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期 發展社區教會的經驗分享

採訪:傅潔明

不少教會都希望以社區教會的模式進入社群,見證基督,但卻往往在發展中遇到不少困難;故此,我們特別邀請了仕嘉堡浸信會堂主任黎惠康牧師,分享一下他教會走過的路。

一、據聞貴教會在興建新堂址時有成為社區教會的異象;這異象是如何開始的?

嚴格來說,我們不是社區教會(community church),而是擁有社區及社會參與異象的教會。

原初,社區教會(community church)的形成,是在一些人口聚居較少的地方小鎮,為了更有效地服侍社區及廣傳福音,以致不同宗派教會合作,所有相信耶穌基督的信徒聚集,以傳福音為己責及照顧社區為己任。

而社會關懷這異象經過四十多年的教導與演變(例如1974洛桑公約),普世教會多方商議試步之後,才於1993年漸漸成為一個氣候。

故此於大城市中擁有社區及社會參與異象的教會,反而稱為「大都會教會」(metropolitan church)比較貼切。因為不再是規範在小社區中,信徒甚至很多時都是越區的,當中所談及的社會參與範疇已經變得廣泛,涉及的社會責任比較重,機會及挑戰亦相對較多。

其實,這個異象敝會在舊堂址的時候已經擁有,遷到新堂址是繼續延伸下去;教會是有責任並要有效地實行,當中需要不斷地教育信徒,期望我們所作的能積小成多,慢慢地能感染社區。

二、異象中的理想社區教會有甚麼功用、內容、活動呢?

當然,作為教會,我們是責無旁貸的要去傳福音,要使萬民作主的門徒,而我們的牧區是整個大多市(GTA),以至905地區都是我們傳福音的範圍,地方近的便參與多一點,遠的便少一點,但當中所強調的仍然是積極參與的態度。

在社會關懷方面,有兩個思想:如果本教會是位於社會性需要比較多的地點,社關的需要及服侍﹐隨處都可以參與投入;但神現在把我們放在這個地點,是一個社會需要比較少的社區,這樣便有「來」(come)與「去」(go)的因素。大多市的社會參與是需要我們主動越區出去(go);所以,本會不時與Toronto City mission,Yonge Street Mission及Scott Mission等社會團體合作,希望將來組織越來越好,成為長期合作伙伴。至於吸引或邀請社區「來」參與(come)的活動,我們需要慢慢地在社區打脈搏,探索了解,方能有效地推行。

此外,在社會公義及道德方面,我們要成為社會良心,代表神以及根據《聖經》的真理發表意見,按著不同事情發生而有適當的參與,但要小心留意保持政教分離,不要越過底線。

另外,教會亦要藉著不同的機會及渠道,將耶穌基督的名高舉傳揚;例如,我們一班牧者組成祈禱會,專為政客祈禱,並邀請他們參與,不求甚麼,只是懇切地為執政的祈禱。另外,亦與其他教會或機構合作,於商場內抓緊傳福音的機會,如聖誕月的週末唱詩等,藉此機會講解福音。

三、當時教會上下對這異象有沒有一樣的領受和熱誠?

一如以往,一些信徒很快熱心投入,一些則比較慢熱,甚至領導層雖是一致同意,但也未必有一樣的熱誠;這是難免的,只因恩賜不同。所以,教會既有這個異象,便要堅持、等候、和不住的教育信徒與及祈禱。還有,與其他教會及機構合作亦是非常重要。就算教會內是完全的支持,我們也不可能滿足所有的需要,更何況現在不是呢﹖

四、新堂址是為了這異象而興建的嗎?

可以說是或不是。首先,新堂址是希望幫助弟兄姊妹達成神在我們身上的旨意,我們的態度相當接近《標竿人生》一書中的看法,是要在神的敬拜、神給我們的培育、肢體生活、及外展(包括社會參與) 四方面平衡成長。第二,最初堂址的設計是希望加重社區參與,可是因為建築上的限制,至現今的堂址建成,與當初的理念有點出入。但是在過程中,我們得到提醒,並不是人們來不到教會,我們便做不成,那是要我們主動的出去進到人群。

五、實踐這異象時遇到甚麼困難?如何克服它們?

至於困難,第一是我們無論在資源上或是知識上都很有限;所以,需與其他團體合作。若是待我們在某方面訓練成專長的話,已經慢了一步,倒不如支持及配合一些機構,相信效果會更加好。困難及成功是取決於這些合作的關係;當中與機構給予我們的時間、合作的方式、及專業程度的配合等有都有莫大的關連。第二,我們著重弟兄姊妹的參與,時常鼓勵及希望信徒能夠參與至少一項的社關行動。

六、直至目前為止,效果如何?

果效是你如何去看,究竟是半杯水滿還是空。對世界,教會現在開始以比較開放的態度去提及社關,但很多時仍然只是停留在祈禱的階段;對國家,我們亦開始透過一些如銀禧社的機構去參與;對社會,本教會有很多高中學生自發性去參與,如向露宿者派發食物(sandwich run, soup kitchen),參與Habitat For Humanity的房屋事工,及食品/寒衣收集等。對社區,除了開設一些受歡迎的舞蹈班、太極班等,還在慢慢地研究,希望可以拓展不同類型的活動,甚至服侍不同族裔。

七、你對一眾以社區教會為方向的加國華人教會有何建議?

如果是在大城市,屬於大都會教會的話,提議可以互相合作,不論是宗派性的聯合、地區性的聯合、或是中型教會帶領著幾間小型教會等,或是多與機構合作,這些都會有正面積極的果效。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最舊
最新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