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期 專訪美加華福峰會籌委會共同主席

被訪嘉賓:周天深牧師、譚文鈞牧師
採訪:盧士傑

1. 請簡述今次峰會籌備的過程。籌備過程中有沒有特別的考慮? 在內容及安排方面有沒有諮詢世界華福?

譚: 籌備大約是一年半前開始的。當時疫情快要過去,教會要面對一個新的開始,很容易便想到「未來教會的共塑」這個主題。原本峰會打算在美國西雅圖舉行,但美國華福還未有總幹事,另外,如在西雅圖舉行,估計參與人數不足,加上旅館和聚會廳的費用不菲,權衡風險後,決定今屆在多倫多,較多由加拿大華福籌辦,下屆峰會將在美國舉行。藉著神的恩典,美國、加拿大華福同工一起走過籌備過程中的困難,令我們更加同心。

周: 謝謝加拿大華福承辦今屆峰會。此次峰會特別考慮到三年疫情爲全球教會帶來的衝擊,如會員和資源的流失等。教會面對全新的數碼時代,必須曉得如何使用新資訊科技來提高牧會和宣教事工的效率。在籌備過程中,我們也有與世界華福總幹事董家驊牧師連接。

2. 今次峰會跟上屆相隔八年,在形式或主題上跟以往有甚麼分別? 與以往相比,北美華人教會面對的問題有甚麼不同?

譚:今屆峰會本應在2020年舉辦,但因疫情延至2023年。今次峰會特別考量網上聚會及未來科技的應用等等課題。跟以往相似的課題包括:傳福音、門徒訓練、牧養下一代、神學教育等。以研討會的形式,讓與會者從講員身上取經。

周:在形式和主題上没有太大分别。至於教會面對的問題有否變化?以美國教會為例,在2015年前,基本上沒有同性婚姻的議題,當美國聯邦政府通過同性婚姻法例之後,就變成了教會需要討論的議題。在此之前,教會關切的問題,其一就是如何好好牧養下一代,這關乎教會的生存,也關乎大使命。 由於中西文化差異很大,引申至傳統或現代敬拜方式的爭議,當年引起很大衝擊,但幾年後又相對靜下來,現在兩種敬拜方式大家都可以接受了。每個時期教會都有不同挑戰,所以,美國及加拿大華福、以至華福運動一個重要角色就是為上一代及下一代、中西文化建立橋樑,也為眾教會指向前面的道路,很多教會真的不知前路如何行,因此華福也也擔當一個先知的角色。

3. 請問如何訂定工作坊及座談會的分題? 篩選題目的過程中, 如何令內容多元化、同時又與大會主題一致? 如何選擇講員?  

周:工作坊和座談會的題目,乃根據當今教會面對許許多多的議題,如線上或實體、家庭的危機、傳承與代溝、門訓和宣教、聖經和神學等。內容雖多元化,卻環環相扣,在華福宗旨的前提下串聯起來。

譚:我們有一個節目組,去負責設計節目內容,包括:早堂以集體靈修爲目的、晚堂以傳遞華福異象爲目的、多個座談會和工作坊等。今次有二十四個機構分享事工近況。講員方面,是逐一邀請的,用了半年多時間來確定最後名單。講員們交予大會的文稿,成為峰會文集,並且不斷更新。也在半年前開始,透過六次線上禱告會,邀請一些講員簡介他們將要在峰會分享的內容 。

4. 安排今次峰會有甚麼主要挑戰?

周:主要挑戰爲場地,必須有足夠的空間和設施。此外是招募義工,爲外地來的出席者提供服務如接送、飯食、清理場地等。講員方面,也有因突發事情未能赴會的,例如世界華福前總幹事陳世欽牧師,因親人離世,不能出席,葉高芳牧師,因感染新冠未能出席。

譚:峰會日期,我們亦考慮了幾個因素,如在暑假期間舉行,旅遊旺季會令機票及場地住宿十分昂貴,九月份則是很多教會忙於新一年事工的開始,十一月是很多教會制定預算的時候。因此,選擇了在十月舉行,適逢又有加拿大感恩節的長假期。運籌、交通方面是挑戰,可幸我們有八位同工組成接送組,也有義工團隊幫助後勤。多謝美國華福的行政同工,在處理事務方面協助。

5. 大會如何推廣及宣傳今次峰會?

