6Download 63-p7Download

第63期 共塑未來教會:借鑑歷史中的改革思潮

總編評筆陳孟賢教授     最近看了一本好書,就是當代著名歷史學家袁偉時教授的代表作《帝國落日––晚清大變局》,這本六百多頁的長著,對基督徒反思「共塑未來教會」亦微妙地帶來一些智慧啟迪。      從秦始皇統一天下,二千多年來歷朝歷代的宗法專制帝國,到了清朝康雍乾盛世後,乾隆晚段、嘉慶、道光時期已經浮現衰弱之勢,鴉片戰爭以後,清朝不能再否認自己落後環球的真相。自此大約一百年間,從魏源著寫《海國圖志》作為變革火種開始,經歷了洋務運動(由曾國藩、李鴻章等倡導)、戊戌維新(由康有為、譚嗣同等推動)、清末新政(由慶親王奕劻主持,張之洞、沈家本、伍廷芳等參予)、辛亥革命後的現代社會,中華這個古老建制在改革路上步步艱難、不斷走冤枉路。      袁教授分析這段晚清歷史,認為改革的失誤包括:(一)自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至一八六零年英法聯軍長驅北京火燒圓明園的兩個年代,政治和社會領袖仍然不思進取,白白耽延了二十年可以改革進步的寶貴光陰;(二)華夷之辨的天朝心結,叫中華不能釋放胸懷與先進外國真誠交流;(三)「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權宜心態,阻礙了學習科技背後的先進制度和文化價值觀;(四)專制統治捆綁了經濟自由,官督商辦(甚至只許官辦)扼殺了社會活力;(五)傳統哲理的經世致用元素被虚偽道德口號壓縮,減弱了改革的闊度和深度。      數月前舉辦的美加華福峰會,主題是「未來教會的共塑」,當教會領袖們思考怎樣共塑教會未來,袁教授指出窒礙一個龐大建制進行改革的五點歷史教訓,對教會(亦是一個龐大建制)之未來塑造,似乎也有參考價值。      第一,塑造教會未來,需要改革勇氣,面對劇變的將來,小修小補、舊袋新酒都不足夠;兜兜轉轉地紏纏一些老問題,可能只是耽延了改革的寶貴光陰。      第二,「華夷之辨」的心結和「聖凡之辨」的困惑何其類似,塑造教會未來,不能迴避「聖善生命在平凡現世中彰顯」的要求。      第三,科技給未來教會的挑戰和機會,不能停留在膚淺的工具層次上討論,而要探究科技如何影響新人類在教會場景中的心理、小組動力、組織行為、價值觀等等不同方面。      第四,教會管治的更新,要以釋放信徒的積極性和活力作為主要方向。      第五,從教會領袖到會眾,都要以純樸的實事求是思維,注入脚踏實地的屬靈真義在教會生活中。      在袁書中,第八章「西方在華人士與洋務思潮」特别跟基督徒有關,在這章裡,西方在華人士對現代化前中國的貢獻被肯定。在十九世紀,西方在華人士其實很多都是基督新教宣教士,一八七四年的統計有四三六人,一八八九年有一千三百多人,一九零五年有三四四五人,分屬六十多個差會,足跡遍佈全中國。他們活躍於文化啟蒙和教育領域,不少在傳道的同時也擔任西式學堂教師,又長期從事西方科學和文化知識翻譯與出版的工作,著名的林樂知、李提摩太都是佼佼者。他們最大的貢獻是在中國奠定了現代新聞事業的基礎,到了一八九零年,中國有七十多家報章,超過一半是教會創辦的,其中影響巨大的《萬國公報》,從一八六八年起計至一九零七年停辦,出版了四十年,而在中國最悠久和重要的日報《申報》,亦是由英國人於一八七二年在上海創立的。     在中國極需要改革的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傳教士不單從事出版書報、培育學生的文教工作,也發表關於社會、經濟、政治革新的忠告,甚至是詳細的改革方案和藍圖,範圍涉及激活民生經濟、提倡以數據事實為依歸的管理制度、介紹民主憲法的規則、提高人民素質的現代教育體系、哲理辯論和反思等等,都能針對當時中華這個龐大建制面對的主要問題。 袁教授在書中不斷强調,領袖的胸襟視野是建制改革成敗的關鍵,他這様描繪求索革新的拓荒者魏源:「滿腔熱情地關心祖國的命運,為此而孜孜不倦地研究歷史和現狀,還勤奮地收集資料,廣收博取,尋訪文獻,虚心向包括水手、商人、外國人等了解國外情況的人請教。他銳意創新,不拘一格,廣取各家之長。」     從社會學角度看,教會亦是一個建制(institution),所以,塑造未來教會,領袖的培育和訓練,也是重中之重。

