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期 教會生活事務化、功能化、形式化

——訪問卑斯省聖公會以馬內利堂伍德賢主教

黃 關於教會生活的事務化、功能化、 形式化這幾方面,請舉一些常見例 子?

伍 教會重視的是人與神的關係,但教 會在事務化之後就會好像舊約中祭 司所行的形式化工作一樣,又或者像新約 中被耶穌斥責的法利賽人、利未人的形式 化工作一樣,他們都非常熟悉聖經,問題 在於「關係」兩個字,當教會完全事務 化、事工化之後就會缺乏關係,當中包括 人與神之間的關係。

根據我多年來的研究,全世界的基督徒只 有大約百分之五至十每天都有靈修時間。 即使有靈修的基督徒,部分都可能是純粹 因為學習。所以靈修就變成「做」靈修, 同樣被事務化。又有另一部分基督徒靈修 是因為罪疚感,他們覺得沒有靈修就會被 神責罰。亦有為了責任去靈修的,因為他 們是小組組長或教會領袖,所以就必須要 去靈修。這些例子都忽略了與神建立個人 關係的重點。所以,教會事務化對於個人 靈修有非常大的影響,許多基督徒在教會 都非常投入,很多事忙卻沒有靈修。

教會事務化就好比耶穌說馬大和馬利亞的 那個情況。耶穌對馬大說妳有很多煩擾, 要處理很多事。馬利亞卻已經擁有世上最 好的福份,就是坐在耶穌身邊,聽祂說 話。有時候教會事務化就是不停的忙碌, 不少牧師、基督徒就忙出抑鬱病,只不過 未必被人察覺。

對於功能化,神學上有三個字非常重要, 一個是Christology(基督論);另一個 是Ecclesiology(教會論);最後一個是 Missiology(宣教論)。許多教會現在的 次序會由教會論開始,先開會商討,然後 就得出一個使命,再由使命制訂出計劃、 建立團隊,最後才透過團隊、事工去明白 主對個人有甚麼旨意。我覺得理應由基督 論作為起點,先透過我們與耶穌之間的關 係去領受我們有甚麼使命,之後再透過使 命去計劃事工、建立教會。功能化就是因 為太過著重功能,而當中缺乏了關係。以 至功能或教會取代了耶穌,到了教會遇到 無法處理的事情才去找神協助。關係與功 能應該並重,與神關係不好根本沒法實踐 使命。教會與神的關係良好,自然就能領 受從神而來的使命。

關於形式化,我有一個深刻經歷,因為我 過往都曾經犯錯。起初做牧師

的時候,被委任去辦大型活動,結果我卻著重包 裝過於裡面的禮物。例如,在香港的時候,為聖 公會舉辦大型佈道會、更新大會。有一次,我們 邀請到英國其中一位非常有名的講員司托德,當 時因為我形式化的傾向,我把時間都投放在設計 活動的形式上,例如要在文化中心還是伊利沙伯 體育館舉行、安排甚麼人來唱歌、甚麼人來跳舞, 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信息部分。原本目的是來聽司托 德講道,結果講道的時間卻較短,做得好像「歡樂 今宵」一樣。過了多年,我和神的關係更深之後, 我才發現自己當時做錯了。我當時重視包裝過於禮 物本身,真正的禮物是耶穌的福音和神的話語。

黃 這幾方面的教會次文化,是怎樣形成的?例如 社會大環境有關係嗎?

伍 我覺得教會次文化的形成,是受到其他文化影 響的。其實當初神創造天地的時候,是有一個 文化,可以稱為「國度文化」。人在伊甸園可以與 神同行、與神直接對話,甚至亞當、夏娃犯了罪, 做了神不想他們做的事之後,他們雖然離開了神的 文化、離開了伊甸園、離開了神的保護,但他們仍 然可以與神對話。他們所生的該隱、亞伯仍然能夠 直接與神對話。到該隱殺了亞伯之後,聖經就再沒 有太多記載人與神直接的溝通,直到挪亞時期再有 記載。這些事務化、功能化、形式化等次文化和其 他新文化都好像魔鬼,阻止人回到神的文化。我們 來看聖經的記載,耶穌和施洗約翰都說天國近了, 你們應當悔改,就是叫人回到神的文化中,不要再 活在世俗的文化中。

