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期 「這世界非我家」還是「這是天父世界」?

論基督徒的出世與入世

採訪: 盧士傑

究竟是《這世界非我家》還是《這是天父世界》?兩首經典詩歌,是否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處世態度?信徒與教會在兩者中間如何定位?就此,本刊訪問了溫哥華聖公會牧愛堂主任梁永康牧師,請他討論對基督徒出世與入世的看法。

問:「世界」一詞通常給人一種負面的感覺;其實根據《聖經》,「世界」的真正意思是甚麼呢?

梁:首先我想指出《聖經》很多時在用字用詞上並非是劃一的:《聖經》六十六卷成書日期不同,有不同的作者;同一個字詞對不同作者在不同情況下有不同意思。出現這種情況的例子有不少,例如:「人子」一詞也有不同用法;「世界」也只是其中一例子而已。從《創世記》中神創造天地,我理解「世界」有兩方面的意思:一、上帝創造的世界──在第一章中宣告上帝的創造一切都是美好,上帝創造人也是美好,藉此表達了上帝的愛;這是一個真善美的完全境界;二、罪進入後褪色了的世界──從第三章起,人犯罪後,地也受到咒詛;「世界」不單指物質世界,也包括人與人、人與物、及人與上帝的關係;由於罪的進入,這一切都破裂了;「世界」變成了第一章美好境界的褪色版本。

問:常聽基督徒說︰「在世而不屬世」,這句說話你如何理解?它的背後有沒有《聖經》及神學根據?

梁:讓我舉一個心理學教科書的經典例子:從同一幅圖畫可看到美女及老婦人。這類比正好提醒我們真實世界是有兩面的,這是現實。最重要的是人懂得如何去看這兩面。可惜歷史上的確有人不接受這個現實。要明白何謂「在世而不屬世」,可從耶穌教導門徒要看真實世界的兩面找到端倪。在《約翰福音》十七章中,耶穌為門徒的禱告指出:屬靈生命必須在現實世界裡表達(約十七:14 ~17)。《約翰福音》的序幕與其他福音不同,沒有以耶穌家譜開始。第一章道成肉身提及《創世記》一章真善美的情境, 這是第一次創造;在二十章再講到耶穌的空墓,這是七日的第一日,是第二次創造,也是保羅所指的新生命。夾在一章及二十章中的十七章,敘述了道成肉身生命,這就是「在世而不屬世」的典範。

問: 約十七章裡提到「分別為聖」,可否解釋一下與「在世而不屬世」之間的關係?

梁:「分別為聖」並不是指要離開群體獨自生活。當時一些昆蘭地區的猶太人持隱世的態度及末世觀,在十七章耶穌的信息基本上否定了他們避世的態度。「分別為聖」是叫我們作上帝聖潔的子民,因為上帝是聖潔的(彼前一:16)。具體地說是叫我們持守上帝的價值觀、道德觀,在世上活出上帝的真理。

問:從創造論來看,上帝創造和主宰世界,就如「這是天父世界」等詩歌所表達,而人類則被賦予治理大地的使命;這是否意味基督徒應積極參與創建文化、社會制度?

梁:在社會參與上,基督徒應該持積極的態度。上帝藉著創造表達衪的愛,《創世記》第一章記載這是一個有秩序的創造(order of creation)。維持社會秩序需要一套社會制度;人必須執行這使命,否則一個無秩序的社會是極其可怕的。就算是一個極權政府,她也有維持秩序的功能;羅馬政府也是上帝所受命的,可參考羅十三章。在一個公民社會裡,教會應支持社會參與,透過民主制度向當政者問責,確保上帝所託付的使命得以執行。所以討論民主及社會議題是有實質意義的。當然這只是上帝其中一種而非唯一的任命。相對香港的信徒,北美的華人信徒在社會參與未夠積極及全面。北美華人教會需更全面切入主流社會。雖然近年已有進步,但主要仍只是圍繞著一些獨立社會議題。請記得:《聖經》記載耶穌的事跡,大部份是在會堂之外而非它的四度牆裡發生的。

問:但從末世論的角度看,《聖經》教導我們在世是客旅,又有詩歌說「這世界非我家」;這是否鼓勵信徒採取消極的態度處世?這與先前積極參與社會的態度是否相左?對於一些根基尚淺的信徒,採取後者是否較為保險?

梁:「這世界非我家」並非叫我們處世消極,而是指出這世界的價值觀並非我們的依歸,成功、名利也並非我們的終極追求。這並不表示我們不需要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相反,我們應在自己的崗位或職場上活出真理。香港在非典型肺炎(SARS)期間,謝婉雯醫生的見證就是家傳戶曉的例子。所以,這與之前討論的角度之間並無排斥性;相反,這顯出了福音在眾多宗教中的獨特性──福音是全面及真實的;耶穌道成肉身到這世界來,祂親身經歷了世界可怕的一面:祂被人唾棄,受苦死在十字架上,表達神愛的深度;這相對其他宗教所提倡抽離俗世以達更高境界,截然不同。至於信徒若以為單採取後者較為保險,自己去畫一個框框,反而很容易把自己邊緣化,正中了那惡者的計謀。要知道所謂的保險性其實不由我們:我們的保險在於聖靈的保守,免我們被那惡者試探。我們要明白福音的全面性,避免以偏蓋全。

問:今日的基督徒身處於世界文化和教會文化的張力中,如何才能夠達致健康的平衡?在投入參與世界之餘,如何防備受世界價值觀的影響?

梁:一般的信徒都未必有領袖們所需具備的整全世界觀及屬靈觀,因此他們的張力一般不在神學思想層面上,而是在實用上。信徒可從一些見証去學習如何實踐信仰生命,在職場及社會活出真理。例如:約一年前在香港教會很流行的電影「奇異恩典」中威伯福士(Wilberforce)的故事,引起了很大的迴響。在防備受世界的價值觀影響方面,首要是信徒清楚認識信仰。後現代文化提倡自我感受主導的價值取向,對我們衝擊不少。以同性婚姻的議題為例,下一代是以個人同理心(personal compassion)為起點而非以《聖經》的道德標準為本;這樣就會很容易被後現代文化吞噬。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