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期 加國華人神學教育的路向

楊慶球

80年代中國經濟改革開放,有 權貴的中國家庭熱切地派他們的子 弟到外國升學,不少到了加拿大,89年六四事件使很多 留學生有機會留下來,這批留學生在九十年代末開始申 請他們的家屬團聚。二十一世紀初,隨著在中國不少人 富起來,很多人申請移民加國,而加國亦成為中國移民 的首選。今天中國大陸已經超過了台灣成爲最多華人移 民的地方。而且,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已經成爲加拿大 移民中人口最多的群體,超過其他任何國家和地區。根 據加拿大移民和公民部的數據,由2000年起,來自中華 人民共和國的移民每年大約有3萬人,佔該年加拿大移 民總人數大約15%。

粵語教會的轉型

二千年後,香港移民減少,教會人口老化。與九十 年代不同,香港再不能為加國培訓合適的牧者,而香港 的牧者亦放棄移民加國。因此粵語教會要尋找合適的傳 道人便要倚賴本地培訓。過去,香港背景的信徒多在加 國留學,他們較多選擇英語的神學院。現在數字顯示, 越來越多香港信徒選擇中文神學院。可是,由於學費昂 貴,很多神學生兼讀,而且入學年齡較高,對發展堂會 及外展社區的事工有一定限制。然而,粵語教會在未來 五年仍是主流,經濟上也是豐厚,他們願意並且成為支 持普通話神學教育的主要經濟來源。

加國華人神學教育的路向

1.培訓普通話牧者

加國有一百三十多萬華人,大部分仍然用粵語及普通 話。加國的神學教育為全國近四百間華人教會預備傳道 同工,特別為日益增長的普通話教會預備牧者。普通話 會眾主要來自中國大陸,能夠栽培中國大陸背景的神學 生是最好的。只有同文化背景的傳道人,較容易向同文 化的未信群體開展福音工作。

2.培訓以粵語為主的短宣及人生下半場的牧者

除了培訓普通話牧者,華人教會有天國的異象︰(1)每 年有不少短宣隊到南美、中美、東南亞、中國及歐洲短 宣,這些短宣隊都需要密集裝備,神學院與教會合作, 推出實用宣教課程,包括基礎神學、跨文化接觸等。(2) 加國也有不少提早退休事奉的所謂「第二里」(second mile),他們有豐富人生經驗,沒有經濟擔子,願意以 一年或兩年在南美、歐洲等華人教會牧養。那裡很多華 人教會未能支付薪金,只能提供生活津貼。這些「第二 里」的事奉者,利用加國的退休金,不用牽掛生活和子 女,專心牧養他們。對他們來說,他們已有豐富的教會 事奉經驗,加上一至兩年甚至三年的神學訓練,正好滿 足牧養的要求。

3.關懷中國

中國的教會據不正式的統計,有五千多萬信徒,其中可 能有二千六百多萬屬於家庭教會,另較確定的有二千多 萬屬三自教會。家庭教會的牧者大多沒有受過正式的 神學訓練,而三自教會的領袖或牧者也需要進修。上帝 如果許可,加拿大的華人神學院可以參與培訓中國來的 神學生,讓他們有優秀的神學訓練,然後回國牧養或教 導。

加拿大的華文神學教育正在起步,其中加拿大神 學院天道學院(Canadian Chinese School of Theology at Tyndale Seminary)及恩道學院(Canadian Chinese School of Theology at Ambrose Seminary),分別在多倫多及卡加 利,都是依附在天道大學學院及恩道大學學院。如果要 長遠培訓加拿大華人牧者,以及為中國教會栽培人才, 必須再有一間獨立自主的神學院,配合已有的上述兩間 神學院,朝向神學研究,不單栽培牧者,更栽培神學老 師,才能為轉型的華人教會、新移民社區及中國大陸教 會,培訓合適的領袖,展開神學教育新的一面。未來在 溫哥華的加拿大神學院樂道研究院 (Canadian Chinese School of Theology in Vancouver),或許可以為加拿大神 學教育展開新的一頁。

(作者為加拿大神學院恩道學院院長)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