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 跨地域經驗學習

總編評筆
陳孟賢教授

這一年在中國、香港、澳門渡過的安息年假期,生活體驗很豐滿,經歷的人與事十分多姿多彩,亦常常思考兩個問題:加拿大華人教會能夠怎樣向港澳教會的經驗學習?同時,加拿大華人教會的經驗又可否成為港澳教會的借鏡?

先說後者。今年三月,我在澳門教牧同工團契的月會中分享了一小時的專題「教會與社會——信徒的公民責任」,另外,五月中旬,我在香港明光社的十二周年講座中分享「近年加拿大華人教會的社關經驗」,去年底,我也在香港宣道會北角堂開設了一個六星期的課程「作鹽作光——基督徒面對的時代挑戰」。原來,加拿大華人基督徒在實踐文化使命方面,有其獨特的經歷(尤其是數年前反對同性婚姻的動員),甚至是港澳教會也願意借鏡的。

本年六月,澳門教牧同工團契再邀約我在其月會中分享「後現代牧養」。無疑,加拿大華人教會在面對後現代文化挑戰方面,比較港澳教會經歷得早、體會得深;北美洲的下一代,早已被後現代的價值觀滲透薰陶,而港澳教會亦願意參考北美的經驗,好及早未雨籌缪。五月期間,我又在香港基督徒學術論壇中分享「這時代還有教育理想嗎?」一般而言,在教育理念的發揚和實行上,北美洲確是比較港澳進步一點。

那麽,另一個角度,港澳教會在甚麽地方可以給加拿大華人教會一些啟發?首先,香港教會算是比較有活力、動感、創意、更新性的。其中一個專志探索教會前路的機構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很著力定期執行教會普查,以事實數據作為創新的基礎,其機構刋物《使命與領導》,設計了幾個頗有特色的專欄「領導有方」、「牧養有心」、「同行有伴」、「成長有道」,皆很適切教會領袖、教牧長執的閱讀需要(我也很感恩,被邀約今年内撰寫其中「領導有方」一個專攔)。普遍而論,香港教會在事工的策劃上,比較有針對性;例如,一家歷史悠久、頗有規模的出版機構,出版策略很專注,不會將寶貴資源零散紊亂地使用;對外,他們集中力量出版非基督徒較有興趣的「傳奇生命」人物系列,對教會界内部,他們便焦點出版配套完整的集體培訓工具系列。另一家書店門市零售表現出色的文字機構,則集中力量服務一個喜愛深入思考的特定讀者群體。而澳門教會的特色,跟香港教會的特徵卻十分不同;澳門教會的性格,不在於創新性或策略性,而在於小城風貌常會有的人情味。

當然,吊詭地,強處往往也是弱點。香港的動感、創意、策略性,使人疲憊;在香港做教會領袖,我見不少都是超負、疲態畢露的。相反,澳門的鄉鎮風情,又會容易令人缺少積極進取性,做事情會比較隨便、固執。正因為每一個人或每一個群體的强處都可能同時是弱點,我們極需要別人提醒、彼此學習——包括跨地域的經驗學習。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