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期 從基教策略看華人教會的信仰傳承

採訪:盧士傑

今天華人教會下一代流失情況嚴重;這究竟與教育事工不足或策略失當有關嗎?理想的基督教教育有甚麽元素?現今社會高舉普世價值、獨立思考、反權威及建制;在自由主義抬頭的趨勢下,為基督教教育帶來甚麼衝擊?今期我們專訪加拿大華人神學院基督教教育科教授鄒永恒牧師,請他替我們對這些問題作出分析。

鄒牧師認為有關教會下一代流失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育策略肯定是主要因素之一。華人教會長期以來在培育信徒方面,欠缺宏觀思考。傳統上華人教會較着重可量化的事工,一般在傳福音、外展等事工上都不遺餘力,但很少去思考如何有效地去栽培信徒,更沒有正視教育的大方向問題,往往所探討的只局限於個別教育議題,而忽略其整體性,對於信徒成長缺乏一張路綫圖,造成了失衡。其實,關注信徒的全面成長,教會是責無旁貸的。可惜是教會在教育方面長期處於救火式的狀態,主日學成了填補這個真空的主要平台,甚至主日學已經與信徒成長兩者劃上等號。

鄒牧師說:「基督教教育策略的定位,我認為可以從神學院的課程開始。以道學碩士課程為例,必修科目中未必包括與信徒成長藍圖有關的科目。我建議神學院應該將它納入為第一年的必修科。神學生需要更能掌握信徒成長的階段及模式,以至能應用於堂會,幫助信徒。當信徒屬靈生命健康成長,才會不受環境因素影響而留在教會。以教會的青少年為例,其中一個他們最容易流失的階段就是剛獲取駕駛執照的時候。所以要教育下一代成長,令他們真正享受信仰,而非取悅父母或別人。」

至於在堂會層面,基督教教育內容應該包括四個向度:

(一)真理教育向度: 就是教導信徒信仰的知識,打好聖經真理的根基。

(二)信仰羣體向度: 在應用及實踐方面,學習及體驗肢體相交的生活。

(三)個人屬靈追求向度: 追求個人與神的關係; 學習屬靈的操練、怎樣靈修等。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愈來愈少透過靈修營認真、刻意地避開社會的繁囂,達到真正退修的效果。

(四) 社會接觸向度:關心及影響社會,做鹽做光。

第二及第四向度都是用行動方式去學習,最終是要顯出背後的第一及第三向度。」

在教育模式方面:似乎課堂式的知識傳遞是當下主流,但信仰的栽培需要品格的塑造;針對下一代的流失的問題,强調生命影響生命的師徒制(mentorship)是否更為適切?對於這個問題,鄒牧師認為:「課堂式的教學其實不只是純知識的傳遞;在課堂上,導師與學生其實最少有三方面交流:(一)正規的教案(agenda);(二) 非正規但相關的教導;(三)潛在的信息。當導師與學生接觸,其導師本身的品格和氣質可以不知不覺地對學生潛移默化;因此生命影響生命也可以發生於課堂式的環境。對於重返以師徒制為本,我並不認為是針對下一代流失問題的良方:現實是教會事工及日常事務繁多,人手及資源有限,要有規模地推行師徒制有一定難度。另外,有效的師徒制對導師的質素有一定要求,需要師徒之間適當的配搭。假如師資參差的話,推行師徒制便會適得其反。從實際角度來看,我對以課堂模式為主流更有信心,亦覺得那較為適切華人教會的現況。」

教會面對社會潮流的衝擊,鄒牧師認為:「個人主義抬頭,挑戰傳統權威的社會風氣短期都沒有逆轉趨勢。加拿大華人教會要有心理準備──近年香港教會面對的衝擊,如會眾要求教會領袖更開放、更多對話的呼聲,相信遲早會越洋而至。其實教會領袖的權威與會眾的「民意」兩者之間,不同宗派的平衡也各有分別;從管理角度而言,在對話、聆聽、尊重方面都要平衡,否則容易產生衝突。但深入而言,問題癥結其實是在信徒栽培上;離開了信徒成長的藍圖,信徒沒有深度的成熟及對傳統應有的尊重,久而久之,連聖經的權威也被質疑了。因此反思教育策略十分重要。世俗的教育理念與聖經中的理想教育原則,最大分別是前者强調個人發展及生活的卓越,後者則以幫助信徒成就神的旨意及祂所托負的使命為依歸。」

有人說猶太人着重家庭教育,對信仰的傳承起了關鍵的作用,值得我們借鏡;對此鄒牧師有不同意見:「這樣說我覺得有點倒因為果。與其說他們的家庭教育幫助信仰的傳承,不如說他們的信仰傳統很自然令他們着重家庭教育。要知道猶太人的信仰差不多就是他們文化的全部,信仰也是他們的文化符號,也是人生。因此信仰與家庭教育唇齒相依是自然不過的事。華人卻沒有這種「先天」的優勢。華人文化與基督教信仰兩者沒有必然的關係,我們民族的身份也並非靠任何信仰來定義。所以我認為猶太人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不是着重家庭教育,而是提醒華人教會反思對自己身份的定位:要做到教會生活就是信仰,信仰就是生命的全部。」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