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黃樹楷、黃達仁
現時,在加國的華人教會之中,兩文三語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情況。兩文三語是指兩種文字,即中文和英文,和三種語言,即廣東話、國語和英語。這三種語言,亦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文化。
一個教會,三種文化,往往會帶來衝突。在衆多的華人教會之中,多倫多華人基督教會一直以來,在各項事工上,不斷推動三語會眾的融和,其中一個比較特別的事工,是建設一個社區中心,使三語會衆關係更緊扣、屬靈生命更成長。本刋訪問了這教會的主任收師、社區中心事工主任、一位國語會友、一位英語會衆長執,從不同角度看兩文三語教會的景况。
主任牧師的角度
吳克定牧師由1998年被委任為主任牧師至今,已有十六年時間,對於三個會衆的特質非常了解。並且因着不同的特質,「給予不同會衆有不同性質的參與,善用他們的長處」。
在多倫多華人基督教會之中,說廣東話的會衆大多是第一代信徒,他們信主已有好一段日子,有些甚至有好幾十年,信仰根基隱固,並且在加國安居樂業,熟悉加國風土文化,經濟也獨立。他們的第二代,大多在加國土生土長,操流利英語,大多數也能聽懂華語,但能說流利華語的不多,能讀寫的更少。第二代形成了一個獨特群體:西方文化摻雜中華文化。第二代大多數自小在教會長大,對聖經的教導熟悉、熱心社會公義、盼望以基督的愛去愛社會上有需要的人。第二代有很多已就業,當中不乏專業人士,有很多也有兒女。
由於近年中國新移民不斷流入加國,不少華人教會開辦了國語事工,多倫多華人基督教會也不例外。五年前開展了國語事工,國語會衆一般信主年日短、屬靈生命還在不斷成長。在生活上,他們是新移民,在這塊異國土地上,正不斷掙扎,為求適應下來。他們也會為著工作的關係而搬家,因此國語會衆比較不穩定。
在這社區中心事工之中,可說是各得其所,三個會眾有不同性質的參與。英語會眾熱心社會公義,他們就在社區中心舉辦「寒冬送暖傳愛心」以及「食物銀行」。粵語會眾善長各式興趣班,他們就在社區中心固定舉辦興趣班。國語會眾正在增長期,本來在副堂聚會,漸漸地方不夠用,社區中心正好讓他們使用當中的體育館來聚會,那是三倍大的地方。
「寒冬送暖傳愛心」是一個接納露宿者的事工,讓他們在寒冷的冬天,有一處溫暖的地方過夜,並且提供一份熱晚餐以驅走寒意。這本來是一個英語會眾提出的事工,他們便負責各樣接送安排,而他們的父母們(大多是廣東話會眾)善於烹飪的,便負責煮晚餐;有做理髮的,便提供理髮服務;有當醫生、護士的,便給露宿者診症;有善於交談的,便跟露宿者交談,關心他們。總之是各人發揮所長,使這事工更融合三語會眾。
另一個項目40 Hours and Beyond,是夥伴附近的中學去幫助新移民學生,配搭導師與學員,好讓導師們可以一對一近身地幫助學員,使他們更快投入加國的生活,亦幫助培育他們的品格。這項目本來亦是英語會眾主導的,但後來漸多粵語會眾加入當導師。粵語會眾多是老華僑,已落地生根,並且亦曾有新移民的親身經歷,所以當導師更適切。本來國語會眾是比較少參與的,但吳牧師不單大力在國語群體中推行,亦以身作則,讓他們看到最大的得益者其實是從中國來的新移民,以至三語會眾同心協力為這項目事奉。
在集資上,除了有全教會的步行籌款,各會眾亦發揮所長。國語會眾善長包餃子的,就以包餃子義賣籌款。廣東話會眾精於各類興趣班,就透過興趣班籌款。英語會眾喜歡音樂的,就舉辦年青人音樂會。
這社區中心亦辦很多社會服務,例如戒毒、戒賭、盲人事工、幫助妓女、社區講座等,各會眾都盡量發揮各自長處。
最後,吳牧師談及牧養兩文三語教會的心得,他直言,不可有偏心,應以不偏不倚的態度對待三語會眾。例如在社區中心開始之初,因為分派了人手去辦這個事工,三語會眾都覺牧養不足,要求增聘牧者,但基於財政上的因難,只能增聘一名同工,最後經過詳細硏究,還是英語的需要最大,因而先增加了英語事工的同工。又為了建立三語會衆之間的和諧,吳牧師又刻意製造一些相互欣賞的機會,讓他們互相稱讚。至於辦事工的果效,吳牧師認為必需容許多元化的做事方法。最重要的,就是緊守耶穌基督的大使命(太28:19~20),只要會衆的眼睛往外看,去祝福萬民,而不是只往內看,這樣,會衆就會更齊心團結了。
