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期 共塑未來教會:借鑑歷史中的改革思潮

總編評筆
陳孟賢教授

    最近看了一本好書,就是當代著名歷史學家袁偉時教授的代表作《帝國落日––晚清大變局》,這本六百多頁的長著,對基督徒反思「共塑未來教會」亦微妙地帶來一些智慧啟迪。

     從秦始皇統一天下,二千多年來歷朝歷代的宗法專制帝國,到了清朝康雍乾盛世後,乾隆晚段、嘉慶、道光時期已經浮現衰弱之勢,鴉片戰爭以後,清朝不能再否認自己落後環球的真相。自此大約一百年間,從魏源著寫《海國圖志》作為變革火種開始,經歷了洋務運動(由曾國藩、李鴻章等倡導)、戊戌維新(由康有為、譚嗣同等推動)、清末新政(由慶親王奕劻主持,張之洞、沈家本、伍廷芳等參予)、辛亥革命後的現代社會,中華這個古老建制在改革路上步步艱難、不斷走冤枉路。

     袁教授分析這段晚清歷史,認為改革的失誤包括:(一)自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至一八六零年英法聯軍長驅北京火燒圓明園的兩個年代,政治和社會領袖仍然不思進取,白白耽延了二十年可以改革進步的寶貴光陰;(二)華夷之辨的天朝心結,叫中華不能釋放胸懷與先進外國真誠交流;(三)「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權宜心態,阻礙了學習科技背後的先進制度和文化價值觀;(四)專制統治捆綁了經濟自由,官督商辦(甚至只許官辦)扼殺了社會活力;(五)傳統哲理的經世致用元素被虚偽道德口號壓縮,減弱了改革的闊度和深度。

     數月前舉辦的美加華福峰會,主題是「未來教會的共塑」,當教會領袖們思考怎樣共塑教會未來,袁教授指出窒礙一個龐大建制進行改革的五點歷史教訓,對教會(亦是一個龐大建制)之未來塑造,似乎也有參考價值。

     第一,塑造教會未來,需要改革勇氣,面對劇變的將來,小修小補、舊袋新酒都不足夠;兜兜轉轉地紏纏一些老問題,可能只是耽延了改革的寶貴光陰。

     第二,「華夷之辨」的心結和「聖凡之辨」的困惑何其類似,塑造教會未來,不能迴避「聖善生命在平凡現世中彰顯」的要求。

     第三,科技給未來教會的挑戰和機會,不能停留在膚淺的工具層次上討論,而要探究科技如何影響新人類在教會場景中的心理、小組動力、組織行為、價值觀等等不同方面。

     第四,教會管治的更新,要以釋放信徒的積極性和活力作為主要方向。

     第五,從教會領袖到會眾,都要以純樸的實事求是思維,注入脚踏實地的屬靈真義在教會生活中。

     在袁書中,第八章「西方在華人士與洋務思潮」特别跟基督徒有關,在這章裡,西方在華人士對現代化前中國的貢獻被肯定。在十九世紀,西方在華人士其實很多都是基督新教宣教士,一八七四年的統計有四三六人,一八八九年有一千三百多人,一九零五年有三四四五人,分屬六十多個差會,足跡遍佈全中國。他們活躍於文化啟蒙和教育領域,不少在傳道的同時也擔任西式學堂教師,又長期從事西方科學和文化知識翻譯與出版的工作,著名的林樂知、李提摩太都是佼佼者。他們最大的貢獻是在中國奠定了現代新聞事業的基礎,到了一八九零年,中國有七十多家報章,超過一半是教會創辦的,其中影響巨大的《萬國公報》,從一八六八年起計至一九零七年停辦,出版了四十年,而在中國最悠久和重要的日報《申報》,亦是由英國人於一八七二年在上海創立的。

    在中國極需要改革的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傳教士不單從事出版書報、培育學生的文教工作,也發表關於社會、經濟、政治革新的忠告,甚至是詳細的改革方案和藍圖,範圍涉及激活民生經濟、提倡以數據事實為依歸的管理制度、介紹民主憲法的規則、提高人民素質的現代教育體系、哲理辯論和反思等等,都能針對當時中華這個龐大建制面對的主要問題。

袁教授在書中不斷强調,領袖的胸襟視野是建制改革成敗的關鍵,他這様描繪求索革新的拓荒者魏源:「滿腔熱情地關心祖國的命運,為此而孜孜不倦地研究歷史和現狀,還勤奮地收集資料,廣收博取,尋訪文獻,虚心向包括水手、商人、外國人等了解國外情況的人請教。他銳意創新,不拘一格,廣取各家之長。」

    從社會學角度看,教會亦是一個建制(institution),所以,塑造未來教會,領袖的培育和訓練,也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