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期 一所教會的門徒訓練經驗

亞省卡城華人宣道會城西堂主任牧師蔣顯輝牧 師對門徒訓練充滿熱誠、抱負,以下是蔣牧師在教 會推動門徒訓練的經驗。

城西堂現在參與崇拜的人數約一千人,粵語堂 的人數佔比例最大。粵語會眾平均年齡約五十歲, 國語會眾平均約四十歲,英語會眾平均約二十歲。 會眾較多是中產專業知識分子,但在一年前亦開始 專向餐飲業人士傳福音。會眾是踴躍參與門徒訓練 的,同時亦看到成果和神在當中的帶領保守。

城西堂有專門針對門徒訓練的事工,例如傳統 的一對一訓練、或信徒栽培課程。在這些課程中, 會盡量安排年齡、背景都跟受訓對象相若的弟兄姊 妹去做門訓。在浸禮的申請表上亦加了一項,就是 問受洗者是否願意接受門徒訓練。過去一年,城西 堂趨向把門徒訓練的元素引入各項事工中,蔣牧師 認為這才是更有效、更個人化的方法,會比單一的 課程更全面及具體。

如何開始這些更新及變化呢?每間教會都一定 有已經被建立的風氣、慣性,要打破實在不容易, 畢竟城西堂已經成立了二十三年。想有變化,第一 就是教牧同工的認同,蔣牧師由訂立教會目標、存 在價值、異象、神的託付做起點,透過講台的教 導、推動,懇切禱告,透過神的大能去感動人心。 同時亦跟同工們透過書本閱讀、分享,慢慢建立信 任、共同方向,最後得到更多同工們的參與。整個 過程實在花了不少時間和流了許多汗水。

蔣牧師非常喜歡閱讀、吸收新知識,其中一 個牧會概念就是不刻意去區分信徒和門徒,而是用 有沒有委身基督作標準。門徒訓練絕對不是只重視 技巧或知識的,而應該是技巧、靈命、品格並重。 舉一個例,譬如訓練探訪事工隊員,除了外在的範 疇,包括技巧、探訪內容等,內在的範疇例如挑旺 傳福音的心亦重要。如果這樣把門徒訓練的元素注 入各個事工,就能達到同時向更多弟兄姊妹、更廣 泛、不分對象地去實踐因應個人情況及事工需要的 門徒訓練。

另外一個非常感恩的改變就是在團契小組中, 早前蔣牧師計劃把更多門訓和健康小組的元素(敬 拜、餵養、傳福音、關懷)放進小組裡,這是參考 使徒行傳中的初期教會。因為團契、小組都參差不 齊,有些小組過於集中查經,但沒有生命改變,對 社會、教會沒有影響,亦有些小組針對趣味性以吸 納新人,卻忽略了靈命。改變要經過很長的策劃 期,因為組員未必看見改變的需要,蔣牧師一直在 等候神的時間,神讓他看到一些感到沮喪、求變的 組長,他便集合了有興趣接受改變的弟兄姊妹,訓 練他們當小組組長。起初沒有太多人,但在十三周 課程完結之前,已經有其他人感興趣,催促他安排 下一期培訓。之後有小組實行改變,又有小組決定 全組人來受培訓。

對不同會眾,要設計適合他們的方法。國語 會眾用的,是一對三的方法,由一位導師帶著三個 人。而英語會眾用的方法,是伴讀計劃,由大哥 哥、大姐姐帶著較年幼的學員,這是同工們自己構 思出來的方法。這些方法看似簡單,但為何有效? 是怎樣想出來的呢?當原本的方法不能達到門訓的 目標(即生命改變),便必須作出調整。問題可能 在事工本身,亦有可能在弟兄姊妹身上。最合適的 方法都是來自同工的,集思廣益,然後大家盡量去 重視、支持、嘗試實行。

要避免對十三到十八歲的青少年,用太過「保 姆式」的方法。不要讓他們覺得自己是次等的,感 覺處處受限制就沒有動力。城西堂跟大部分北美的 華人教會一樣,有兩文三語的會眾。不同的是,幾 年前蔣牧師推動將零至十二歲的兒童與其他三語會 眾看齊,把他們視為第四群會眾。蔣牧師向長議 會提議設立一位兒童事工總監(Children’s Ministry Director),長議會便接納了一位姊妹成為正式的教 牧同工。

要在同工之間取得共識實在不容易,蔣牧師 主導了一個領導訓練計劃,用刻意的方法去提供 督導,不以授課形式去栽培,而是針對品格、生 命、事奉的建立。透過一個月一次、預先設計好 的流程,從事工和個人兩個層面,讓被督導者想 想三個「R」:反思(reflect)、重新對焦天父想 你做甚麼(refocus)、由督導員提供資源上的協助 (resource)。這只是其中一個方法,因為個人的需 要實在不同,重要的是團隊合作、建立信任,讓同 工們可以誠實地提出困難,不強調追究責任,打破 不同語系的同工之間同床異夢、各自為政的困局。 當大家目標一致、互相信任的時候,新的構思、方 法就比較容易醞釀出來,譬如以上提到的伴讀計 劃。

另外,尋求有效改變,必須注意會眾的實際需 要。城西堂曾經做過不記名的問卷調查,去了解會 眾的靈命狀況,雖然調查之前結果或許早已心裏有 數,但還是應該勇於面對真相。蔣牧師也多出席執 事會、甚至團契的職員會,為免給會議添加壓力, 蔣牧師都是用聆聽的身份出席,只是在有需要的情 況下才提供意見。因為華人民族性格比較苦幹,肯 幹的人就容易成為教會長執,但帶領和管理不同, 在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中,作長老的要求,屬靈 生命比辦事技巧更重要。領導者應該提供方向,縱 一所教會的門徒訓練經驗 使日常的事情也重要。領導者不應只是 埋頭苦幹,要確保方向正確。

門徒訓練帶出的果效,也反映在城 西堂的擴堂計劃之中。聽到擴堂很容易 會令人聯想到擴建、植堂、建築新禮拜 堂等等硬件,但城西堂決定先把焦點集 中在軟件上,集中到生命、靈命上。擴 堂計劃用了一年時間搜集資料,然後定 下了一個五年計劃,每年四個會眾有四 個重點:外展、主日學、關顧、領導訓 練。各會眾尋找合適的方法去制定擴堂 方針,當教會著重生命成長,由質帶動 量的成長慢慢便帶動了擴堂的需要。某 個會眾的奉獻比較多,資源卻是整個教 會去分享,靠愛心互相信任、負責任去 配搭。

蔣牧師多次提及講台教導的重要 性:人人受教、全民皆兵。把握機會, 捉緊願意受教的先栽培好。工作由小的 慢慢開始,靜候神的帶領,神自會帶領 或阻擋。不要洩氣而停止嘗試,因為願 意嘗試的,便有改善的機會。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