社區中心主任的角度
陳華恩傳道,是這個社區中心的管理人。他認為這是一個長期與社區同行的承諾,又是一個招聚周邊教會作本地宣教的工場,可以把會眾從「消費者」的角色變成「服務者」的角色,孕育更多宣教士。這是一個獨特的實驗機會,對內要把兩文三語會眾團結起來,對外要面向多元文化的社區,這是華人教會歷史中一個難得的契機。陳傳道表示單靠「口傳」很難讓「移民教會」真正與社會產生結連,這正是社區中心期望帶來的突破。
在社區中心的管理細節上,英語會眾主力帶領的兩個項目是「寒冬送暖傳愛心」及「食物銀行」,國語會眾希望在社區中心發展出一個社區教會,而粵語會眾則主力帶領「社區教室」這項目,它的義工數目最多。
兩文三語會眾與義工總數成比例,可見會眾們都是帶著相同的熱誠來參與事奉。透過社區中心的事奉,三語會眾之間的距離亦有所拉近。
三語會眾有不同特質,例如英語會眾的表達通常較直接,在「西方」的教育下成長,帶著一套比較「西方」的思維,發問一般會比較尖銳,會眾之間非常講求信任,在事奉上不願被催促。而粵語會眾則希望準備充足,頻頻檢視進度,多多溝通,便被英語會眾誤會成催促。這差異正是會眾之間可以學習互相信任、接納的地方。
另外,對社區中心的不同概念,亦會帶來衝突。從香港來的粵語會眾,可能對教會開辦社區中心,已有一定的認識。中國是沒有教會開辦社區中心的,因此,中國來的國語會眾幾乎沒有可以參考的經驗。所以,有足夠的空間去討論,就變成非常重要的一環,要時刻保持著一個有建設性的溝通氣氛,在決策過程中一定要實踐到互相尊重,互相信任。這是面對一個兩文三語環境必然要面對的大挑戰。
信息及異象的傳遞亦要小心翼翼,一定要用對方明白的「語言」,在此亦碰過不少釘子。因為會眾的年紀、用詞、溝通渠道都大有不同,所以這並不是單單一個翻譯上的問題,而是一個非常互動的學習。過往,三語會眾之間可能互動不多,聚會時間、地點都分開,甚至沒有互動的需要。在社區中心事奉的互動,令到非常獨立的各會眾慢慢變成一體,也有屬靈的成長,甚至改變了對教會觀和對上帝的認識。
例如國語會眾祈禱比較隨心,不像粵語會眾有非常充足的準備和擬定內容、項目。但國語會眾的祈禱往往比較感性,觸動人心。英語會眾的禱告就充滿著讚嘆,讚嘆神的大能、奇妙,充滿著感恩。一同祈禱叫三語會眾超越了事工方面的結連,達到了生命上的接觸。
推動三語會眾有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讓會眾看見社區的需要。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有新移民來到加拿大的時候,土生的華人很少主動去接觸他們,幫助他們。如果把這個需要帶回教會,就可以挑旺會眾去幫助新移民融入社會,藉此而見證神。
英語長執的角度
William弟兄在參與這個社區中心的事奉上,最大的學習是如何愛別人。他認為愛人很容易停留在愛家人、朋友上,而忽略了那些不會,甚至不可能回應你的愛的群體。這個社區中心就是讓整間教會去感受、學習、實踐不望回報的愛。在這個項目開始之前,有一部分會友曾提問「為何要花費一千兩百多萬的資金?對大家有甚麼益處?」幾年前在第一次召開有關買下貨倉以開設社區中心的會議中,這項動議只以一票之微僅僅通過。但到了現在,更多會友都看見這異象,積極地回應這個呼召。在近期的一次會議中,在通過社區中心的財政預算上,有百分之九十的會眾投了贊成票。幾年間,為社區中心的營運所收到的奉獻漸漸增加,而會眾對教會的奉獻亦沒有減少。
有不少第二代的英語信徒從小到大都活躍於教會,William也是其中之一。他坦言,由兒童、少年、青年、大學、夫婦團契中,都有非常多的讀經、聽道,但缺乏了實踐的機會。活在這世代,單靠言語是非常難領人歸主的,人們都想看到一些行動,一些表現,這個社區中心正好能夠達成這目的。其中一項由英語會眾主力推動的「寒冬送暖傳愛心」項目剛起步時,粵語會眾有不少反對的聲音。反對的原因多是考慮到安全、可行性、營運經費、人手等。但過去幾年來,義工人數由80多人增長至240多人,國粵語會眾亦紛紛加入響應。三語會眾同感一靈的事奉,帶來了會眾之間關係的進深。這個事工亦帶來了不少來自教會以外的人。除了露宿者外,義工團隊中亦不乏來自教會以外的人,他們一心為了服務露宿者而來參加,他們佔了總義工人數的三份之一。
