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傅潔明
卑斯省本立比頌恩堂的嚴國樑牧師,在香港修讀神學畢業,於1996年開始牧會,2000年6月移民至溫哥華,並開始在頌恩堂牧會,直至現在。回想起來,原來已經進入牧職16年了。
傳:以你的觀察及經驗,一般新入工場的傳道人要面對甚麼困難?
嚴:我的觀察有幾方面,首先是牧會經驗不足。縱使信主年日很長,但始終不是在牧養的層面事奉。第二是陌生的工場及陌生的會眾,這些均需要很長時間去建立彼此信任;但信任還未建立便要去牧養他們,是一大困難。第三,有時新入工場的傳道人很想把學習到的理論立刻應用在牧會方面,如果應用不到的話,便會感到失意沮喪。第四就是因為個人急於要把所學的應用在教會中,而忽略了教會本身的獨特文化及傳統。這些都是自己當初新入牧職時的親身經歷。
傳:以你的觀察及經驗,覺得教會(包括會眾、長執、教牧) 對新傳道人的支援是否足夠?那方面需要加強?
嚴:普遍來說,支援是不足夠的,可能因為大家都不懂得如何支援傳道人。很多情況是因為教會有需要,所以需要傳道人來帶領教會,於是便會對他們有很多期望及要求,忽略了去思想教會本身該如何支援傳道人。因為一直都沒有對會眾有這樣的教育,所以教會不懂得怎樣去支援。至於加強方面,我會期望一位有經驗的牧者去勉導自己,若有的話,會事半功倍。回想以前在香港的小教會,凡事都需要自己去摸索;如果有顧問或資深牧者從旁指導,會是很大的幫助。
另外,長執方面,新任傳導人均需與長執作為一個團隊同心合作,但很多時長執或會走向兩個極端,或會是他們有很多期望要求傳導人立刻執行,又或會是因機制需要只充當監察角色。其實大家都需要大家,最理想,當然是團隊合作。
最後是會眾方面,最重要的是溝通,教會可預先教育會眾如何去支援新傳道人,他們是神的僕人,同時是真實的人,每人均有其軟弱,若會眾對傳道人有健康及平衡的看法,已經是對傳道人很大的支援。
傳:神學院的裝備對新傳道人是否足夠?有那方面應加強?
嚴:一般神學院在傳授概念及知識方面,都是足夠的。但普遍的神學院,都偏向忽略實踐應用方面,若加強的話,效果會更好。聖經基礎固然重要,但一些實際課程,如領導、牧養、處理衝突等,如果能加強實踐方面,是非常管用的。
另一方面,我發覺北美的神學院不太強調傳道人的被呼召、其召命及身份認同。個人覺得這非常重要,傳道人對於自己在主內的角色身份及神對他的呼召,一定要非常清晰肯定;正如當我面對困難時,這些就是維持我在神的路上繼續前行的動力。
傳:當傳道人多年,曾經有沒有過離職的念頭?在甚麼情況之下?
嚴:曾有兩次,第一次是仍然在香港牧會時,那一次經歷比較有趣。其實沒有想過完全放棄牧會的職份,可能當時自己沒有很多社會經驗,讀畢神學,便立刻全職事奉,要牧養的會眾年紀比我大,他們面對工作的掙扎,自己很難明白。曾經有會眾對我說,為何我不多工作幾年,然後才牧會,那便會明白他們多一些。這問題立時令我很掙扎,問自己是否真的人生閱歷不夠。後來,我把這事交給神,祂清楚地讓我知道,神對每一個人的呼召不同。於是,我學習去聆聽,肯定這是神給我獨特的呼召,是神給我的身份及使命。
至於第二次,則是在現時的教會。在這裡牧會的最初幾年,已經與會眾建立了信任,而且教會也清楚我的為人及處事;有次我嘗試帶領教會去探索從未試過的方向,卻遇上預料之外的阻力,一些以前彼此信任的會眾甚至領袖,也有很大的意見,於是便在那件事上產生了誤解,那一次我想自己是否能有效地牧養他們呢?感到很灰心失望。最後,經過了一段長時間的祈禱,神對我說,是衪把我領到這裡來,如果不是神要我走,我不應離開。當時,我把內心掙扎向神陳明,神讓我知道,帶領教會的方向是一件事,但日常實質要做的牧養是沒有改變的,例如探訪、教導等,會眾需要我的牧養。奇妙地,在繼續服侍的過程中,神慢慢地化解大家的誤解,幫助大家彼此原諒、復和、醫治傷痕等,繼續配搭走下去。若當時自己一走了之,大家的誤解與心結,便無法化解,現在看到的是神奇妙的作為。
傳:你對教會評核傳道人的制度有何意見?有沒有清楚準則?是否太功利?
嚴:說實話,時至今日自己仍不太習慣。評核是需要的,但可能是自己的性格比較對人,較喜歡對長執或領袖直接問他們意見或需要改善的地方,多於冰冷地看著厚厚的評核表。自己教會每年有兩次評核,於中期及年終,聯會有一些資料幫助傳導人進行評核,然後聯會便會與該傳導人傾談跟進。評估及準則都是需要的,反而我會提出:大家如何去看待這些評估的目的?那是怎樣看大家的關係?有些牧者朋友都很沮喪,因為原來有一些長執,會利用這些作為加薪的根據,所以壓力很大,如考試一般。一面倒的壓力,是不健康的。要正面地幫助同工。
最近,自己教會有牧者提出建議,除了長執評核牧者外,牧者也需要評核長執,這樣或許會比較平衡一些,還可以加深了解,互相幫助。評核的背後,我關心長執與牧者之間是否正面地建立關係,若關係本身是好的話,遇到一些比較敏感的事情或批評,傳導人也較容易接受。
傳:持續進修對傳道人是否重要?你覺得能否實踐?教會有沒有鼓勵及支持?在你的經驗中能否做到持續進修?
嚴:當然非常重要,由自己開始牧會至今,都沒有停止過進修。不能有出而沒有入,持續進修讓我知道原來牧會或是讀聖經可以有新的方法,或是新的理解,幫助自己思維不至太狹窄,只跟傳統,或只跟某一個模式;在上課時,能夠藉著其他同學的分享,學習一些成功或失敗的例子,這些都可以幫助彼此的牧會;其次也是一個很好的團契時間,互相鼓勵及支持,感覺並不孤單。自己教會除了提供資助之外,更有五天進修日的安排,及書本津貼。這幾方面的配合,都是很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