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 內在精神壓力

蔡偉文

上期提及,教牧人員在精神健康上,比一般人的需要,有過之而無不及,今期進一步談一些與教牧工作有關的內在精神壓力。

每一行業,俱有某些特徵而吸引某一類人,如教育行業,多吸引一些求知慾強及喜歡傳授他人的人,職業球員則多是有紀律及競爭心的人。職業本身,有潛在自選的過程(self selective process)。職業心理學者賀蘭的『人格類型與工作環境』理論,認為擇業過程中,人格乃一重要因素。

教牧亦不例外,雖然投身者可能強調他們不是己意或自然傾向的選擇,乃是神的呼召,但是過份強調這信念的教牧,會忽略了各職業本身的自選功能,否認『個人的心理和性格跟所投身的行業帶著微妙的關係』。

一般來說,為教牧者,良心標準都很高,道德批判感及自我要求也極高。這當然是無可厚非,亦是一般人對教牧的要求,然而這心態若過度強烈,可引致下列的問題。

第一,『自我價值』的問題。一個人若求非達到自己的理想不可,在工作上的表現,非及到最高標準不可,不然,別人便會不讚賞,不接納自己。這種心態,顯示出自我的價值,乃建立在表現及別人旳評估、接納和認許上(沒有一個內在落實穩固的自我價值意識,不受外圍力量影響。就如一張五佰元的鈔票,不論是新、舊、直板板的、縐縐的、陳舊或光鮮的,人對它印刷的顏色或封面設計是否歡喜,它的價值不改,仍然是五佰元的鈔票)。

第二,『人際關係』的問題。自我價值若建立在浮動的外在因素上,這人的自尊心往往脆弱,為人敏感,易受傷害,或常被自卑感困擾,情緒易於低落。另一類的心理反應,是極力追求作別人喜歡的事情,為人過份的平易近人,無自信,缺果斷及安全感,情緒易於緊張及焦慮,最後,則以反動心態,處理隱藏深處的自卑感,凡事要第一,若不能勝別人,也要與人有別,行為上或好勝、主觀、固執、操縱、標奇立異,情緒上偏於麻木、淡漠,人際間維持遠距離,沒有知心朋友,以孤單、寂漠為伙伴。

第三,『挫折處理』的問題。由於極嚴格的良心要求,人對自己失敗很難接受,對挫折處理能否恰當,視乎心理成熟的程度,並運用那類的心理防衛機制,去處理挫折帶來的焦慮。例如,教牧受到信徒對講道的批評,當然十分不好受,良心會叫他自責內疚,成熟的牧者,因落實的自我價值,能夠滿有安全感地去面對,客觀地衡量信徒對講道的批評,先自省,後回應,心平氣和,輕鬆地、帶建設性地跟批評者溝通,了解問題所在,採納意見,這是成熟的心理防衛機制,名為『昇華』。反之,不成熟的心理防衛機制,如『投射』,即怪責信徒因沒有追求所以聽道無領受(投射乃指個人將自己不喜歡或不能接受的轉移到他人身上)。

以上只淺談幾樣內心世界常見的問題,牧者們也無可避免,他們的工作事奉,同樣會有職業上帶來內心的衝擊,不容忽視。

(作者為士嘉堡慈恩醫院精神科醫生)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