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期 《某確類》讀後感

黄樹楷

這是一本關於建立「精心門訓的教會」(Intentional Disciple-Making Church) 的書。這書的作者是在新加坡的曾金發牧師,他創立並牧養聖約 播道會達二十五年之久,現在致力推行「精心門訓」。

這書是 A Certain Kind 的中文釋本,原著於2015年發行,這中釋本是 特別為第九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印制。這中釋本有很多詞彙翻譯得比較特 別,例如「某確類」、「神學無根性」、「精心門訓」等等。「精心門 訓」這詞語是因為曾牧師認為門徒不會自然發生的,單單傳講神的話語, 教會未必會經歷靈命成長;門徒必須透過刻意的步驟才能培養出來。所 以,更好的翻譯可能是「刻意的門訓」,更能把原意表達出來。

曾牧師這樣定義門徒:「基督的門徒就是完全委身跟隨耶穌的人,他 完全持守祂的教訓,並委身將祂的教訓當作自己人生的指南針及至高的行 為準則。他已計算過成為門徒的代價,並完全願意付出一切。」(頁43)而 門徒訓練是指這樣一個過程:「帶領人與神建立正確的關係,並通過精心 設計的成長策略培養他們,使之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然後, 他們也可以在其他人身上培增這整個過程。」(頁51)

這本書的目的,「不是要分享我們在門徒訓練時必須做哪些事情,或 者是我們必須涉及哪些話題,而是為了提醒我們不可錯過哪些東西!」(頁 281)。所以不要期望在這書裏找到甚麼實用的門徒訓練課程。而曾牧師的 叧一本書 Roots and Wings 才是他的門徒訓練課程。

本書主要內容

建立「精心門訓的教會」有四個關鍵要素:

一、看見迫切的需要

首先,曾牧師說,領袖必須有異象,而不應只是解決問題。跟着,他 提到,當今教會正面對非常嚴竣的情况,就是信徒非常膚淺。而「精心門 訓」就可以解決這問題。並且,門徒訓練有《聖經》和神學根據,是大使 命的核心,更是傳福音的根基。教會的健康、靈命的倍增都依靠有效的門 徒訓練。曾牧師催促教會不要敷衍了事,鞋廠製鞋,玻璃廠產玻璃,教會 就應委身生產門徒。

二、理解《聖經》中的策略

曾牧師以摩西設立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 十夫長來管理百姓為例子,說明領袖必須下放權力。 曾牧師指出:「我們必須認真地詮釋我們的世界,並 調整我們的方法,使之與時俱進、卓有成效。」(頁 131)他列出二十一世紀門徒訓練模式的七大轉變: 第一、從屬靈勸勉轉變為屬靈指導。第二、從單層次的門 徒訓練轉變為多層次的門徒訓練。第三、從以計劃為導向 的門徒訓練轉變為以人為導向的門徒訓練。第四、從「課 堂」的門徒訓練轉變為「現實世界」的門徒訓練。第五、 從表面的遵從轉變為價值觀的改變。第六、從神學內容轉 變為神學思考。第七、從事工管理轉變為生命管理。

曾牧師又指出「督導」很重要:「督導是一種有力的 生命投資,即通過監督關係,有效地示範傳遞知識、技能 和態度,進而給生命帶來轉變。」(頁142)簡單而言,就是 一種師徒關係,有生命的交流。

門徒訓練的核心課程包括:一、我們必須認識神的所 是,並且認定祂是我們生命的主。二、我們在生命的各個 方面,必須全然降服。三、我們是神從這個破碎世界中救 贖出來,作祂獨特的子民。四、祂的救贖給予我們一個召 命。五、這個召命改變我們的價值觀。六、因而改變人生 的優先次序。七、要堅持不懈地完成召命,必須得到從神 而來的能力。八、而這就要紮根於《聖經》。