第63期 總幹事心語

譚文鈞 「齊愛穆民」(Loving Muslims Together)是由 Outreach Canada 發起的一項計劃,目的在於促進基督徒與穆斯林社區之間建立有意義的聯繫,並達到分享基督福音的目標。該計劃的核心理念是:上帝透過耶穌基督所顯示的愛同樣包括穆斯林,因此我們應關注居住在加拿大的約一百八十萬穆斯林,同時為加拿大的教會提供支援,使其能夠通過多種方法有效地與穆斯林互動。 自去年起,加拿大華福與 Outreach Canada 建立了夥伴關係,共同舉辦每月一次的線上「齊愛穆民」活動。這些活動旨在促進加拿大華人福音派教會與穆斯林社區之間的文化理解與同情心。這種合作涵蓋了組織活動和祈禱會,目的是裝備並激勵華人教會進行有效的跨文化福音事工。 這項夥伴合作的一個關鍵方面是:在重要的伊斯蘭節日期間(如齋月),為穆斯林社區祈禱。此舉鼓勵基督徒為穆斯林祈禱,專注於慈悲、寬恕和救贖等主題,尤其是在重要的伊斯蘭儀式,如力量之夜(Laylat al-Qadr)期間。合作中還包括特別活動,如祈禱和學習聚會,這些聚會為加拿大華人教會提供了更多了解伊斯蘭教和加拿大穆斯林社區的機會。舉例來說,他們組織了一些活動,讓參與者聽到從穆斯林轉信基督的見證,以及那些有與穆斯林社區互動經驗的基督徒領袖的見證。 在聖誕季節與穆斯林朋友互動是一個分享希望、和平、喜悅和愛的絕佳機會,這些都是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基本元素。這段時間可以用來邀請穆斯林參加聖誕活動,從而促進不同信仰群體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一些關鍵策略包括邀請穆斯林朋友參加教會的聖誕慶祝活動,從而了解聖誕節的聖經視角,組織提供清真食物選項的降臨節晚餐,進行福音對話,贈送如一品紅或食品籃等象徵性禮物,以啟動對基督教的更深入對話,並以文化敏感的方式分享多語言的經文日曆。這些活動不僅僅是節日慶祝,它們是建立橋樑和培育堅固關係的有意義方式。 加拿大華人教會與其他福音機構在本地跨文化宣教合作中取得進展,預示著莫大的益處。這些合作,將加深華人教會對穆斯林信仰的理解,培養對穆斯林鄰居的愛心和憐憫,並提供進行有效跨文化事工所需的基本工具和資源。這樣的共同努力將加強社區聯繫,並促進加拿大不同文化和宗教群體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尊重。

第63期 加拿大華人教會的現在和未來

––專訪峰會主題講員董家驊牧師採訪:黃達仁 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董家驊牧師在台灣出生、長大,然後在美國讀神學和牧會十三年,再回到臺灣,在華福事奉前最熟悉的華人教會就是在美國和台灣的。擔任華福總幹事後,疫情稍緩便一半以上時間到世界各地探訪教會,最多去的可能就是加拿大,也多次去東南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歐洲等地。 美加華人教會異同 董牧師說:外人看加拿大華人教會與美國華人教會似乎相似,但他看卻覺得很不一樣。透過這一兩年更多接觸,他發現加拿大華人教會有一些獨特之處:第一,華人身份認同更強烈,這包括第二代和第三代,這種認同比美國華人高很多。第二,雖然最近十到二十年間普通話群體越來越多,粵語在加拿大仍然很普遍,也因這兩三年到加拿大的香港移民潮,跟美國很不一樣(已經沒有多少香港人移民美國了)。第三,加拿大的華人教會全國連結,比美國強很多;在美國,可能每一個城市都是一個獨立獨特的生態,譬如洛杉磯的教會跟其他北加州、南加州的華人教會也沒有太深的關係和連結,所以,董牧師到美國每個地區的華人教會都需要重新理解它的生態,而加拿大華人教會雖然也有地區特殊性,但共同性更大。 ...

