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教會中的團隊領導

採訪、整理:徐以昇、張婉玲

專欄『異議與溝通』

       團隊領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不是甚麼新名詞,我們隨便也可以找到很多有關的書籍。但又有多少基督徒了解它在神學上和教會中的理念和意義呢?


        吳瑞祥牧師認為:『聖經裡常用家、國度、基督的身體等去喻意團隊領導,基督教所強調的領導,是建基於與神的關係和服從神的權柄。對於「團隊」的觀念,卻是大的要服侍小的;而所有人的身份都是僱員,只是大家的分工不同而已。基督徒的團隊,是為神去做事,所成的是神的工。


        當團隊需要做決策時,有時候也需要作個人的決策,為甚麼呢?如一個剛開始運作的機構,當中若有能幹的領袖去主導的話,獨斷獨行可以是實際需要的。當機構壯大後,團隊決策便可發揮作用。決策的過程中,常常需要很多的會議,如何有效地達到共識,卻是我們要學的功課,若不做好事前的準備和溝通,多多的會議也是徒然。

        一個團隊中的意見分歧,是無可避免的,從屬靈的角度看,神看重人多於事工。當然,事工的成功,亦是重要。如何去平衡兩方面呢?若因催逼事工而忽略了人的感受,一旦傷害了人,便很難挽回;但若因免傷和氣而介意,卻又未能帶出更好的意見和角度去處理問題。整體來說,我們對不是太急於要完成的事,可以放慢一些,如早期的宣教士,每次行動,都要得到團隊百份百的同意。另一方面,若事工有緊逼性的話,隊員便應有作出「犧牲個人意見」的準備,以教會整體的利益為重,千萬不可因為爭拗而影響見証。

        理想的團隊領導,需要建基於神的話語,隊員如傳道人、教會領袖、同工等都要有委身的精神。理想的領導人,要如耶穌所說的「好牧人為羊捨命」,無論多困難,都要勇往直前,為主作工。很多領袖在開荒時的努力,便是這種榜樣;不少教會、機構的事工,也是因為隊員的委身和投入,才可得到發展。好的領袖,更應知人善用,在適當時候,願意退位讓賢,這樣的話,團隊領導便會有真正的成功。』 

(吳牧師為溫哥華同在堂基督教會主任牧師)

       以團隊精神作領導的理念,相信沒有多少人會反對,但理論如何得到真正的實踐呢?

        蔡偉文執事認為:『從神學上的理念來看,聖父、聖子、聖靈包含著群體的理念,新約聖經常用眾數去描述教會的領袖們。在個人層面,團隊裡的領袖和隊員,都是擁有恩賜的人,沒有人有特權或知道所有事情,倒應為著完整的異象和大方向同心去努力。團隊決策或個人決策之間,要看領導者和隊員的成熟程度,雖然獨斷獨行可能有其實用之處,但長遠來看,會有弊病。當有爭論或分歧時,只要不是惡意的對立,意見有差別是正常的;只要隊員成熟的話,是可以慢慢地去解決問題的。總括來說,若爭論的不是原則性的事,我們應以寬容的態度去處理;若涉及的是原則性的問題,如教會的安危,隊員便需要多溝通,探討聖經的原則,若真的達不到共識時,就寧願等待,最重要的,是彼此以愛心相待,互相包容。

        我的教會曾有這樣的經歷。當大家要決定應否按立一位女執事成為牧者的時候,就算經過了很多的研討和辯論都達不到共識,後來大家用了投票的方法,雖然結果只有一票反對和一票棄權,但為了同心一致,大家寧願將事情押後了三年,漸漸地終於等到那兩票真心真意的同意,當決議得到通過時,大家便都感到同心和喜悅。

        我亦在自己的醫生工作中有不少的體會,在我工作的一所大型醫院裡十五年間,我體會到世俗團隊理念的本意跟聖經教導沒有衝突。如開放的辦事原則,責任感和民主精神等,都是好的。但問題是缺乏有愛心和包容心的人。世俗的團隊領導,多以管理層的意思為最終決定。不過,有愛心的基督徒,亦應該將在教會外工作時的責任感和問責態度,用於教會的工作中,因為這正是要團隊領導成功所需要的。

        理想的團隊領導原則,當然是以耶穌基督為元首,凡事回到聖經裡。做領袖的,要培養成熟的人格、廣闊的胸襟。隊員之間,應多用時間去作溝通,容立別人的不同;領袖本身,更應該容納別人成為新的領袖。華人教會可以考慮請一些屬靈和專業的機構去做團隊領導的訓練;神學院的課程,亦可以考慮加入更多團隊領導的培訓。』 

(蔡執事為多倫多士嘉堡華人浸信會執事)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