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黎浩斌
採訪兩個周末研習會期間,有以下幾項令筆者深刻反思的內容:
- 幸福小組的取向
表面看,幸福小組系統好像只是一個囊括很多不同傳福音方式的集合體。執行上,是在教會裡培養組長和協助組長的同工,一年兩期,每期是十四周的福音小組聚會。但事實上,幸福小組系統與其他傳福音模式最大的區別,在於它的取向。
在幸福小組系統裡,傳福音主要不是解決理性問題。按馮佩牧師的說話,頭腦知識上的問題,只佔一個人問題的百分之三十,來自情感、情緒、感受上的隱藏問題卻佔百分之七十。處理這百分之七十的問題,能大幅提升慕道友的接受度。因為,心是最需要幫助、最脆弱的地方。
理性辯論容易造成對立,造成慕道友下次不願意再來。相反,當他們感受到被愛之後,就開始為自己希望相信上帝的傾向找出路。因此,幸福小組系統非常注重細節和個人關顧。筆者在聽分享個案和成效的時候,都不自覺代入慕道友的感受。這些關顧細節體現在為慕道友單對單的代禱、記得他們喜愛的食物在下次聚會時一起分享、按他們情況設計生日會或爬山等活動、甚至連洗禮報名表都精心設計。目的是要讓慕道友感到被重視、被愛。
聽到一個個細節後,的確有一種很強烈被重視的感覺。但同時,腦海又出現一個問題:一期十四周過後,這種被重視的感覺會否一瞬間消失呢?
楊錫儒牧師提醒:牧者要有堅持的勇氣,每個信徒都要傳福音,要改變只有長執、牧者傳福音的觀念。傳福音的系統越扁平,便有越高比例的會友投入傳福音行列,就越有果效。因此,無論信主時間長或短的信徒,都可以被訓練成為幸福小組的組員,繼續向未信主的人傳福音。
- 幸福門訓——神學教育的反思
對於現今的神學教育,楊牧師提出了一系列的反省:
1. 神學教育以知識導向,神學生知道要傳福音,但不知道怎樣傳,不懂與人相處。
2. 教育邏輯錯亂,以訓練神學家的方式,訓練不會成為神學家的人。
3. 外面有靈魂死亡,神學生卻都在寫作業。聖經外的書讀很多,聖經沒有好好讀。
4. 以神學家的權威取代聖經權威。
5. 全盤接受西方神學體制是一個重大迷失。不應以一個體制去把教會圍牆築高,相反,該拆毀「中間隔斷的牆」。
6. 以艱澀的神學用詞訓練神學生,以後就產出講道叫人聽不懂的傳道人。
7. 神學對話的對象應是未信者,如今卻成了信徒之間的對話。
8. 傳福音是要傳給人,對象是人,現在是拼命讀書卻不了解人。
印象最深刻是楊牧師提到:神學就是把神翻譯給不信的人;神學的邏輯,就是訓練信的人與不信的人對話。但如今的神學教育卻相反,研究了很多即使信的人都不太懂的知識,未信的人更難理解。所以,楊牧師認為,教會傳道人的訓練,需要與神學思想家和學者的訓練分開。耶穌說的話,給最高知識分子和目不識丁之人都聽得懂。神學就是研究福音,而福音就是要全部人都聽得懂,神學訓練應該是訓練傳道人能講每個人都聽得懂的道。
楊牧師的重點:不需單純頭腦上的教育,而是活出來,這提醒很實在,能帶動更多人起來傳福音。楊牧師的提醒,給人強烈的反思感,讓人有不得不改進的感覺。但筆者認為,神學教育在歷史中演變,雖不能說「既存在、即合理」,但也是有相當價值的。例如,研究艱澀的神學用詞,為了很好地明白神的意思,減少人在認識上的偏差,才能更好地翻譯神給人聽。牧者、傳道人作為教會領袖,要對難明的神學有一定的研究,才可清楚聖經的教導去教人。若會眾需要更深的牧養,而牧者缺乏知識,也難以牧養這些人。好比一個人只有走過更遠的路,才能告訴後面的人該如何走。
- 超越生命的極限
馮佩牧師認為救贖即呼召,耶穌的救贖不單是拯救,還呼召我們成為被主使用的人、成為領袖。但每個人生命都有盲點和極限,例如馮牧師提到自我中心、逃避困難、難與人相處時,台下都不住有人點頭認同,筆者也是其中一個。有很多在教會的人,不會與人相處以致影響服事,當這些人成為領袖,一段日子過後,身邊還有多少能同行的同工?事奉的路還能走多遠?因此,我們需要從掃羅悲慘的人生中學會「插旗理論」:每次生命中出現障礙,就插一面旗作提示,逐漸就發現自己的疆界很小,該自我反省,讓神幫助突破疆界、超越極限。
要超越極限,就要克服盲點和軟弱,建立好的習慣。而好習慣的建立,本來就很痛苦,馮牧師鼓勵牧者要有堅持的勇氣,也敢於邀請會眾堅持。筆者在這方面很有感觸,的確,從性格根源上改變,才能持久,更能經得起考驗。這種改變確實不易,正如馮牧師說,性格的問題,通常不是一次性解決的,而是不斷操練,不斷面對自己的軟弱,去蕪存菁,這是一個持續改變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