第63期 峰會現場

記者:張婉玲、徐以昇、李以諾、劉浩謙     這次峰會以「未來教會的共塑」為主題,在2023年10月11日至13日於多倫多萬民基督教會舉行。出席者資料如下: 地區分佈身份性別年齡加拿大229人教牧66%男62%60歲以上48%美國54人教會領袖10%女38%40-59歲45%其他7人信徒24% 18-39歲7%   三天早堂研經會被稱為「釋經信息站」,講員是美國三一福音神學院院長鮑維均博士,三晚公開奮興會被稱為「時代烽火台」,講員是世界華福總幹事董家驊牧師。每天午餐前有被稱為「跨代戰略室」的座談會:(一)科技與教會模式(加拿大華福義務副總幹事王乃基牧師主持),(二)跨文化宣教縱橫談(加拿大華福總幹事譚文鈞牧師主持),(三)Next Generation(加神卡加里領導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健安博士主持)。     在Next Generation座談會中,一位講員指出:新世代年輕人的心聲,是去做實質的事情去改變這世界。另一位新世代英語牧者馬天佐牧師(證道浸信會美麗徑堂主任牧師)説:「當我們都在說需要下一代參與時。」他即時問在場會衆中多少人四十歲以下,結果只有三人舉手,現場所有人都會心微笑,覺得尷尬。馬牧師説:「我教會的門徒訓練方向,是選對人去做重要的事。華人教會給年輕人的事奉機會,很多時是瑣碎的、不太重要的事。就似我童年時去大人的飲宴,都被安排坐在小朋友的飯枱,吃不到重頭的菜式如龍蝦和魚翅。」他的話引起哄堂大笑,亦令大眾反思,教會需要給新一代更多重要的事奉機會,即使這代表了要從錯誤中學習成長。     三天峰會共有十多個用國粵英不同語言進行、被稱為「專題大圓桌」的工作坊,包括「未來粤語/國語植堂的想像」(美國聖地牙哥主恩堂主任牧師林祥源牧師主講)、「網絡教會與實體教會的交匯點(福音站創辦人及總幹事譚俊德牧師主講)、「勉導同行:門徒生活操練的有效協作」(《加國華人教會》期刋總編輯陳孟賢教授主講)、「牧養我的Young:兩個孩子的故事」(美國基督使者協會會長柏有成博士主講)、「職場門訓的秘訣和實踐」(職場使命創辦人孔雷漢卿長老主講)、「未來教會媒體的新趨勢」(台灣救世傳播協會董事長洪善群長老、宣讀聖經執行主任金磊傳道主講)等等。 峰會期間,還有六個「機構薈萃」時段,由十八所機構負責人簡短分享事工近況,包括《加國華人教會》期刋、加拿大華人神學院卡加里、加拿大中信、國際基督教教育學院、國際真愛家庭協會等。另外,有二十多個機構攤位,例如遠東廣播、創欣神學院、《宣教日引》、北美基督燈臺協會、楓盛新中年匯萃中心等,各機構的展桌從大堂東墻排到西墻,每個機構抓緊機會,與前來參觀的人連結、分享、見證,都顯現出神國合一的態度。     幾天峰會,不單是策略會議,也是靈命造就的時刻。例如晚堂信息提及兩代之間要主動伸手去互動,一位與會者聽後,便馬上向服事上的長輩同工表達感謝,雖然那位長輩對突如其來的愛有點莫名其妙,但也笑著接受。     在座談會和工作坊中,亦有一些寶貴互動。例如在「All Generations On Mission Together」英語工作坊,講員柏有成博士問:「Does the mission have a church?還是 Does the church have...

