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期 教牧因嫉妒而不顧羊群的需要?

尊敬的温牧師:

        小弟拜讀您在上一期文章中有一段:「筆者知道在一所大型教會,主日崇拜人數眾多, 主日學的人數卻不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山頭主義,有些有恩𧶽、願意教導的人因太受學生歡迎,故被負責的教牧拒諸門外,如此狹隘的心,實在是主日學發展的一大障礙。」閲後十分震驚,竟然有教牧如此自私、嫉妒,難道這位教牧不知道神不喜悦心胸狹隘、為保自己權位而不顧羊群的行為?這種黨同伐異、排斥賢能的教牧您多不多見?

嘆息的小弟兄


嘆息的小弟兄:

    首先為着上次回信中,提及有關山頭主義可能引致在教會中,一些有教導恩賜的肢體不能承擔教導的職事,建立教會。若這觀點引起你的憤慨,是我未有料及,我想這不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反之,我盼望這能喚起各肢體準確地認識自己的身份、召命、受托的職事,以致教會的事工得以興旺。

    在現世中,教會中存有不少問題,我們應當為教會禱告,但見到有問題,第一個反應不是拿着鞭子去潔淨聖殿。畢竟我們在神面前的位份與召命都不一樣,耶穌也不是每逢節期都去潔淨聖殿。我想更重要的是我們各人認識自己的身份,在神面前守住這身份,作神的兒女、忠心的管家,各按恩賜事奉。畢竟最後我們都得向主交賬。

    知道自己身份 IDENTITY 的人更須像枝子與葡萄樹連結,與基督有一個親密、恆常的交通與關係。這 ÍNTIMACY,能叫我們的生命更像主,能活出表裏一致生命的見證:誠信正直的 INTEGRITY,就能產生一個不能掩蓋的影響 IMPACT。 像鹽像光一般,發揮作用。

    所以,小弟兄不用嘆息。縱然我們見到教會這些現象心有不平,但我們知道自己的身份,向誰問責。那就是基本的:我們都是照着神的形像而造,是蒙揀選的(弗1:4-6)。認識自己的位份,好像施洗約翰一般,或許只是曠野的人聲,忠心的高舉基督:「祂必興旺,我必衰微」。他不用與使徒約翰作比較,能留下許多著作,建立教會,作基督先鋒是施洗約翰的角色。小驢駒也不需要與駿馬比較,忠心守住自己的身份,時候到了,有一天主有需要用牠(可11:3),牠也可以成為萬王之王榮耀地進入耶路撒冷的坐騎。

    再者,我們需要住在主裏面,與他有緊密的相交,我們就能夠結出聖靈的果子(加5:22,23),活出一個有誠信,表裏一致的生活,並要委身於教會的事奉中,我們的生命,以致整個教會都能為主所用,成為一個蒙福的教會,也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力。

    Bill Hybel 在他的著作提出一個具有感染力的教會(A Contagious Church) 的公式:   HP(High Potency) + CP(Close Proximity)+ CC(Clear Communication =MI( Maximum Impact)。

    但願我們不負所托,珍惜自己的身份與召命,把生命藏在主裏面,也按所得的恩賜投身於神所賜予的服侍中,自然能為神所用。對於各種現象,我們當像祭司般守望代求。若神給予我們一個長執、教牧的位置,我們更當小心謹慎,不迴避問題及挑戰,求屬天的智慧,按着神賜予的時間、資源,作智慧的處理。有時候教會縱然要執行紀律,仍然能顯出恩典與真理並存,使生命得着建立,神也得着榮耀。願你我彼此共勉,不負所托。

仍在不斷學習的僕人
溫元京共勉

(温牧師是資深退休牧者,在加拿大和香港都有多年牧會經驗。歡迎讀者將信仰掙扎問題電郵至本刋編輯部 editor@ccc.cccowe.ca,問題會在本專欄中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