近年其中一個世界文化,就是智能電話帶來的影 響。我們教會已經實行了一年多的時間,每天早上 信徒會花六十至九十分鐘來敬拜神、領聖餐,把清 晨最好的時間奉獻給天上的父。但是在幾個月前神 問我,你真的把初熟的祭獻上嗎?我原本以為自己 所作的沒有甚麼問題,我每天早上六時多起床、梳 洗,之後就到教會靈修,這應該是初熟的祭。不過 再細心想想之後,發現由我早上睜開眼睛到抵達禮 拜堂中間我看了多少次手提電話呢?或者到了禮拜 堂後,收到香港或其他信息我都會不禁看一看手提 電話。情況就像我與神在約會,卻仍然被訊息影 響。

回應神對我的責備,於是我立志,起床之後就不看 電話,回到禮拜堂亦將電話放在辦公室的檯上,然 後就去抄聖經、靈修、崇拜、領聖餐,之後八時回 到辦公室才看電話。由這個例子可以看到文化對人 的影響。另外,其中一位負責我們英語堂的牧師, 分享到他家中幾歲大的女兒問他可不可以減少看手 提電話,可否陪她玩?他以為在女兒身邊陪著她就 是盡了父親的責任,但是女兒知道父親並不專心, 父親在看電話上的資訊。根據統計,現代人每天看 手機的次數高達八十多次。所以現時手提電話可能 做了大部分人的主,取代了電視機、電腦。這就是 文化帶來的問題,因為文化之王就是世界。神邀請 我們重新進入祂的文化,回到去國度文化,離開屬 世的文化。

要回到神的文化,最重要是與神建立關係。與神的 關係欠佳,就等於根基打得不穩,之後在上面建立 甚麼都會倒塌,世界帶來的影響是最大的因素。那 些事務化、功能化、形式化等次文化的形成與我們 的生活模式有關,例如大家都用忙碌來做生活模 式。大家都因為忙,就會跟隨這個世界的方法去生 活,用世界的方法去對待教會。

那麼,我們如何可以把主所祝福的生活方式帶回教 會中呢?有教會希望回到初期教會的生活模式,例 如韓國就有教會這樣嘗試。韓國有一間三萬多人的 教會,我去探訪這巨型教會的時候,神感動我問了 他們一個問題。我問他們教會的成功要訣是甚麼? 我分別問了兩位牧者,他們互相不知對方的答案。 我問他們的時候,他們都不約而同作出一個簡單的 思考、禱告、尋索,然後回答我說「祈禱」。我再 問他們教會是如何祈禱?他們說他們有三個祈禱 會,一個在早上四時半,一個在五時十五分,最後 一個在六時。祈禱會有多少人在早上到來呢?他們 說每一個早上大概都有二千多人。這個教會就在韓 國建立了這個祈禱的生活模式,可以看出他們的與 眾不同,都是神祝福的生活。之後其中一位牧師在 晚上要請我們去吃甜品,我趁機會再問他們為何大 部分牧者都願意在早上四點鐘回到祈禱會?他們說 是因為主任牧師堅持早上四點鐘回到教會開門,所 以就感動其他人都去祈禱會。當我再問他們一星期 去祈禱會多少天的時候,他們目不轉睛地看著我, 覺得我問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他們理所當然的認為 應該七天都去祈禱會。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 到他們生活模式的不同。這個例子令很多人醒覺, 為何有教會早上四時、五時就開始崇拜,而在加拿 大的教會崇拜就越來越遲、人又越來越晚睡覺呢?

黃 有這些事務化、功能化、形式化等次文化的教 會,會走一條怎樣的發展之路?