第63期 專訪美加華福峰會籌委會共同主席

被訪嘉賓:周天深牧師、譚文鈞牧師採訪:盧士傑 1. 請簡述今次峰會籌備的過程。籌備過程中有沒有特別的考慮? 在內容及安排方面有沒有諮詢世界華福? 譚: 籌備大約是一年半前開始的。當時疫情快要過去,教會要面對一個新的開始,很容易便想到「未來教會的共塑」這個主題。原本峰會打算在美國西雅圖舉行,但美國華福還未有總幹事,另外,如在西雅圖舉行,估計參與人數不足,加上旅館和聚會廳的費用不菲,權衡風險後,決定今屆在多倫多,較多由加拿大華福籌辦,下屆峰會將在美國舉行。藉著神的恩典,美國、加拿大華福同工一起走過籌備過程中的困難,令我們更加同心。 周: 謝謝加拿大華福承辦今屆峰會。此次峰會特別考慮到三年疫情爲全球教會帶來的衝擊,如會員和資源的流失等。教會面對全新的數碼時代,必須曉得如何使用新資訊科技來提高牧會和宣教事工的效率。在籌備過程中,我們也有與世界華福總幹事董家驊牧師連接。 2. 今次峰會跟上屆相隔八年,在形式或主題上跟以往有甚麼分別? 與以往相比,北美華人教會面對的問題有甚麼不同? 譚:今屆峰會本應在2020年舉辦,但因疫情延至2023年。今次峰會特別考量網上聚會及未來科技的應用等等課題。跟以往相似的課題包括:傳福音、門徒訓練、牧養下一代、神學教育等。以研討會的形式,讓與會者從講員身上取經。 周:在形式和主題上没有太大分别。至於教會面對的問題有否變化?以美國教會為例,在2015年前,基本上沒有同性婚姻的議題,當美國聯邦政府通過同性婚姻法例之後,就變成了教會需要討論的議題。在此之前,教會關切的問題,其一就是如何好好牧養下一代,這關乎教會的生存,也關乎大使命。 由於中西文化差異很大,引申至傳統或現代敬拜方式的爭議,當年引起很大衝擊,但幾年後又相對靜下來,現在兩種敬拜方式大家都可以接受了。每個時期教會都有不同挑戰,所以,美國及加拿大華福、以至華福運動一個重要角色就是為上一代及下一代、中西文化建立橋樑,也為眾教會指向前面的道路,很多教會真的不知前路如何行,因此華福也也擔當一個先知的角色。 3. 請問如何訂定工作坊及座談會的分題? 篩選題目的過程中, 如何令內容多元化、同時又與大會主題一致? 如何選擇講員?   周:工作坊和座談會的題目,乃根據當今教會面對許許多多的議題,如線上或實體、家庭的危機、傳承與代溝、門訓和宣教、聖經和神學等。內容雖多元化,卻環環相扣,在華福宗旨的前提下串聯起來。 譚:我們有一個節目組,去負責設計節目內容,包括:早堂以集體靈修爲目的、晚堂以傳遞華福異象爲目的、多個座談會和工作坊等。今次有二十四個機構分享事工近況。講員方面,是逐一邀請的,用了半年多時間來確定最後名單。講員們交予大會的文稿,成為峰會文集,並且不斷更新。也在半年前開始,透過六次線上禱告會,邀請一些講員簡介他們將要在峰會分享的內容 。 4. 安排今次峰會有甚麼主要挑戰? 周:主要挑戰爲場地,必須有足夠的空間和設施。此外是招募義工,爲外地來的出席者提供服務如接送、飯食、清理場地等。講員方面,也有因突發事情未能赴會的,例如世界華福前總幹事陳世欽牧師,因親人離世,不能出席,葉高芳牧師,因感染新冠未能出席。 譚:峰會日期,我們亦考慮了幾個因素,如在暑假期間舉行,旅遊旺季會令機票及場地住宿十分昂貴,九月份則是很多教會忙於新一年事工的開始,十一月是很多教會制定預算的時候。因此,選擇了在十月舉行,適逢又有加拿大感恩節的長假期。運籌、交通方面是挑戰,可幸我們有八位同工組成接送組,也有義工團隊幫助後勤。多謝美國華福的行政同工,在處理事務方面協助。 5. 大會如何推廣及宣傳今次峰會? 譚:主要是透過六次線上祈禱會,亦鼓勵同工們用社交媒體推廣,也靠華福的現有網絡發放電郵,口碑也十分重要。最後出席人數大約二百九十人,與原先估計的三百人差不多。 周:美國這邊有點可惜,參加人數不及想像那麼多。雖然已透過網絡宣傳、辦公室秘書亦定期發出通知,但由於沒有總幹事,有一定影響。假如有總幹事,相信效果會更好,請大家為此禱告。 6. 將來的峰會,會否考慮增加英語工作坊的比例,以吸引更多年青人參加? 周:以往的峰會,我也多次參與籌委會工作,有一次也成功邀請資深的英語領袖參與。要令英語群體完全投入非常困難,這是因為中西文化的巨大差異,英語領袖的思維方式很不同。傳統中國文化著重集體性,西方文化強調個人的獨立性。所以,即使英語群體參與峰會,很可能需要完全獨立的議程及節目安排。我們為此想了很久,沒有一個簡單的方案。在美國這邊,第二、三代華人教會與亞裔走得更近。由於第二、三代的中文溝通能力不逮,有時產生了自卑感,覺得自己是華裔但又不懂中文,反而與亞裔教會相處更易融入,很多乾脆參與西人教會,覺得有共同文化,更易打成一片。只要他們沒有離開基督信仰,並在亞裔教會有事奉,從神的角度看,這現象不是一件壞事。我們經常說跨文化福音事工,亞裔教會不就是跨文化嗎?綜合而言,我們希望可以增加英語內容的比例,但未必做得到 。 譚: 我與周牧師的看法一致。最重要是互相包容。有時候未必能夠有獨立的英語節目安排,便要依賴即時翻譯,不同語言出席者需要互相遷就。 7. 將來的峰會,會否考慮增加大眾出席者的發言時間,以提高互動性? 周:不一定,主要是因爲時間有限。此次峰會嘗試用網上應用程式作爲台上台下互動的平台,效果還可以。 8. 今次峰會中, 既然鼓勵教會運用網絡連繫, 為何決定峰會本身不設網上聚會?  周:主要是爲了鼓勵教會領袖們來參加實體峯會。部分內容將以數碼方式在美國和加拿大各自的網站發佈。我們雖然鼓勵教會運用網絡彼此聯繫,但線上聯繫不能完全取代實體連接。 9. 籌委會對峰會的期望是甚麼? 出席者回到自己教會後可以有甚麼行動?  譚:...

