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斯省列治文華人宣道會周力行牧師的回應
周牧師認為在他所接觸過的教會中,階級 觀念普遍在中文堂中比較嚴重,而在英文堂則比 較少見。而在他自己所事奉的教會中,情況就比 較複雜。他的教會有教牧同工、長老、執事及平 信徒。表面來說,階級觀念存在,但並不嚴重, 因為教牧同工、長老、執事們並沒有什麼特權, 但他們會對一些年長資深的會友很「尊重」。這 些年長資深的會友過往在教會都很投入事奉,例 如講道以及教主日學等。當這些年長資深會友提 出意見時,長老執事們很多時候都會接納或慎重 考慮。因此,這些會友的影響力並不比長老、執 事、牧師低。年長資深的會友也知道教會很多時 會聽從他們的意見。他們的影響力覆蓋個人層面 甚至教會的行政方向等等。在個人層面方面,例 如:他們對後輩的教導,後輩們都會很樂意接 受。在教會的行政方面,例如:教會的會友大會 上,他們的意見會很被重視。
周牧師又認為階級觀念對教會運作、發展、 以及肢體生活都有一定影響。如果是階級觀念重 的教會,就會很看重在上的怎樣帶領。
周牧師稱,教會的架構導致階級觀念明顯。 例如在宣道會的架構中,主任牧師是帶領整個長 議會以及整間教會的,他的帶領就成了整間教會 的方向及核心。雖是這樣,「一言堂」的情況現 在也不多見了。因為現今世代,會眾的教育水平 高,沒有大學畢業的並不多,他們都有自己的專 業和獨立思考能力,因此不會盲目跟從或不經思 考就接受。當牧師帶領教會,他必須要服眾。會 友看重的是,牧師的帶領是不是有很好的聖經基 礎和他的榜樣。牧師若要有好的帶領,就必須要 贏得會友的尊重和信任。
而另一些階級觀念不重的教會,例如一般的 浸信會,他們都是會友制的,決策權主要在會友 身上,會友的影響力大,因此階級觀念就比較不 明顯了。
對於階級化的形成,周牧師認為主要有三個 原因:第一、是由架構形成的。例如一些主教制 的教會(如路德會),一切由主任牧師作出決定, 權力很自然的就落在他身上。第二、就是教會的 文化。有一些教會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主任牧師有 權做所有決定,但基於一些不明文的 文化,會友都會很聽從牧師或長老。 第三、就是帶領者的性格。有一些弟 兄姊妹有一個很強的領導性格,當他 們當上了領導位置,他們很自然的就 發號司令。其他弟兄姊妹就只有跟 從。
這些階級化的現象在某一些情況 中是對教會有益的。例如:開荒、宣 教等。在那些地方,沒有成熟的基督 徒。一個教會開始成立,信徒都是初 信的,如果階級觀念不重的話,就會很混亂。如 果有一個強勢的領袖出來帶領,情況就可以變得 比較井然有序。例如:如果牧師規定每人每天都 要有十五分鐘靈修,制定敬拜的程序等等,這樣 教會就能夠得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式的 管理,甚至「一言堂」式的家長管理是有需要 的。試想想:總不能問初信的弟兄姊妹「這樣做 好不好呀?」因為他們不能給予很屬靈的建議。 但是如果在一些有成熟會友的教會,家長式管理 就可能不是最好的管理模式。但是如果那些成熟 的會友都是墨守成規的,並且掌握了教會的運 作,那家長式管理就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對於一間著重培育下一代的教會,如果教牧 能夠體貼下一代的需要,階級觀念重也是好的。 因為他們能夠按下一代的需要而作出領導,而不 是按下一代自己感覺的需要,也不是按下一代他 們自己的喜好。如果在上的領導方向正確,領導 得好,階級觀念重是對教會十分有益的。如果階 級觀念重,但又不注意下一代的發展,這情形階 級觀念就有需要去改變。但這改變可能並不是拆 散這個階級觀念,而是去改變領導去更體貼下一 代的需要。
在一個階級觀念重的教會,如果在上的人覺 得下一代未成熟到一個地步可以放手給他們,在 上的人就應該在服事上作好榜樣,並且給予適當 的教導,直至下一代能夠承擔,他們就可以選擇 開放權力,放手給下一代了。同樣的,如果下一 代有不同的聲音,在上的人就要跟他們耐心分析 好壞利弊,最重要的是放手讓他們自己去選擇, 並且為他們的選擇所可能出現的負面後果作出預 備。這樣才能適當的培育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