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趙敏能、何柏濤、高仰德
堂會或機構在推行各種培育事工時,應如何面對及承擔信徒在生命成長上日益增加的需求?今期我們訪問了亞省愛城華人基督教福音堂主任牧師王乃基牧師、加拿大建道中心主任鄭貽富博士、紐約神學教育中心註多倫多基督教教育及領導學系主任鄒永恆牧師,跟讀者一起探討這課題。
屬靈成長觀
鄭博士認為正確的屬靈成長就是要跟隨耶穌的榜樣、渴望得到神的喜悅、過結果子的生活、學習謙卑、慕求達到『完全像天父一樣』的目標。王牧師則認為正確的屬靈成長觀不單在知識上得到充實,同時在個人靈命上有進步,加上在群體中實踐。鄒牧師覺得屬靈成長是一個過程,這過程的目標是生命與信仰連成一體,表裏一致地成長。
王牧師覺得培育事工大概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知識類(以教導式傳授);二、靈命進深(以小組形式讓生命影響生命)。鄒牧師認為培育事工應該是多層面及多方面,他鼓勵信徒先在教會內以實習形式嘗試實踐信仰,然後在日常生活中行出來。
鄒牧師建議堂會應建立一套適合不同屬靈光景的完整培育計劃。對於不同靈命階段的人進入教會,有沒有一些踏足點給他們?使他們立即找到合適的培育?
鄭博士覺得屬靈氣質與恩賜發揮的培育,兩者之間有著一種十分微妙的關係,雖然它們各有不同,卻有一個接觸點,使它們分不開。屬靈氣質及恩賜發揮的最終果子就是愛,所以愛便是兩者的接觸點。
王牧師覺得培育事工如果要兼全『建立教會生活』及『建立社會見證』,便要平衡雙方面的需要。在培育課程的設計中,要分清教會對內及對外的理念。在傳統上,大部份的教導都關於教會對內的生活,而教會對外的理念,就是社會見證。鄒牧師觀察到一般培育工作都是將信仰放在教會及家庭內,很少實踐在社會上,但信仰和社會有直接的關係。鄭博士認為信徒是神家的一份子,應互相愛顧和堅立,齊心建立教會,同時亦必須教導信徒作世上的鹽和光。
對於發掘自己的恩賜及潛質,鄭博士建議參考一些關於才能和恩賜的測驗。王牧師覺得要從認知(Knowing)、實踐(Doing)、內化(Being)這三方面平衡發展,使內在生命得到發掘及支持,激發內在生命實際地活出來。
王牧師發現一些信徒擁有渴慕成長及追求的心,其實是來自人與人的影響。一些熱心追求的人確實會影響別人自發地學習。鄒牧師認為現今的教會對信徒沒有甚麼要求,只要有人返教會就滿足,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教會可以嘗試給信徒一些要求(例如在讀《聖經》方面),同時教會需要營造一個追求屬靈的氣氛,加上實行個人栽培,選擇有潛質的信徒進行個人栽培,也呼籲他們以同樣的方法去培育下一代信徒。
培育事工的方法和途徑
對於『普及教育』及『精英教育』這兩種理念,鄭博士及王牧師一同認為『普及教育』的好處是可以提高一般信徒的神學知識,令大眾群體成為得益者。鄭博士認為『普及教育』的弊病就是缺少深入和專門的訓練,而『精英教育』就能裝備一些能面對社會沖擊的信徒。鄒牧師則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得到訓練,所謂『精英教育』只是一些人在學習的進度上比較快。
關於『劃一的內容和方法』相對『度身定造的內容和方法』,王牧師覺得『普及教育』多數是採取『劃一的方法』,因為比較容易實行,而『度身定造的方法』便要多花心思及時間去預備。鄒牧師認為『劃一方法』的好處是管理方面比較容易,而『度身定造的方法』果效一定更佳。一般教會要實行度身定造的方法比較困難,所以要兩種方法一起並用。
王牧師認為『面對不同類別受眾採用不同類別的教育方法』是一種以學生為本的態度。鄭博士覺得教導需要技巧,運用不同方法在不同人的身上。鄒牧師贊成不同類型的培育方法是必須的,有時新的方法可以令人更有效地成長,但不要盲目地使用新方法,要看情況及個人的需要而定。