第63期 峰會參加者感受

採訪:徐以昇、張婉玲 陳弟兄(來自美國,網絡專業機構國語同工):「峰會內容扎實,參與過程裏看到屬靈期盼,在多變和未知的時代,希望峰會能為教會帶來科技模式的戰略合作,推動宣教。」 李牧師(來自麥咸市,經驗豐富的粵語浸信會牧者):「期望知道教會未來的趨勢和方向,很想理解不同教會怎樣看發展太快的科技的影響、如何應對、如何培育下一代的對策。座談會相當好,促進不同經驗的交流。參加者之間的交談,亦很喜歡。」 周弟兄(來自渥太華,經驗豐富的粵語教會執事):「期望這次峰會讓教牧同工看到方向,看見以往的錯誤和盲點,正如早堂講員鮑博士說,不要只想抓住權力,而是謙卑地跟從主。希望下次峰會可給參加者更清楚的流程安排。對工作坊都很滿意,講員們很有洞見,得益良多。」 張傳道(來自滑鐵盧,年輕國語教會牧者):「看看其它教會的前輩們新建教會的啟發,於堅守聖經真理的同時,如何去發展和傳揚主道。加國教會廣闊,峰會對小型非宗派資源有限的教會非常有益。滿意參加的課堂,從中學到豐富的知識。」 Cristina姊妹(白人,基督教外展機構同工):「我有一個攤位設在會場,每逢有與會者來參觀,我都與他們連結,越多越好!希望大會可以將所有會議內容都翻譯英語,就能有更多得着。」 梁傳道(來自溫哥華,粵語培訓網絡機構的青年同工):「期盼認識多倫多的同工們,去找合作的機會。很少出席幾天長的會議,感覺疲勞,但覺得非常值得。每個工作坊都寫下筆記,一些豐富的想法是以前未想過的。看到教會可以彼此合作的而不是各自為政,亦感動地看到很多弟兄姊妹的委身。」 Patty 姊妹(來自洛杉磯的年輕國語神學生):「快要神學畢業,專誠來參加這次峰會,期望看到華人教會的需要、趨勢、挑戰。拓寬視野,幫助思考畢業後要走的方向。應有更多美國的人來參加這個峰會,希望這次峰會的內容和影片可以被參加者重溫。對這次會議所學到的很滿意。」 關牧師(來自萬錦市的退休牧師、屬靈書籍作者):「期望這次峰會中能看到跨代和跨文化的連接、與門徒訓練的話題,想看到更多實例和見証。參加者有好的聯繫機會,大家的經驗分享亦非常寶貴。會議的內容算很不錯,與我瞭解華福會議的程度相符,但仍希望可有更深入的內容。」 孔傳道(來自京士頓,華人教會英文堂年輕傳道):「參加峰會是因為主任牧師邀請,期望聽取其他參加者如何處理下一代。原本希望有更多年青參加者,但發覺自己是少數派。這次會議似乎沒有針對下一代參加者,只有很少英語工作坊,在第一天完全沒有。峰會中得益良多。」 吳牧師(來自大多市,粵語堂牧者):「我是參加會議的常客。藉著峰會了解北美華人教會的前景和挑戰,並透過交流對話去認識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工。選擇的工作坊有關神學教育。眾神學院之間有否合作空間?共同培育神的工人?」周姊妹(來自渥太華,平信徒,丈夫是執事):「我自費來參加。最感興趣是探討華人教會未來路向之後,能否驅使子女重回教會?在峰會發現參加者大部分是中年以上,實在看不見教會的將來!顯示今屆主題的迫切性。」黃牧師(來自大多市,參與青年人事工已有三十年):「我較喜歡美國的會議,今次被一位認識多年的弟兄邀請,加上峰會主題與下一代有關,於是便參加,期望峰會開我眼界,讓我現在的教會工作有進步。選擇工作坊集中在下一代的議題,也許會成為未來事奉的新方向。」 Irene 牧師(來自溫哥華,粵語堂牧者):「疫情後,教會面對許多挑戰,例如,部分會眾已成為網上會眾,應如何去牧養這群會眾呢?期望峰會後呈現一個清晰策略:停止網上直播崇拜?維持現狀?或再加強教會數碼化?沒有介意日程緊密,感覺會議內容充實,富有成效。這幾天勞累點也值得!」

