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期 本土教會領袖如何看華人教會?

資料整理:林潔瑩

加拿大西人教會的領袖,怎樣看華人教會?本刊訪問了安省天道神學院的院長

Dr. Brian Stiller。

問:你認為加拿大華人教會有甚麼長處和弱點?

Dr. Stiller:由於70年代移民加國的華人基督徒,大部份來自香港,都接受過英式教育,英語水平高,無論學識、經濟、資源都很富裕和充足。他們無論在社會地位、文化及生活水平都很高,很容易在加拿大立足,並且對於神家有很大屬靈抱負及遠見。在安省天道神學院,華人學生人數大約是三份之一。華人在加國不同的城市,都可以發展出完善的教會,這些都是加拿大華人教會的長處。短處方面,大部份華人基督徒比較喜歡只與華人聚集一起,因此缺乏與其他族裔教會合作。

問:你認為加拿大華人教會在21世紀將會面對甚麼挑戰?

Dr. Stiller:教會領袖要清楚明白下一代的思想及需要,讓他們體驗及經歷神,感受到信仰與生活的密切關係,了解《聖經》的真理,他們都希望在生活上學以致用。年青人都喜歡用音樂敬拜主,亦很願意去幫助及關心其他人的生命。他們有宣教的抱負,著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及關係的建立,華人教會領袖要真正明白現今的需要,去建立與時並進的教會。

問:你認為加拿大華人教會在未來的發展上會有甚麼寶貴的機遇?

Dr. Stiller:在宣教方面,華人教會應該跨越文化,與其他種族及加拿大本土西人教會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

問:你認為加拿大華人教會和英語教會在屬靈傳統、運作文化或其他方面有那些地方明顯不同?

Dr. Stiller:華人教會在運作文化上比較英語教會有規律,也注重屬靈成長,願意奉獻。英語教會比較著重愛,運作文化上奉行自由主義。

問:究竟在加拿大為甚麼需要有族裔教會(例如華人教會),不同族裔的基督徒都參加英語主流教會,不是更好嗎?

Dr. Stiller:不太肯定,因為不同族裔都有其獨有的語言,經過翻譯後言語上可能失去本身應有的意思。

問:你認為加拿大華人教會和英語教會過去的合作足夠嗎?以往有那些明顯的合作例子?

Dr. Stiller:加拿大華人教會和英語教會過去的合作並不足夠,華人教會領袖應該多點接觸及聯繫外面的社會。以下是一些有機會合作的地方:一、在教育上,合作培訓下一代,這樣大家不但可以共用資源,甚至興辦一些基督教中小學,並更有效地發展神學教育。二、可以在傳播媒體,例如電視、電台和報章,合辦一些多元文化的基督教節目及安排一些社區活動,幫助及關心貧苦大眾的需要。三、希望不同族裔團體視加拿大為自己國家,而不是過客,對於社會政治採取主動關心及參與,這是神的土地,盡基督徒本份去成為國家領袖,幫助建立神的國。四、教導培訓年青人參與社區活動,不單是華人社區,更要與其他族裔社區合作,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問:你認為加拿大華人教會和英語教會未來合作的障礙又是甚麼?

Dr. Stiller:合作的障礙是自我中心。文化差異亦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大部份華人父母對兒女的教導,多是以金錢及物質去衡量成功與否。

問:在面對世俗化及參予政治社會行動上,華人教會與西人教會又有甚麼合作空間?

Dr. Stiller:華人教會與西人教會的合作要以屬靈為中心,亦因各族裔文化的不同,應該尊重各族裔不同的特質,不要自我中心。年青的信徒比較容易參與主流的英語教會,他們自然很大機會與其他族裔建立關係,這樣教會或機構會成為多元文化的地方。例如:天道神學院與戴德生華人事工中心合作非常成功,華人教會注重屬靈的造就,天道神學院提供特別課程去切合華人學習的需要,令他們有家的感覺。以下是一些華人教會與西人教會合作過的例子:一、在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事件中。二、華人教會領袖幫助向政府爭取天道學院的地位。

問:比較在加拿大其他族裔教會,加拿大華人教會有甚麼特色?

Dr. Stiller:不同族裔教會,有不同敬拜主的文化及風格,例如黑人會著重音樂,用多種樂器去敬拜神。在這個多元化的國家,華人教會應要作一個管理的典範,讓人清楚明白教會應該是怎樣運作的。

問:很多華人教會都設有英語堂(其中一個原因為了土生的下一代),你認為華人教會怎樣做才能令英語堂有更好的發展?

Dr. Stiller:教育下一代,最重要的責任在父母身上。原則是非常重要的,學識、勤力和節儉這些訊息都應該傳給下一代。

問:比較華人教會和英語教會,你認為平信徒運動有那些不同的表現?怎樣才是正確的平信徒運動?

Dr. Stiller:在華人及韓國教會中,平信徒運動比較低調、溫和,教牧的影響相對高,相比在英語教會裏,教牧的影響力就少得多。教牧的角色是一個屬靈及宣教領袖,在教會中平信徒與牧師各自發揮不同角色,應該彼此尊重,去建立神的家。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