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期 他們是這樣訓練門徒的:門訓歷史的啟迪(上)

王國鈞

門徒訓練這名詞在廿世紀六十年代以後,由一些刻意倡導門徒訓練的基督教機構把它推廣,但門徒訓練絕對不是由這時候才開始。事實上,教會之所以存留到今天,正是因為教會歷來都以不同形式進行門徒訓練!本文嘗試從二千年的門訓歷史中介紹幾個不同的模式,檢討其利弊,並指出對現今門徒訓練的應用。

自從基督教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國教,教會漸趨世俗化。第三世紀出現的曠野教父(desert fathers) 是對抗教會世俗化的修道院運動的開始。修道院運動雖然有些極端的傾向,如:律法(規條)主義、守獨身、自我鞭笞等極端行為;但也有不少值得學習的地方。僧侶選擇過謙卑、委身、順服和服侍的生活,他們以嚴格紀律為操練敬虔之路;他們也看到在彼此委身的社群中,遵守大家所約定的紀律的價值,因為他們明白到必須彼此堅固, 才能信守承諾。其中影響深遠的修會包括:本篤會、方濟會和道明會。本篤(主後480-550) 認為靈命成長在於要在學習、禱告和工作三方面取得平衡;他相信在平常生活中,通過閱讀、默想和做事一樣可以親近神。方濟(主後1181-1226) 是一位意大利富有布商的兒子,但他立誓要效仿耶穌貧窮的生活模式。面對今天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的衝擊,教會和信徒必須重拾簡樸生活的真諦。道明(主後1174-1221) 所創的道明會,強調要有健全的知識,才可建立健全而知情的屬靈生活 (strong intellectual well informed spirituality)。這影響了中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 ,他的思想結合了哲學和神學。門徒訓練必須在知識(knowing) 、生命(being)和事奉(doing)三方面平衡成長。所以,門徒訓練不能單靠完成一個課程,就算達到目的。

歐洲的中世紀常被稱為黑暗世紀,那時教會的領導腐敗、社會動盪、戰亂、飢荒、疫症流行,而一般民眾都是文盲的。在這樣的環境下,基督教的信仰是怎樣承傳下去的呢?除了上述的修道院運動以外,一般群眾則藉著下列的兩種方式來學習聖經和信仰。(一) 集體靈修:當時民眾的生活原始簡單,他們必須彼此依賴一起生活。整個社群每天一起崇拜、守聖餐,才開始一天的工作;其中有人會朗讀經文,一起開聲禱告,之後神甫講解聖經。當時的靈命塑造乃是透過集體崇拜的禮儀。(二) 藝術:教會也透過在教堂的頂畫、壁畫和彩色玻璃窗來傳達聖經的道理。例如:著名的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天花板畫,把聖經由創世至大審判的故事都劃了出來。這就成了文盲群眾的視覺教材,讓他們仍能學習聖經。這種藉藝術來表達信仰的創意,可作今天門徒訓練者的借鏡。許多人以為門徒訓練,只有那些有學識、會讀書的人才能參加;以至教育水平較低的信徒看見便卻步。若中世紀文盲的信徒能透過集體靈修和藝術得到聖經的造就,求聖靈啟發我們以創意的方式來訓練各式各樣的信徒,學習效法基督,活在他的主權下,並引導別人成為主的門徒。(下期續)

(作者為渥太華華人基督教會粵語事工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