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期 靈命塑造的聖經基礎、神學觀點、歷史脈絡

在歷史的進程中,教會一代接一代地發展,信徒對靈命成長的渴慕和執著從來沒有停歇過,但在不同的世代,信徒對如何增進與神的關係,側重點卻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徑庭,不過,無論是延用屬靈操練傳統或是革新改變,都帶給了現代那些熱心追求卻感覺停滯不前的信徒在靈命塑造問題上的逼切反思。今天華人教會對靈命塑造這個課題似乎越來越有興趣,而當中又存著一些疑問,本刋便採訪了「恩啟迪心靈牧養」創辦人蔡偉雄博士。

靈命塑造的定義和重要性

蔡博士表示靈命塑造是神與人互動的過程,也是神的兒女屬靈生命慢慢變化的過程,不在乎結果,而在乎信徒對神的回應,最後讓神的話語自然流露在生命當中。

教會對屬靈操練不陌生,一般教會裡的屬靈操練途徑較為單方面,通常只會用「三招」:讀經、禱告、奉獻事奉。但幾年的讀經計劃,即使信徒完成了,依然有不少人感覺不到與神密切的關係;查經,會有歸納式查經法等很多理性上的認識,卻還是沒有深入的關係建立。與神建立關係,塑造靈命,需要理性和感性並重。

屬靈操練,是幫助靈命塑造的途徑,是幫助我們排除屬靈生命被改變的障礙,但改變全是神的工作。事實上,禱告、讀經、默想、禁食、團契生活、敬拜、傳福音等都是屬靈的操練。當中一般信徒較為陌生的默想,其實就是詩篇第一篇第二節提到的「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其中「晝夜思想」就是默想,可以與禱告配合操練。所以,默想必須以聖經為根本,脫離聖經的不能稱為默想,還會帶來破壞和虧損。讀經方面,有信息性讀經或塑造性讀經兩個方法。其中塑造性讀經注重的就是默想,因為神的話語是有感情、有意思的。如果讀經沒有讀出神話語裡的情感,就像讀教條一樣。禱告也是一樣,是心靈達到神的面前與祂相交,讓神的話語幫助我們將生命擺上,被神使用。

靈命塑造最重要的一個字「轉化」,在哥林多後書三章18節中:「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保羅提到變成主的形狀;在羅馬書十二章2節:「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馬太福音五章48節:「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關於靈命塑造的神學爭論和歷史進程

在蔡博士看來,在神人互動的過程中,人的參與很重要,如果人不參與,人的靈命就不會成長,不會達到成熟的階段。何西亞書十一章2節:「先知越發招呼他們,他們越發走開」,我們也是如此,當神感動我們的時候,我們走開,就沒有辦法達到成長。因此,神學上就產生了「靠行為」的誤解。

如果不是神人互動,只是人的行為,便是單向的,不是互動,互動就不是靠自己的行為。但人行為上的偏離卻會減慢人身上的變化,而根本最重要是在於神自己的工作,人很難解釋自己被神變化當中的甜蜜和內心的感受。這一種難以表達的經歷,在教會歷史裡稱為奧秘主義,在人很難解釋生命當中變化的時候,就會產生誤解,有的會走歪,出現離群、避世等現象,覺得比別人聖潔。這些人讓教會難以接受,奧秘主義因而受到很大的攻擊。靈性的操練和塑造是改變我們不良的習慣,更能發揮神在我們心裡的感覺,操練是讓我們更加像主一樣完全,如果只著重操練就會靠行為,而操練都對準主耶穌基督的時候,就可以像哥林多後書三章18節所說的。

初期教會在靈命塑造中有兩種取向,一種是不可言語的,就是沒有辦法用任何言語解釋神,另一種是可言語的。從文藝復興到今天後現代教會都尋求解釋,尋求可言語這一種。當我們不可言語的時候,就容易被人誤會。而在初期教會,兩方面都是可以的。如「神就是愛」是可言語的;如「神無所不在」是不可言語的,當我們不可以用言語的時候,就用反詞,說「神不是甚麼」,但說不出「神是甚麼」,說不出神在哪裡。從初期教會至今,都有這兩方面,但普遍教會偏向可言語的取向。