第63期 峰會期間連續四天追踪採訪一位出席者

–– 南卡城華人播道會譚子舜牧師採訪 :張婉玲 第一天: 開幕禮和晚宴一個特別的日子,這天剛巧是譚牧師移民加拿大的三週年。他說:「我一聽到宣傳峰會的消息,就決定報名,還鼓勵我教會的執事和同工一共八人參加。今晚都同枱共享晚宴!」 對譚牧師來說,「結連」是參加峰會的重要目的。他對北美華人教會其實不太熟悉,又沒有人脈;希望藉峰會認識牧者們和不同機構的工作:「今次不是我首次參與華福會議,第一次到巴里島的華福大會,當時很年輕,跟著上司去參加,已覺得大開眼界,給我認知到世界各地華人教會的精英思考甚麼。第二次就是上屆的台北華福大會。我以前兩次同樣的期望,來今次的美加峰會,希望能得到啓發。」 至於峰會的工作坊,譚牧師將重點放在與新一代接捧有關的硏討:「我帶著一個疑問來峰會:華人下一代以英語為主,用中文的華人教會還有發展空間嗎?」 他說:「今晚我有個觀察,出席者多半是年長的,台上的講員都是有數十年經驗還在前線拼搏的人,卻看不見有多少個三十歲以下的參加者。」他卻認為,神既然安排華人教會來到北美,「兩文三語」應該是華人的優勢,不是負累,下一代要承傳這優點,能與不同文化的人溝通,才是出路。第二天 : 日程開始譚牧師獲邀擔任第一晚晚堂講道前公禱時間的主持。在一整天密麻麻的日程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晚堂董家驊牧師的講道:「神透過董牧師的口對我說話!究竟我的堅持是甚麼?堅持教會傳統?堅持大家是華人?何處是尼尼微?何處是他施?」這使他回憶起自己蒙召的過程和當中的掙扎:很想有所作為,但亦要放下自己的方法去完成。一切都是神的榮耀和能力,來成就祂的使命!當譚牧師憶述他近三年來在加拿大牧會的經驗時,表現出不平則鳴的一面:「事工不是為牧養人而是一種慣常程序的安排嗎?自古以來的結構便不能打破嗎?」沒想到董牧師講道的字裏行間,給譚牧師安慰和鼓勵。 「除此之外,早堂鮑牧師的信息中最重要的提醒是,不要以大型、有影響力、或以為接近有權有勢的人,教會就會有個方便。」事實上,譚牧師經歷過近年香港的改變,他親身感受到信徒對大型教會反感的情況。 「今天參加的兩個工作坊,都有關新一代青年事工,但會場中,我仍看不見有下一代的人。若一邊說要跨代,但現場全是同代人,整件事變得很離地,欠缺說服力。」 一天結束,沒有解決譚牧師心中原本的疑問,反而增添了更多疑惑:「是否在華人教會的架構中,擁有兩文三語的年輕人已被假設屬於英語呢?然而,我又看不到北美華人教會年輕英語新一代特別興旺。那麼,華人教會要堅持華人身分,但又承認下一代不懂華語及同化於西方主流。再去談論跨代傳承,還可令人信服嗎?」第三天:日程中段譚牧師說:「同樣,晚堂使我情緒波動很大!特別在祈禱時,流淚代表著我的共鳴!」「大約五、六年前,我曾經領受過一個先知性祈禱。當年有位主內肢體為我有『為父之心』禱告,叫我不單要成為年輕人的父親,也成為上一代人的屬靈父親,無條件地接納和關顧上一代。」這個禱告直到譚牧師站在牧者位置上,才體會到「為父之心」在周旋兩代之間的張力。 