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 教牧工人荒

採訪、整理:徐以昇、黃思敏、姚增智、姚增聰

       對加拿大華人教會界而言,『教牧工人荒』是一個既敏感又真實的問題,今期我們訪問了四位資深教牧:世界華福總幹事高雲漢牧師、華福加拿大聯區董事會主席麥振榮牧師、華福加拿大聯區總幹事李帝平牧師、多倫多華人浸信會主任牧師黃可順牧師,嘗試跟讀者一起探討這個重要課題。

      另外,今期我們也從『不同地域缺乏教牧的現況』、『新任教牧初踏工場和神學畢業生尋找工場的心聲』、『信徒對教牧的期望』、『神學教育』等角度看『教牧工人荒』這個主題。

現象情況

      四位被訪牧師都一致認為教牧工人缺乏的情況是不爭的事實,除了粵語教牧之外,英語和國語的牧師亦越見不足;小城市比大城市的教會又更加需要教牧工人。高牧師認為小城更缺教牧,經濟條件是其中主因,黃牧師則認為原因多是大城市教會有較好的工作前途和發展空間。李牧師和麥牧師看到的現象則是以往加國不少教牧,來源是香港和東南亞等地,現時則很多教牧選擇留在亞洲本土教會。

      至於教牧工人是否很多流失?李牧師認為其實並不算嚴重;黃牧師則觀察到英語堂的教牧流失較多,粵語教會則多屬事奉崗位轉移。高牧師卻指出,有少量的流失情況出現,原因可能與神學畢業生的思想與教會的期望不同,例如現時加國的神學院,教育以西人背景思想為主,對工作條件、薪俸、工作時間、期望師母參與多少等,與華人教會的思想有所不同。傳統華人教會對教牧工人的要求很高,當中帶有一些歷史因素。另外,因為神學生的實習機會不足,教會對傳道人的支持系統未必足夠等,都可以成為流失的原因。高牧師進一步提出有時候教會對待傳道人只如僱工,諸多限制卻沒有給他們吐苦水的機會,又得不到執事和弟兄姊妹的關心和提點,漸漸地傳道人便只會真的變為僱工,而做不成好牧人,這或許也是某些教會常常更換傳道人的原因。

態度問題

      在教牧工人的事奉態度方面,麥牧師觀察到新一代的教牧被社會上的快餐文化影響,例如誤以為單憑學問知識、查經技巧等便是好教牧的條件,卻忽略了生命見証的元素;如主耶穌般的謙卑、順服等;亦普遍缺乏了『為僕』的心志。李牧師指出,隨著神學教育的普及化,現時神學院收生已不再強調入讀學生的奉獻心志,而有些學生會以進修的心態讀神學,即使當上了傳道,亦缺乏委身、受苦的心。在黃牧師的觀察中,可能只有小部份的加拿大神學院學生有全時間奉獻的目標,相比香港的神學生,入學時要呈上全時間奉獻的見證書,而他們的負擔和堅持亦較大。高牧師則談及傳道人的態度和呼召,應以主耶穌為真正的老闆,是接受了祂的呼召才來到某一間教會工作,也相信祂會為自己安排最好的。若這樣想,便不至過於介懷薪金、地位或人事關係等。李牧師亦指出,因為現時的傳道人多擁有頗高的學歷,若只從世俗的眼光來評定自己獲取的報酬,便很容易離開事奉的道路,或經常轉換教會,誤以為轉會越頻,見識越廣。

環境因素

      從另一個角度看,李牧師觀察到從前教會對教牧的要求,是必須廿四小時隨傳隨到,且要樣樣皆精,這多是緣自『開荒者』的觀念。而現今教牧工人多是接受過專業訓練,強調教牧也需要私人空間和時間。

      高牧師覺得,現時普遍華人教會對傳道人的重視不夠,不及西人或韓國人的教會。他見過某些韓國教會,對待傳道人有如對待大學教授般尊重。黃牧師認為,在北美洲的教會中,群眾一般都對教牧工人要求很高,例如要中英俱佳、講道要好、要懂得處理與長執的關係、要被會眾接受、懂駕駛更好。而因著會眾普遍的學歷和生活水準提高,某些東南亞教牧可能會覺得自己相對的不足,而教牧工人是有需要去建立自己的支持網絡的。

      待遇方面,教會雖然有大有小,高牧師認為現時並沒有客觀的準則,例如若每個家庭都十一奉獻,大概每九個家庭便可支持一位傳道人,但事實卻不一定如此理想。

      另外,現今出現了『有工無人做、有人無工做』教會與工人錯配的現象,原因有很多,李牧師指出,小型教會對聘請教牧的要求較高,往往需要應徵者具備多年經驗,剛畢業的神學生會較難覓得牧職。黃牧師亦覺得教會需要加強奉獻團契的事工,又需要給予神學畢業生更多的實習事奉機會。而高牧師則指出,想讀神學而又有心作教牧工人的弟兄姊妹,應在教會的集體帶領下,由其他同工印証其有作傳道人的恩賜,再經和長執一同祈禱後,才將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若可以的話應避免作個人的行動,因為即使考試合格,亦未必每個人都適合當傳道,若只是想進修神學知識,則另作別論。高牧師舉例使徒行傳中的保羅和巴拿巴,都是由教會的支持和祝福,再加上聖靈的差遣才去傳道。

解決辦法?

      要解決教牧工人荒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才可達到。麥牧師勉勵年輕的教牧要看重神的呼召,不要完全被薪酬和職銜等困擾,要避免頻密轉換環境,要相信神必供應一切所需。

      李牧師希望所有教牧工人自身必須有靈命的操練,願意為主擺上而服侍人群,縱使遇上困難都甘願背起耶穌基督的十字架,相對地教會亦應尊重教牧工人的職份,並在教導事工上加深信徒們蒙召的觀念,教會與神學院也應該更多彼此對話,使訓練出來的神學生,更容易得到教會的接納。

      黃牧師認為,新的牧者最好是由教會內部提升,這可更容易地與其他同工建立工作默契和緊密合作關係,亦較容易和更快地得到會眾的接受。

      高牧師則指出,一間教會需要培訓自己的門徒作教牧工人,若只靠聘請其他教會具經驗的教牧,只會拉上補下,對整體教牧工人荒的情況沒有幫助。高牧師更希望所有教會以十年內培育出一個牧師為目標。他認為當教會真的缺乏教牧而又找不到期望的牧者,不如接受未是牧師但有潛質的人,與他一起事奉,讓他成熟。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最舊
最新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