在歷史進程裡,靈命塑造一直在信徒的生命中,但有不同階段和不同表現。在初期教會受逼迫的時代,信徒用生死置諸度外、殉道表示對神的忠貞。到君士坦丁以後的時期,基督徒不用付上生死代價,就有了沙漠教父遠離人群、尋求聖潔,凱爾特稱之為白色殉道者。沙漠教父的操練,願意安靜、獨處、讀經、默想,但都有一種避世的取向,這就與耶穌基督差派我們進入世界,在人面前為祂作見證的旨意相違背了。在天主教敗壞、離開真理的時候,就有了馬丁路德、加爾文,他們藉著自己在神話語裡將生命擺上的改革,就有了靈命復興,當時教廷中的人不像主基督的時候,就有人起來,產生大的改革運動。在過去的三十年中,靈命塑造事工在華人教會興起,原因是從文藝復興之後到現代社會,我們都習慣了用理性思考,用很多學識思想,無疑這是好的,但過分著重理性就會使靈命僵化。

福音派教會在靈命塑造這方面發展較遲,也是因為理性上不通過。理性的問題,有好處也是障礙,好處是能用理性分析,用辯證去護教,缺點則是會使靈命僵化。福音派的傳統,源於宗教改革,需要護教,防止異端破壞,所以特別小心,步步為營地建立教會,但過於防衛的態度,就會拒絕覺得陌生的事物,使人不願意去嘗試,也會對不能解釋的事物抱有拒絕的態度,這無可厚非,但也是導致發展緩慢的原因。從60年代開始到80年代,教會受到衝擊,特別對後現代的人,理性不是唯一,而轉向個人的經歷體驗。在相對的立場上,人不否定別人講解的,但對他們卻沒有意義,只有當人知道了又經歷到的時候,才會深信不疑。因此,靈命塑造成為很重要的一環。當人信主的時候,都會渴望有真實的經歷。在這些事情的反思中,也帶來了現今華人教會在靈命塑造事工上新的發展。

靈命塑造事工的危機與轉機

當問到蔡博士對今天有些福音派信徒借用天主教或東正教中靈命塑造的方法是否好事的時候,蔡博士表示這需要很小心,要抓緊原則:屬靈操練不是最終目的,所有屬靈操練都要以耶穌基督為中心,除此以外都是枉然的。蔡博士指出兩個例子:天主教徒有一串念珠,我們是不會用的,因為念珠是幫助人去知道念了多少次經,但對於我們福音派信徒來說,不在乎念了多少次,而在乎我們不住地禱告。東正教會用香爐,以為這形式能使禱告上達天庭,但很明顯禱告不是這樣的。這些都不是以主耶穌基督為中心的屬靈操練。有人接觸了「靈閱」之後,就大有感動,視為至寶,但其實這只是靈修的其中一個步驟。我們需要在讀經中有感動就開始禱告,然後進入默觀的狀態,很多人發現這對同一句經文領受很深,與之前不同。這操練早在修道院就開始實行,但在福音派教會,強調釋經,理解原文的態度不一樣,這可以幫助人不容易誤解聖經,但缺乏默想的時候,神的話語,就像以色列人讀摩西的書隔了帕子一樣。

其實,我們都知道天主教與基督教在改革前本源於一,都是由基督的門徒產生出來的,有些傳統裡是有好東西值得我們延用,去幫助我們成長,如果只是因為覺得是天主教的東西就沒有延用,就太可惜了。西人教會的開放態度使靈命塑造事工發展快些,華人比較保守,是美德也是障礙。華人對一些新概念和少接觸的思想較為保守,但當我們小心看,也不是太陌生的東西,如蓋恩夫人的文章在50、60年代很普遍,她是奧秘主義者之一,華人教會也對其有些保留,但她有很多屬靈經歷都值得我們去思想。感謝神,在近十多年也看到華人教會對靈命塑造各方面的發展開放了很多,因著西方的神學院開始有這方面的課程,也使華人畢業生將所學帶回華人教會,按聖經對準主耶穌基督,幫助帶動教會發展。

靈命塑造事工的推動和發展

最後,蔡博士指出,靈命塑造,要用生命感染的方法。靈命塑造和屬靈導引基本上是大使命裡的內容時(使萬民作門徒不僅傳福音,凡耶穌教訓的都教訓別人遵守),就能理解了。

蔡博士對靈命塑造事工的未來發展,也有擔心,因為很多人不全面了解,只是看了一兩本書就開始教導靈命塑造,容易造成破壞。很多本身是好的教導,出現偏差時,就會封殺了相關的所有教導。如對「默想」一詞的混淆,本應是默想神的話語,卻有人教導默想可以與神的話語不相干,因此,很多教會領袖覺得這很大問題,以至凡是「默想」都看是錯的。靈命塑造依賴聖經,需要理性與感性並行,主觀的經歷需要有準則印證,就是從聖經來的印證。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