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 前瞻中的回望:談談以『操練』來克服『困倦』

牧養的未來學
黎惠康

接踵而來的災難:海嘯、戰亂、飢荒、暴風、水災、地震,一幕又一幕的悲慘災情。一次接一次的緊急呼籲,起初信徒與非信徒都被感動,慷慨解囊。但到中段的時候,賑災機構都只有搖頭說,一般人都到達了『解囊倦乏』的地步。試問:這現象與『未來學』有甚麼相干?

嚴格的『未來學』,絕非單向未來作觀望,單著眼於未來。有根有基、有憑有據的未來學,有三分一是從未來的角度來研讀歷史,看其過往的趨勢與發展路向,鑑古而知今。

此外,有三分一是冷眼靜心來環顧現今,尤其是初茁的蓓蕾。因為現在所流行的,具影響力的,往往在數十年前(甚至一世紀前)已經發明/現了。只不過是要經或長或短的時段才廣被接納和採用。

最重要的,還是正確運用對未來的洞見。遂不是消極地、被動地讓未來淹浸過來。正確的運用,是應積極的,本著預測而採取措施,整裝蓄勢,迎上未來。

回到話題,早一世紀(二十世記初),南亞曾有同樣災害性的海嘯。當年傳出的消息,既少又慢,世界其他地方的人能做到的又少。聽到新聞,只能輕嘆:他們真可憐!

時到廿一世紀,海嘯災情,數小時後已通遍四方。現場實播的慘況,一幕一幕傳到家中。資訊挑起了關心、也帶來了責任。只不過是,資訊多了,產生『資訊負苛過重』(information overload),也產生了『責任負苛過重』(responsibility overload)及『解囊倦乏』(donation fatigue)。減少資訊,顯然是削足就履。惟一可行的是透過鍛鍊加強負苛能力。再往前面看,到2050年後,就算是一樣的災患程度,所聽聞,特別是感受得到的,只有更頻更深。

於信徒和教會來說,『賙濟』(希臘文eleamosuna) 與『施贈』(希臘文meta-didomi)不但是責任,也是操練。我們不能停留在法利賽人做完本份就算的地步(參路11:42)。乃是先把方向目標校正(見路12:33~34;太5:7),繼而向著目標來『操練』。這樣看來,『倦乏』是人生常情。但永遠無進步,很快很淺便達到那低下的倦乏度,這便是『又懶又惡』(太25:26)。我們要讓『未來學』能從『研究』成為『推動力』。

(作者為士嘉堡華人浸信會主任牧師)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