很多人以為,不同語言是攔阻三語會眾接觸的主要原因,William卻認為這只是藉口。因為很多時候,事奉是不用說太多話的。真正的攔阻,包括不願意回應神的呼召、認為這不是適合自己的事奉崗位、又或者不了解教會的大方向而沒有裝備自己去配合。在有效的溝通下,便產生更強的信任、尊重和愛,為這社區中心事工開會的時間,亦由五個小時漸漸減到兩個小時左右。
在社區中心成立之前,英語會眾中比較缺乏領袖和義工,但這社區中心激起了建立領袖的動力,同時亦提供了一些比較被動的粵語會眾的事奉機會。當英語堂出現人手缺乏時,向其他會眾發出邀請,原本被動的粵國語會眾便幫忙。現在,會眾中多有表示這社區中心應在更早之前推行。
William表示看不到英語會眾有分開獨立的需要,因為華人教會實在需要英語堂,華人會眾的後代都以英語為主,他亦覺得兩文三語模式在傳福音上有不少優勢。
國語會友的角度
Gloria姊妹直言,中國內地文化跟香港文化有很大差異。例如,當內地朋友到訪你家,他們會毫不客氣登堂入室,直上二樓你的卧室參觀,並不覺得這是無禮。但香港人接受了西方文化,除非得到邀請,否則不會上二樓的。另一方面,內地人很着重建立關係,常會一起吃飯搞關係。所以,國語會眾在崇拜後會留下來一起吃飯,而粵語會眾則在崇拜後各自與親戚去飲茶。
Gloria姊妹認為這個社區中心項目完全改變了教會的模式。華人教會的模式,多以宣講為主,即講道、夏令會、佈道會。但這個社區中心,教導了信徒不單要聽道,還要行道,用行動來活出基督的愛。而這個社區中心,其中一個重要的成功因素,就是教會要上下一心。這同一的目標,首先是在教牧、長執層面推廣,無論是國、粵、英語的領導人,先要認同這是教會未來要走的方向。這樣,再由教牧、長執向三語會眾推廣,達至全教會認同。
同一目標並不代表單一做法。例如,籌款方面,粵語人喜歡用「籌款晚宴」,但英語會眾就很少參與,而國語會眾就更絕無僅有了。因為在國語會眾的背景文化中,這類晚宴大多都是騙財的。國語會眾選擇以音樂晚會去籌款,英語會眾就喜歡步行籌款。這步行籌款本是全教會性的,英語會眾大力支持,粵語會眾的參與尚算一般,而國語會眾就完全不知道是甚麼一回事了,因為在中國內地沒有這類活動。容讓不同做法,三語會眾便更和諧,更有效達至目的。
這個社區中心事工對三個會眾都帶來影响。國語會眾一直以來都是跟從粵語會眾的,是一個「小弟弟」的角色。但在這包餃子的籌款活動中,國語會眾就作了領導。而他們的餃子的確美味,得到全教會的稱讚。這稱讚讓他們感覺被全教會認同,是教會的一份子,歸屬感就倍增,教會生活便更投入。而英語會眾亦由「孩子們」長大成人,能獨當一面了;他們大多是粵語會眾的第二代,雖然在社會上已取得專業地位如醫生、工程師等,但在父母眼中仍是「小孩子」。但在這複雜的社區中心事工中,他們在社會上的專業知識就大派用場,幫助了很多枝節得以順利完成,連「父母們」也要聽他們了。這時,粤語會眾才發現他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Gloria亦坦言,在這社區中心的事工中,亦有過不少難處。衝突大多是因為信息傳遞上失誤,所以透明度很重要,沒有明白就沒有信任,並且在時間上要及時,延遲就會引起猜測,後果可以很負面。在傳遞信息上,亦要容許不同做法。英語會眾喜歡以上網或網誌的形式來發佈消息,粤語會眾喜歡在每週的崇拜程序表中加入單張,而國語會眾加入單張並不夠,還要在台上宣佈。
另一難處就是會眾對金錢的看法。普遍說來,粵語會眾是教會奉獻收入的主要來源,英語會眾差不多是盈虧平衡,而國語會眾則在奉獻上仍在學習階段。而在這社區中心事工上,的確用了很大支出。而在很多會友看來,這些金錢用在外面,所建成的設施是外人來享用,因此就有反對的聲音。反對聲音多來自粵語會眾,因他們奉獻得最多。而英語會眾就必需清楚知道錢是用在甚麼項目上,若果是合情合理的,他們不會反對。而國語會眾就沒有甚麼聲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