在環境與氣氛的安排上,鄭博士提醒大家注意人數及場所的大小,若地方太大而人數不多,便是教師的惡夢。也要適當地運用視覺上的科技,增加活動的環節,而音效方面是最重要的,必須讓學生聽到信息。王牧師覺得一般主日學很難達至讓人五官融入的狀態,當然,如果能夠有一些五官都可以投入的教學方法便最好。他提議一些家庭事工,如果能以生活營的方式進行,便會比密集式講座更有效。
王牧師分析『師徒關係的培育方法』與『同儕支援的培育方法』,有以下的意見。他認為有經驗的人能作師傅,在提點學生上一定有幫助。而同儕支援,多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但會否達到預期目標,則視乎同組人的質素。鄭博士認為師徒關係的教導形式會比較一般的老師學生形式有效。小組活動值得推行,因為祈禱夥伴能在靈命低落時提供支持及鼓勵。
師資培養
在培養師資方面,王牧師覺得最理想就是能讓有經驗的人從旁帶領沒有經驗的人。鄒牧師認為教會應經常留意一些有培育恩賜的信徒,提供他們訓練,不應等待他們自發地尋找訓練,教會甚至可以考慮支持及鼓勵一些導師到神學院進修,也可以特別為主日學老師設立一些教材資料。鄒牧師分享他所屬的教會有一個定期會議,為所有主日學老師而設,當中讓他們互相交流新的教學方法。
在領袖培訓與一般信徒培訓的資源分配上,王牧師覺得可以將三分一的資源放在師徒式領袖培訓上,而其餘三分二的資源放在一般信徒中。鄒牧師則認為要將多點資源放在人數多的群體中。
如果教會要支援信徒的家庭成為培育場所,王牧師及鄒牧師都認為教會應留更多時間空間交回給家庭。王牧師發現一些比較樂於在教會事奉的家庭,完全沒有其他時間;教會事工並不是不重要,但信徒自己的家庭時間也很重要。鄒牧師提出教會不要讓開會超時至夜深,而教導信徒靈命栽培應由家庭開始,不應由教會開始,教會只是一個輔助角色,教導兒女的靈命成長首先要看家長的靈命如何。他又提議增添一些定期的家庭崇拜訓練班,從而教導家長如何在家中禱告、敬拜及分享。
現況與前瞻
王牧師觀察到現時的培育事工多數以主日學形式進行。鄭博士認為一些有五百人以上的大型教會可以開辦不同的課程和講座,也可以邀請專門人仕去教導,但五百人以下的中小型教會普遍沒有完善的培育計劃,因為資源缺乏。鄒牧師發現很多時教會只預期信徒會自然地成長,沒有刻意去培育。他認為堂會應常自問如何將現有的活動做到最好?而這些活動的目標又是甚麼?另外,教會活動不應都是人做我又做,其實應該反省人做為甚麼我要做?
王牧師發現很多栽培訓練都忽略了《聖經》的教導,大部份都趨向實用題材,而減少了《聖經》的知識,現時很多信徒對《聖經》認識的深度不及上一代的信徒。
鄭博士留意到很多大型教會,由於人才眾多,往往會有很多人才被埋沒,沒有事奉機會。而中小型教會雖然沒有完善的培育計劃,不過可以與福音機構合作。同時,教牧同工要更多互相接觸,參考及交流大家的經驗。例如一些大型教會已用了不少資源去嘗試新的培育方式,便可以和其他教會分享。福音機構及神學院應與教會有更密切的溝通,使大家更了解現實的需要而去培育人才。鄭博士建議舉辦一些聯合性的活動去加強彼此合作。神學院及福音機構應擔當先知的角色,不只是去提供和滿足眼前的需要,應以先知般的洞察力去了解潮流局勢和趨向。
鄒牧師提出培育事工需要定下大方向。每間教會應有自己獨特的計劃及方向,以至不同靈命光景的人進入教會後立即可參與栽培訓練。鄒牧師呼籲教會不應將培育事工看為眾多事工的其中一樣,其實教會的存在就是培育,而傳福音本身也是一種培育。換句話說,培育事工就是教會事工的整體。一般教會把資源分散地給予每一個部門,結果每個訓練都不能做到最好。如果能把資源整體化運用,那麼浪費及重複的情況可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