伍 我認為教會應該重視如何重新建立與神之間 最基本的關係。例如,我認為何以那麼多人 都不懂得如何去靈修呢?因為他們沒有人像耶穌一 樣陪著彼得、雅各、約翰或者其他門徒,沒有人去 帶領他們靈修,而耶穌用三年時間陪著衪的門徒。 以前教會都有導航員去陪同弟兄姊妹靈修,不過現 在就越來越少類似的安排,很多教會亦不再重視栽 培師。我有一個網誌,世界各地總共有一百多萬人 去查閱,讀者來自十四個不同國家,我以為成績不 錯,但是,神卻對我說,我好像在做快餐店的漢堡 包一樣,一個十多分鐘的靈修就等於快餐漢堡一 樣。所以我對我網誌的內容作出改善,現在我希望 讀者能看三到四段聖經,再加上我個人的分析內 容,大概會有四十五分鐘的內容。大部分基督徒因 為靈修不足,開始變得沮喪、抑鬱、踏入黑暗。其 實黑暗的問題在舊約聖經時代已一早存在。聖經記 載當教會做得好時,人不容易被拖進黑暗的文化; 但當教會表現平平的時候,人就有墮入黑暗的現 象,人就被黑暗和沮喪支配。

黃 這些事務化、功能化、形式化等次文化對教會 的建立、擴展、轉型、生存、盛衰會有甚麼影 響?

伍 首先,我認為所有教會都存在次文化的問題, 因為沒有教會是完美的。要突破次文化的困 境,要由門徒訓練開始。在耶穌的種子比喻裏,種 子就是神的道,種子生長出來有四個階段:發苗、 長穗、成長、收成。我認為大部份教會都忽略了發 苗這一個過程。耶穌用了三年時間去做發苗的工 作。現時教會對第二、第三及第四個階段都做得非 常好。第三個階段就包括培靈會、奮興會或者是神 學院學習等等。第四個階段就是建立小組、植堂 等。第一個階段其實同樣重要,因為基督徒如果沒 有人陪伴他們去靈修,不單他們會不懂得,甚至會 不重視與主之間最 基本的關係。有些教 會四出向其他大教 會取經,我也曾去過 英國、美國學習,以為取經之後,就可以直接把學 到的應用在自己教會之中,但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 我們跟主的關係親密的話,祂會供給我們一個度身 訂造的計劃和策略,因為每一間教會都有它自己的 特色。

門徒訓練是其中一個關鍵,門徒訓練要得到改善必 須要由靈修開始。有基督徒因為生活忙碌缺乏靈 修,以為可以透過一年撥出三、四天時間去退修會 時將時間完全獻給神,透過這幾天時間去代替錯過 的靈修。我覺得這樣的方式好像「箍煲」一樣,好 像我做婚姻輔導的對象。許多人婚姻關係變淡就希 望透過一次旅行或者郵輪去挽救這段感情,其實夫 妻之間的關係要每天去經營,現代的夫婦,節目非 常豐富,多姿多彩,就好比我們上面提到的事務 化、功能化、形式化一樣,但卻失去了實質的關 係,最後導致離婚。所以我認為剛才提及的「一年 撥幾天」的方法行不通,因為那只是「箍煲」的方 法。

黃 事務化、功能化、形式化有好處嗎?對實踐大 使命有沒有幫助?

伍 事務化、功能化、形式化都是一個成熟的組 織需要做的事,所以它們當然有好處。不過 我仍強調這三件事都不可缺乏統一的中心,就是關 係,不能用其他東西去代替跟耶穌的親密關係。在 教會管理中的事務化、功能化、形式化要做得恰到 好處,不能夠被這些次文化僵死了關係。教會需要 有架構,但不能被架構凌駕一切。良好的架構會帶 來管理的好處、方便,教會中通常亦不乏管理人 才。其中一樣簡單又可以實踐的就是「多祈禱,少 開會」,需要一起商討事項的人一同祈禱、一同流 淚、一同更新、一同建議,這就能減少開會時的磨 擦,做事更有效。

如果沒有生命化,這些次文化都沒有任何好處,都 只會淪為一些配件。生命化就是「耶穌是主,耶穌 是王」。教會應當著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而彰 顯主,大家都以耶穌為王。在教會中不應只以幾個 人或者一群人為中心去決策。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