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 如何在教會生活中推動祈禱?

採訪:姚增智

梁康民牧師認為教會的祈禱會出席人數常欠理想,可以用教育和鼓勵這兩方面去幫助信徒。在教育方面,梁牧師在講台上按《聖經》講解祈禱的意義,讓信徒明白禱告不只是為自己所需,也要為別人的需要祈禱,學習彼此互相關心和付出愛心等等。梁牧師亦要求信徒互相包容,遇到不願發聲公開禱告的信徒,不應勉強他,更不應以白眼相待;應該體恤和明白他的難處,使他逐漸地被兄姊的禱告感動,慢慢地學習和信徒們一起祈禱。

在鼓勵信徒方面,梁牧師明白他們因為生活忙碌,雖然未必能夠參加每次的教會祈禱會,但卻鼓勵他們立定目標,出席每月其中一次的祈禱聚會;及後,若發覺祈禱會對他們的生命成長有裨益,他們便會願意更頻密地參與。另外,為了提高信徒對祈禱的興趣和重視,梁牧師將每月第三週的祈禱會定為宣教祈禱會,在當中提供各地宣教情況的資訊,使他們禱告的內容更加豐富和廣泛。

梁牧師強調祈禱是基督徒生活的一部份,因此並不限於教會的祈禱會。他經常鼓勵信眾在不同的時間和地方禱告,例如要求細胞小組、團契等騰出一些聚會時間,根據在主日崇拜單張上的各樣事項代禱;又例如有一些年輕的英語信徒自發地在主日崇拜之前聚集禱告,梁牧師便加以鼓勵和讚賞。另外,梁牧師有一些特別的方法為會眾禱告,他有一本教會十週年堂慶時印製的會友名冊,冊內除了記有他們的姓名外,還印有他們的相片和資料。梁牧師習慣每日為其中一頁所刊登的會友祈禱,他發覺自己於禱告後加深了對教友的認識,甚至能在碰見他們時稱呼其名,彼此親切地交談。當教友知道牧師的祈禱模式後,亦受到感動,有些更學習為不相熟的兄姊祈禱。這種祈禱方式亦被推廣到長者中,他們都使用在家空閒的時間,為教會名冊內的兄姊禱告。

有些教會於某些重大事情上發起祈禱運動,例如為建堂祈禱、為患病的兄姊祈禱、為遇到重大的屬靈爭戰而禱告等等。但是,梁牧師認為信徒必須明白祈禱是恆常功夫,不單止在祈禱運動中才有。另外,有些信徒特別強調禁食祈禱,梁牧師認為禁食有克苦己心的作用,使心靈更能安靜、專注地親近神,但卻不能視禁食為功德。

使梁牧師印象深刻的祈禱經驗,是年輕時在香港九龍塘的樹林中守晨更。當時那地方還是一片荒蕪,火車仍然是燒煤的。每逢星期六的清晨,梁牧師和十幾位志同道合的兄姊,一同前往那樹林,然後各自挑選林中隱蔽處讀經祈禱,大約半小時後集合,然後一起唱詩和分享。及後,當梁牧師在香港讀神學時,每逢週二晚上,神學院會邀請各方人士參加祈禱會。令他感到興奮的是參與祈禱會的神學生有三十人,而外來的基督徒卻有五十多人。當時大家一起為傳福音和世界大事等熱切祈禱,令他非常難忘。

梁牧師在九一年來到加拿大多倫多定居後,便在黎明山華人浸信會牧會,直到如今。他描述當初教會還未建堂,聚會人數只有一百餘人,而平均有三、四十人出席祈禱會。那時,家庭之間有緊密的聯繫,相處融洽,常常互相主動祈禱。相比於現況,梁牧師發現教會的人數增長及事工的多元化,反而可能會令祈禱會缺乏了焦點,可能使信徒們少了一份對禱告的熱情。為此,他鼓勵細胞小組的成員一同參與教會祈禱會,讓他們共同承擔祈禱的使命,減少信徒單獨赴會的陌生感覺,增強彼此禱告的熱心。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