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期 「真實互動」是教會凝聚力的關鍵

總編評筆
陳孟賢教授

一年多的疫情,帶給疫情後教會新常態多方面挑戰,從最表面的層次諸如怎樣繼續適應科技工具(網上聚會安排、社交媒體運用等)、教會重開後實體人數大減、金錢奉獻降低,到表層下的隱憂(例如信徒一邊聽線上崇拜一邊分心照料家務,有「方便」的吸引力,卻弱化了崇拜應有的莊嚴敬畏態度),以至反思教會生活最本質的問題,都叫我們知道,未來是一個劇變的時代,大浪淘沙,不進則退。

這次疫情突顯出教會生活最本質問題之一,就是界線模糊的問題。疫情中很多信徒參加其他教會的線上崇拜(甚至可以參加其他國家其他時區的線上崇拜),疫情期間許多信徒觀看不同培訓機構的線上講座(也可以是跨國界跨地域的參與),暫且不討論這種線上現象的好處(例如信徒更容易參加普世範圍的優質講座)與危機(例如聽得多而實踐少對屬靈生命成長其實沒有幫助,甚至適得其反),姑且只集中思考一個客觀後果:地方堂會的歸屬感、向心力不知不覺流逝了。

這是一個教會領袖必須回答的問題。當會眾問:「線上有更優質的崇拜聚會和培訓講座,何必參加自己地方堂會的崇拜和主日學?」教會領袖需要謙卑地回應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的底層是「地方堂會的屬靈意義是甚麼?教會的本質是甚麼?神喜悅信仰群體的光彩是甚麼?」只諉過「會眾不夠愛教會」解決不了歸屬感的危機。

除非教會生活有真實的團契,否則,不會有活潑的凝聚力。那麼,啥是團契的基本條件?是生命交流、真實互動。

然而,華人教會的普遍文化是缺乏互動的。大部分教會活動的本質是「單向訓話」(例如,甚至祈禱會亦可以變成聽短講和聽別人祈禱的被動時間、團契聚會可以諷刺地變成聽教材而沒有團契交流意義的課室)。教會生活中,各級事奉人員都習慣了輸出講論,會眾則習慣了「無反思」地聽。當然,從社會學分析,講與聽的角色可以轉換,「中頭目」在「大頭目」面前,便是聽眾,「中頭目」在「小頭目」面前,便負責輸出講論。在階級世界裏,這似乎正常。但在屬神的教會中,缺乏互動,團契便是枯乾的。

最近我目睹「啼笑皆非」的一幕:一所教會的團契聚會中,團長邀請團友分享在教會中愛的經驗,一位姊妹便分享二十年前初到教會時牧師的問候,她丈夫便分享四十年前用油墨印刷崇拜周刋的事奉隊工經驗。這一幕其實令人默然,叫人呆得無言以對。原來二十年來或四十年來這兩人在教會生活中,皆想不起新鮮可以分享的「真實互動」經驗。

本刋新設的網絡平台(newspaper.cccowe.ca),嘗試鼓勵更多互動(編輯團隊學習作橋樑,開放平台,邀請讀者參與)。原因很簡單,這網絡平台探索的主題「基督信仰在文化和社會中作鹽作光」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課題,必須很多弟兄姊妹參與、投稿、回應、互動,才可集思廣益,才有機會打贏這場「勝過世界、彰顯信仰適切性時代性相關性」的屬靈戰爭。

疫情後教會如何凝聚歸屬感?「教會文化欠缺真實互動」是一個致命死穴。

寫到這裏,其實在一切之上,跟神「真實互動」正是最根本的信仰意義(林後三:18)。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