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 家庭:領袖的壓力或支持?

專欄『領袖的心理健康』

蔡偉文

《聖經》一面對家庭有很高的期望,《新‧舊約》前後有關家庭的教訓,都是十分吻合和一貫的,甚至神用家庭的關係,去表達祂與人的密切關係,然而,另一面《聖經》中能作榜樣的好家庭少之又少,連許多屬靈偉人的家庭往往一代不如一代:亞伯拉罕、摩西、大衛等為最觸目例子。

身為新約教會的長執和教牧,更感受到相當大的心理壓力,他們的家庭被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因為提前三章五節說:『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會呢?』某些不幸的領袖,家中出現了不尋常的困難,例如難以管理反叛的青少年兒女,失學又失身,或患上了精神病的配偶,或姻親關係的複雜磨擦,心理壓力更變成精神威脅,這些困難既難於公開,更難遮掩,帶領教會時,就算有心也無力了。所以,懂得先管理好自己的家,不單是作教牧長執的先決條件,更是維持個人及家人心理健康的要素。以下三方面,領袖要多了解:

一、   了解自己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每一個成長的環境,都是塑造性格的搖籃。例如,在溫暖家庭成長的人多具安全感,對人不易猜疑。但是過份溫馨呵護的家庭,難免塑出自尊強而面皮薄(或自視高而倚賴強)的懦弱性格。在寒苦家境成長的人,若一向只靠自己肯定自己,少被他人肯定,加上個人有小聰明又肯用功,便得成就,如此成長的人,可能是獨立,但亦可偏向獨斷獨行,難與別人合作。要了解原生家庭對自己性格如何塑造,方有助於改善、提升及適應成長後一切成人的人際關係。長執在教會中發生人際問題,往往是重演原生或目前的家庭問題。

二、   了解配偶原生家庭對配偶的影響:每人的配偶皆來自極不相同的原生家庭,配偶雖然具同一信仰,但也可以具有很不同的價值觀、生活方式、性格內涵、判斷架構、表達形式、愛好與習慣,不一定自然便與配偶協調的。若能了解對方,處理衝突、化解磨擦、建立親密關係,夫妻關係便有效得多。這些都要時間心血培養的,一個人若感受到對方明白自己,便容易投入關係中。最後夫妻如何彼此對待、如何共渡困難,相愛相敬或相惡相爭,兒女們便在暗中學習做人,學怎樣對待異性,學做個怎樣的男人、女人,或非男非女的人。這一切都必影響家庭氣氛,促進或阻礙家庭的幸福。

三、   了解時下家庭分解對信主家庭的影響:時下社會傾向反對《聖經》中的家庭觀及婚姻觀,在北美近半的家庭是分化的。長執教牧們的子弟是在這文化風氣中成長的,他們的同輩們多長於非基督教家庭中,自然受到某些影響。若他們從小感受不到父母良性的影響,沒有緊密而親切的關係,發育期間必然產生惡劣的親子關係。親子關係弄得不好,是常見的教會領導的困擾。

《聖經》說得真好,若要處理神的教會,先要『知道』如何去處理自己的家。本意不是苛刻的要求,在這要求中藏了實用的智慧,就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先處理好自己的家,便可進一步去處理教會。                (作者為士嘉堡慈恩醫院精神科醫生)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