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一:訪問西區華人基督教會主任牧師盧佳定牧師
西區華人基督教會的靈命塑造事工由十年前開始,當時致力推動傳福音和外展工作,不希望只是一些活動,而是一項運動,重點是人,希望可以透過事奉去經歷神、親近神。所以開始了一個月一次的祈禱會,因為發現如果只是做,很快就會乏力,必須有安靜的時間。
他們認為,更正教的基督徒很多時都只是集中在做,而很少去親近神。但親近神是得力的秘訣,得力,才有力量去事奉神。有能力去事奉神,才可從中經歷神。有了經歷,就更加渴望去親近神。這是一個循環。所以他們就致力推動靈命塑事工,以至可以從頭腦的知識轉移到心內的情感,並且可以對神開放,肯花時間去親近神。
最初是三日兩晚的退修會。開始的階段,不知怎麼做,就參考一些靈命塑造的書籍。最初他們只想在退修會中減慢生活節奏,可能是做一些手工、看一些書,又可能會抄寫聖經,但最重要的是與神獨處,最後又有分享和祈禱的時間。一年舉辦兩次,多數在十人以下,但人數不多也更易達到安靜的目標。參與過的弟兄姊妺都認為效果很好,個人更有深度,生命不同了,事奉不是只做,而是更有負擔,事奉更持久。但這並不是去一次退修會的事,而是一個過程,須要持久不斷的操練。
雖然這個事工成效顯著,但也不是沒有負面反應的。例如,有人覺得這些退修會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因為他們只看到在退修會中沒有講員,沒有激勵人心的講道,沒有東西學。又有人因為這些退修會多數在星期六日舉行,他們都會以其他活動為先,不把這個退修會放在優先次序上。
在舉辦的十年內也多次遇上難處,例如人數始終不太多。因此,他們嘗試在夏令會中推動,把夏令會中本是講道的時段,更改為安靜默想的時間,讓弟兄姊妺可以淺嘗退修的滋味。他們又在每月一次的祈禱會中推動,鼓勵更多弟兄姊妺參與。另一難處就是場地的問題,以往常去的那退修中心跟他們的理念相近,價錢又較合理,但今年關閉了,重新尋找一個合適地方不是易事,因為不能太熱鬧而難以安靜。
當被問到推動靈命塑造事工時有甚麼關鍵需要注意,劉牧師指出,第一、異象必須很清楚。因為這是建造人的事工,並不只是一些活動。建造人的事工,是要建立有深度的屬靈生命。當沒有人來參與的時候,如果沒有清晰的異象,就會很容易氣餒,以至完全放棄。第二、就是要與行動結合。因為靜修不是單為了有好的經歷,也不只是頭腦上的知識,靜修是為了更有能力去傳福音、事奉神、服侍人。如果單單參與靜修而不參與事奉,可能會有反效果。第三、要不斷改進退修的內容,因為沒有一套材料能夠迎合各方面的需要。所以要一路摸索和不斷改進,例如,會眾認為在退修中查考誦讀神的話語很重要,就加入了查經,但又不能單單查經而沒有默想,最後更要與弟兄姊妹分享,才能更深經歷神。
個案二:訪問渥太華恆愛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謝逸牧師
恆愛華人宣道會已經推行了數年的讀經計劃,在每星期的崇拜週刊中,提供一些關於經文的問題及金句,鼓勵每一位會友從中培養讀經習慣。講台的信息會選自同一個星期的讀經經文,基於會眾剛讀過這些經文,在講道中會更有共鳴。
在崇拜時,讓過去一星期有參與讀經計劃的會眾舉手,把這個讀經活動獻給神,現時大約有一半會眾參與讀經計劃。
謝牧師也曾經提供靈修日引,教導信徒靈修,先要預備心靈祈禱及默想,開放自己給神,然後回應神。他認為教會想推動靈命塑造事工,要視付會眾的需要,同一種事工方式未必適合另一個教會。
個案三:訪問安省恩泉浸信會主任牧師吳磐德牧師
吳牧師認為,若想在生命中更多經歷神,便需要平衡理性及感性的屬靈操練。當他的教會接近十週年時,回顧到教會使命宣言中:跟隨聖靈的引領,活出以神為中心的生命,成為一個經歷神、見證神、事奉神、榮耀神的群體;便想藉著靈命塑造事工,重新實踐這些教會使命宣言中的重點。
有三個因素引發他教會推動靈命塑造事工:聖靈,神的話語、弟兄姊妹。一般教會十分少討論聖靈,所以要正確地認識聖靈。在神話語方面,傳統主日學及查經比較注重理性上的認識,除了培靈會外,少有心靈上的感受。有些信徒表示很困難去感受及經歷神,所以需要在認識神話語時心靈上的經驗。另外,如何令小組發揮作用,叫會眾活出發自內心的生命,也很重要。
在教會推動靈命塑造事工前半年,便在講壇中分享一系列關於聖靈的信息,同時讓領袖們開始閱讀一些關於尊崇聖靈的書,對經歷聖靈有正確的認識。靈命塑造事工的主要活動,是透過一次退修會學習獨處、安靜、生命讀經法等靈命塑造方式,之後鼓勵信徒繼續操練,在小組中分享如何經歷神。
當信徒開始多實踐靈命塑造的操練,便都發現增加了屬靈的敏銳性。就算未能天天操練,只能間斷地練習,也在屬靈敏銳方面有明顯進步。
在操練中,很多信徒覺得安靜是最難的步驟。吳牧師認為,靈命塑造注重與神建立親密的內心關係,信徒會因經歷神而充滿了神的愛來幫助人,成為事奉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