「思前想後,我自己無論在年紀上或資歴上,已到達中間,即『夾心人』的位置,需要為下一代年輕人祈禱,也要為上一代長輩們祈禱;明白要給年輕人嘗試的機會,信任他們,也去理解、聆聽長輩們的心意,和他們的關切。」 在譚牧師所選擇出席的工作坊中,他對「職場門訓的秘訣和實踐」特別雀躍:「信仰不只在教會內發生,在職場也可以。」他認為教會代表着一群人,一群跨代、跨界、跨文化的人,這群人不僅聚集在教會內;當他們回到家庭、職場時,也可以實行與信仰的整合。教會需要有這種職場門訓的課程,就能夠塑造出不受限於教會建築物和制度的未來教會。 「有一個工作坊關於教會媒體的新趨勢,講員即場介紹一些新的應用程式,我就立刻下載使用。其實,我對新媒體教會的操作已有五、六年經驗,例如每星期的Facebook直播,最初只有一、二百追隨者,直到我移民前已達三千多人,總算是經營一個媒體的成果吧!」譚牧師認為加拿大華人教會在運用社交媒體方面,比香港教會落後十年、甚至二十年。若不是疫情,恐怕仍不會有網上崇拜出現。不過,推動教會領袖們接受網絡作為牧養和佈道平台的新思維,譚牧師相信還需更長遠計劃和多次溝通,才有機會達成。 「我暫時未想開一個『元宇宙教會』,但至少希望我教會能增設一個通訊總監的新職位。生活在廿一世紀的今天,沒有新媒體,就無法接觸新一代的年輕人!」第四天:日程完成譚牧師:「整個峰會我最珍貴的,不是資訊,而是所有講員的生命故事、個人成敗經歷,最為震撼!」峰會到達尾聲,譚牧師的總結是:下一代的出席人數極少,統計結果是全場三十九歲以下的只有十數人,還有不足之處是在整體程序中,沒有給與會者互動交流的元素:「最終,我的結連行動,只能在自發性和機動性的時候發生,如飯餐的一刻!」 經過幾天峰會,譚牧師覺得華人教會未來前景似乎沒有闖出新領域,但仍有盼望。他認為教會並不是沒有青年人,他們都是愛主的,只要用合適的方法處理代與代之間的張力,能夠好好溝通,就不會有撕裂出現。 「我感恩神𧶽給我在卡加里的教會這個平台去回應召命。」他的教會自2021下半年開始,新移民湧入,大部分是年青群體,有帶着孩子的年輕夫妻,及二十多歲的初職青年。令譚牧師意想不到的是能夠新設一個屬於年輕人的崇拜時段,這實體平台給他們在敬拜、禱告和講道信息中與神相遇。將來,也許會在其中分享他們生命的見證。 「我明天回程後,就要預備下週的青年營會,是第一次的𡚒興營,有六十多名青年參加。」譚牧師認為新移民代表著一群跨文化生活的人,大大提升他們對不同語言的適應能力和不同文化的敏感度,這些正是宣教的必備條件。譚牧師已經歴過一次離開土生土長的地方移居海外,那裏是下一站?他說:「神的國度比堂會更大,何需限制於某堂會、某地域呢!」感謝譚牧師一連四晚付出寶貴的休息、「可結連」的時間,接受採訪。他說:若五年後仍在北美牧會,必定參加下屆美加華福峰會2028!

Stay Connected

22,044FansLike
3,913FollowersFollow
0SubscribersSubscribe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