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期 堂會外各自精彩的進修例子

網絡神學教育

網絡神學教育與新約聖經中保羅及其他使徒所寫的書信有甚
麼相似的地方?是遙距。當時使徒們要到不同地方傳道,又遭逼
迫受困,根本無法留在一個地方,書信傳遞便成了培育與學習的
出路。

網絡神學教育不受地域或作息時間限制,對於需要輪班的信徒
來說,確實是喜訊。他們無法在傳統神學院特定的時間地點上課,
網絡神學教育卻可以讓他們在放工並充分休息後集中精神學習。

此外,透過網絡,不同城市、國家的教授皆可施教。同樣
地,同學們也可以來自世界各地。設在網絡空間的教學討論區正
好讓不同地區和背景的同學作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例如,從
中國內地的同學所聽聞的,對於牧養加拿大的中國新移民或打算
到中國宣教的信徒來說,便有幫助。

從神學院的角度看,網絡教育可提供多元化科目,課程覆蓋
更完善,因無需等候聘請到合適的本地教授


聖地遊學團

聖地遊學團大致可分為三類:舊約遊(主要是以色列、埃
及、約旦)、新約遊(主要是土耳其和希臘)、教會歷史遊(主要
是德國和瑞士,即宗教改革時期的地方)。遊學團通常有傳道人和
專業導遊隨團講解。

參加聖地遊學團時,要考慮的除了昂貴的團費外還有人身的
安全。但去過的信徒都指出,地中海沿岸地區其實不是想像中那
麼危險。尤其是以色列,他們的國防部即使在衝突時期依然十分
可靠。

很多參加過的弟兄姊妹都表示,穿梭各大小城市時,才體會
經文中耶穌「走遍各城各鄉」的辛勞,以及到聖殿敬拜的不易。
當親身踏足烈日當空、一無所有的曠野後,才明白以色列人四十
年曠野生活的痛苦。還有見證著歷史興衰的各地遺跡廢坵、真人
示範的耶穌時代仿古村落、耶穌的苦路、包含古今以色列文化歷
史的各大博物館等,加上傳道人和導遊的即場講解,那份對聖經
和信仰的真實及立體感,絕非單憑文字學習可比。


自 修

除了出外去進修之外,有些人喜歡自修。因為自修不限時
間和地點,而且對進修的科目或內容也沒有限制,也相對便宜很
多。

自修的人主要是自己很喜歡看書,也懂得找尋合適材料的
人。現今的世界,可說是資訊爆炸,但不盡是適當和正確的。所
以懂得分辨資料的正確性和適當性,對自修便很重要。

自修的人還需要有可靠的材料來源。買書是一個很好的材料
來源,但比較貴,而且可能買回來後才發覺不合用。所以最好可
以成為一間或多間大學的圖書館會員。

自修的人還要很有自制能力。因為沒有人去監管自修者的
進度,自修者很容易就懶散下來。所以有時為求有適當的進度,
自修者應為自己定下進度表,而且還要很自律地跟從。另一個方
法就是定下一些硬性目標,倒如在某時日就去教一班主日學。這
樣,就比較容易跟著進度去完成進修。


生命之道課程

生命之道課程是在香港的中國神學研究院於2007年創辦的,
中神網站指出,「這是有系統、有守則、有跟進的查經聚會,並
且費用全免。每次以一卷聖經書卷作為查考單元、每季一單元、
每單元八次、每週一次、每次兩小時。」包括敬拜、小組分享和
專人講解。而學員在每次上課前必須完成查經作業,以作小組討
論。地點多在教會舉行,以方便學員。「專人講解」方面會由視
像傳送或光碟播放。

這課程最特別之處就是每課堂前均有查經作業,讓學員以第
一手的經驗去體會經文,令學員更深入學習。


短宣中心

據一位學員的親身感受,在短宣中心學習的特點:重視佈
道、實踐性強。在他短宣的訓練裡,三分一時間上課,三分一時
間實習佈道,三分一時間教會事奉。學員會一起靈修、禱告、讀
經,學習聖經知識和佈道技巧之後,進入人群去傳講福音。佈道
範圍可以是任何有人的角落(例如購物商場),而且也有針對職
業、生活不同情況的福音宣講培訓。

作為獻身全職事奉者的中轉站,短宣訓練著重對學員品格、
靈命、視野、恩賜、潛能等的操練,並更能經歷到神在現實生活
中的帶領,讓他們清楚神的呼召。


神學院

神學院是最有系統地教導神話語的地方。現今的神學教育
主要有以下方面:聖經研究、系統神學、哲學、教牧學、教會歷
史。一般都是以傳統授課的形式,讓神學生有一個有系統且完整
的課程去領受神的話語。

神學院對蒙召或非蒙召的學生有不同的課程安排,也有不同
的專科。當中可再有細分,針對有不同事奉負擔的弟兄姐妹而有
不同安排,譬如培訓專職聖樂事工的牧師。因為神學院的系統性
和完整性強,使學生更能全面地掌握一個專科的知識。


退修會

退修會的特色是能夠在數日內,讓信徒在同一地點專心聽
道及一起生活。退修會可以分為同教會及跨教會的形式,如果是
由一間教會自己舉辦,便有更多機會與平時少接觸的肢體深入認
識。如果是跨教會舉辦,便可以了解來自不同宗派的教會傳統及
經歷。在平常的教會生活中,多數以說話的形式來分享,而退修
會則能製造一些信徒共同生活的經歷及回憶。


讀書會

讀書會不但能夠鼓勵信徒從書本中學習,也能從彼此的閱
讀心得中互相啟發。讀書會可以是一起看同一本書,從不同人的
分享中,發現一些自己沒有留意到的細節,幫助參與者更深入思
考。另一種形式是各自看不同的書,然後互相介紹。其實這個年
代信徒並非缺乏書本去閱讀,而是未能遇到適當的知音。透過讀
書會,便能彼此共鳴。


講 座

專題講座曾經在十多年前十分流行,因為當時出現了一些突
出的講員,同時又有一批講座的捧場客。但現時講座本身的吸引
力大大減少,主要是因為有鮮明特色的講員買少見少,而講座如
果單單是陳述資料,網絡搜尋也可以提供這類知識,沒有必要在
特定時間及地點,從講員身上得到。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