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 罪感、恥感 ── 早期中國基督徒的經驗(續)

專欄『中國教會歷史教訓』

梁壽華

楊廷筠指自己『無有一善』,在傳統儒家看來,他確實本著善心作了許多善事,可是楊廷筠信教後,卻認為作了這些善事其實是作惡,所以他指自己無有一善。

另一個皈信天主教的官員徐光啟,岳父臨終時,徐光啟並沒有急於為岳父立德,說甚麼『德高望重』等,使岳父死後留名。徐光啟關心的是岳父在臨終時有否悔罪,獲得天主的赦免。他告訴親屬,就算當場沒有神甫在場,但岳父若『真心痛悔,即無罪不赦』。他希望岳父不以德高賢人而逝,因為他知道,德高賢人其實是人欲的表現,岳父應以蒙恩罪人的身分帶著榮耀而不是羞恥和矯飾安返天家。

這些早期中國天主教徒士大夫的看法跟當時士大夫相違,他們早已看出『自我成德』的實踐和修行工夫之虛假和無能。

指出『通身是罪過』的理學家劉宗周跟徐光啟、楊廷筠同期也同朝做官,他的罪感和這兩位天主教徒同僚同樣的坦誠,可是對罪的認知及反省卻遠不及他們的徹底。在劉宗周來說,人雖是通身罪過,但人的本心仍是純淨的,因為人心即是道心,人的心只是為外物所動而陷溺罪過之中,『感物而動』,造成『心非其心』,『去天念遠』,解決方案是一種自療(自己醫自己),透過本心自己的誠意、慎獨、養氣等工夫來脫離和避免陷溺,因為他和許多理學家一樣,認為『道在吾心,不假外求』。

對於本身原是儒者的徐光啟、楊廷筠等人來說,他們熟知這個解救方案,可是也同時知道這方案的無能,甚至會令人犯罪:自傲、自私、矯飾。

理學家以心為外物所動,陷溺罪中,完全因外物影響所致,基督徒則認為罪惡發自本心──墮落了的本心,和外物無關,原本善的東西也可以被惡心用做作惡的工具。基督徒這種看法被馬克思主義文化批評者詹明信(F. Jameson)稱為『對動機懷疑論觀點』,他認為這種觀點是更正教特有。不過若追溯歷史,則可說是源於使徒保羅甚至耶穌本身,後經教父特別是奧古斯丁發揮,成為後世到現今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傳統的反省罪惡方法。

在中國基督教歷史中,這種傳統成為唐代景教所傳的教義,也在明代天主教徒、晚清基督教信徒,至現代信徒中清晰可見。華人教會所熟知的王明道就有這種自省的經驗,他曾發覺自己努力做聖工原來是『以求滿足肉體的慾望』而已,這種動機本身就是罪,聖工則是犯罪的機會。當下華人福音派似乎失去或稀釋了這個福音傳統。               (作者為紐約神學教育中心駐加拿大特約講師)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