譚:主要是透過六次線上祈禱會,亦鼓勵同工們用社交媒體推廣,也靠華福的現有網絡發放電郵,口碑也十分重要。最後出席人數大約二百九十人,與原先估計的三百人差不多。

周:美國這邊有點可惜,參加人數不及想像那麼多。雖然已透過網絡宣傳、辦公室秘書亦定期發出通知,但由於沒有總幹事,有一定影響。假如有總幹事,相信效果會更好,請大家為此禱告。

6. 將來的峰會,會否考慮增加英語工作坊的比例,以吸引更多年青人參加?

周:以往的峰會,我也多次參與籌委會工作,有一次也成功邀請資深的英語領袖參與。要令英語群體完全投入非常困難,這是因為中西文化的巨大差異,英語領袖的思維方式很不同。傳統中國文化著重集體性,西方文化強調個人的獨立性。所以,即使英語群體參與峰會,很可能需要完全獨立的議程及節目安排。我們為此想了很久,沒有一個簡單的方案。在美國這邊,第二、三代華人教會與亞裔走得更近。由於第二、三代的中文溝通能力不逮,有時產生了自卑感,覺得自己是華裔但又不懂中文,反而與亞裔教會相處更易融入,很多乾脆參與西人教會,覺得有共同文化,更易打成一片。只要他們沒有離開基督信仰,並在亞裔教會有事奉,從神的角度看,這現象不是一件壞事。我們經常說跨文化福音事工,亞裔教會不就是跨文化嗎?綜合而言,我們希望可以增加英語內容的比例,但未必做得到 。

譚: 我與周牧師的看法一致。最重要是互相包容。有時候未必能夠有獨立的英語節目安排,便要依賴即時翻譯,不同語言出席者需要互相遷就。

7. 將來的峰會,會否考慮增加大眾出席者的發言時間,以提高互動性?

周:不一定,主要是因爲時間有限。此次峰會嘗試用網上應用程式作爲台上台下互動的平台,效果還可以。

8. 今次峰會中, 既然鼓勵教會運用網絡連繫, 為何決定峰會本身不設網上聚會? 

周:主要是爲了鼓勵教會領袖們來參加實體峯會。部分內容將以數碼方式在美國和加拿大各自的網站發佈。我們雖然鼓勵教會運用網絡彼此聯繫,但線上聯繫不能完全取代實體連接。

9. 籌委會對峰會的期望是甚麼? 出席者回到自己教會後可以有甚麼行動? 

譚: 我們希望不單是牧者來到峰會,希望三語的同工、領袖及團隊一齊來。在這方面,已經達到我們的期望。例如,卡加利一所教會的長老、牧者、領袖一起赴會,就是對「未來教會的共塑 」一個有力回應,表現出他們同心、認真地去探討教會的前路。這次峰會有很多不同信息和方案,希望大家吸收後回到教會考慮落實或嘗試。

周:我們的期望:(1)爲再次連接衆牧者和教會事工領袖們;(2)爲因三年疫情而遭受衝擊的教會牧者和領袖們分享新的希望和契機。每屆北美華福峰會後我們都會反思,希望能夠產生具體影響。舉例:2000年誕生的泛美華福,就是美國華福運動的一個落實。中南美洲很多華商,有很大福音需要。 巴拿馬就已經有十五萬華人,但只有三十間教會。2000年在洛杉磯舉行的泛美華福大會我也有去,當年就令北美華人教會大開眼界。以後泛美華福有定期舉行,明年已經是第七屆,將在阿根廷舉行。透過泛美華福我有機會到阿根廷的神學院講學,打開了我的視野。我希望泛美地區是北美華人教會記念的一個區塊。

10. 如何評估今次峰會? 接著下一步是甚麼?

譚: 華福董事會已經展開了評估工作,對今次峰會有非常好的反應,十分欣賞我們差不多兩年來的籌備。今次峰會也將美國華福及加拿大華福拉得更近。美加華福五年後應該在美國舉行,在世界華福運動的規劃下,泛美華福會很快舉行。歐陸華福峰會及澳紐華福峰會也會相繼舉行。感謝神,除了華福運動之外,全世界沒有其他相似的福音運動平台了。往後華福需要做的連結工作還有很多。

在經費方面,很感恩大約四萬元的需要差不多都沒有問題。但加拿大華福在經濟上有需要。峰會雖然收支平衡,但背後同工的時間、華福的經常費是有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