三、確定最終成果

門徒訓練是培養內在品格,可分為三 方面:向神方面,包括降服和效忠;內在方 面,包括謙卑和溫柔;外在方面,包括聖潔 和愛。門徒必需有作僕人的心志,並且只是 以一個管家的心態去管理財富。

四、完成使命

完成使命會有多重障礙,曾牧師列舉 了難成為門徒的原因、難進行精心門訓的原 因、難建立門徒訓練的教會的原因。 如何帶領門訓教會?領袖必須通過七 方面來帶領:言辭、裝備、榜樣、動員、基 礎架構、鼓勵、授權。曾牧師最後提到接班 人及組織更新,領導力的真正考驗在於第三 代,而組織必須追求卓越及持續性發展。

對本書的感想

「門徒訓練」是一個常被誤解的詞語, 常和「屬靈導引」、知識學習(如主日學、查 經班)、肢體相交(如團契)等概念混淆不清。 曾牧師認為尋求從神而來的新鮮且強而有力 的異象,是當今教會領袖的當務之急。但很 多時候,牧師和長老們都忙於解決問題,教 會沒有異象,就只會原地踏步,每年重複同 樣的活動,並不能完成神的召命。

另外,曾牧師提到領袖缺乏共鳴。換言 之,領袖們只有空談,卻沒有實際行動。相 信這是普遍現象,人們都催向安於現狀,或 是忙於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而忽略了重要 的事情,例如門徒訓練。他更提到有些領袖 缺乏技能知識,不知道如何帶領教會從現有 的狀況進入該有的境界。這也是很真實的, 不是每個領袖也懂得發展教會。

要門訓現今的「千禧一代」和門訓以前 的「X 世代」是不同的。教會領袖必須明白 這世代的人,以設計一套合適的門徒訓練計 劃。但如何詮釋這個世界,本書就欠奉了。

曾牧師提出了在二十一世紀作門徒訓 練,在模式上必須有七大轉變,其中第二轉 變是「從單層次的門徒訓練轉變為多層次的 門徒訓練」(頁132)。但他沒有清楚說明「單 層次」或「多層次」的意思。他舉例說: 「對一位大學生和對一位育有三名子女的母 親所進行的門徒訓練絕不相同」以此推斷, 他所說的可能是,對不同的受訓者,採取不 同的課程。但這正是他的第三轉變所討論 的。

在他的第三轉變中,他提到人皆不同, 所以門徒訓練不應以某個特定計劃為中心。 但他沒有論及如何制定門徒訓練計劃。雖然 他不斷強調門徒訓練不應以計劃為導向,而 應以人為導向,但計劃是不可沒有的。總不 成大家坐下來閒聊一會就是門徒訓練吧!

「命令與使命」可說是在全書中最令人 摸不着頭腦的部分。曾牧師用《出埃及記》 十八章二十節來為「使命」和「命令」下定 義:「他們當做的事便是使命,他們當行的 道就是命令」(頁112)。那究竟「使命」和 「命令」是甚麼?曾牧師並沒有詳細解釋。 大致上從字裏行間,可讀到「命令」就是門 徒的品格,「使命」就是門徒所要做的事, 而「門徒的品格」怎麼跟「當行的道」址上 關係就不得而知了。

沒有回答的問題

從當今北美的華人教會角度看,門徒 訓練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太忙」。人們的工 作要求太高、時間太長,放了工已經筋疲力 盡,哪有時間參加門訓?

另一難處就是合資格做導師的已經有很 多其他事奉,哪能抽空再做門訓呢?這不獨 是優先次序問題,停止了其他事奉可能負面 影響更廣。

叧一難處就是現今的 Y 世代不喜歡任何 承諾,一聽到要承諾一年時間,他們就不會 去了。如何吸引人參加門訓?又是另一條難 答的問題。人們都安於現狀,並不覺得有需 要。

《某確類》為門徒、門徒訓練、門徒訓 練的教會下定義,亦提供了很多提醒。但當 中缺乏實際的步驟和確切的門徒訓練課程, 可能不容易在一般教會中實行出來。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