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梁向榮
團契已經成為每個基督徒都熟悉的宗教名詞,然而,這也帶來了一種危機,就是大家對這宗教名詞熟悉後,不去深究這詞的意思,最後遺忘了團契的真義。本刊今期訪問了安省宣道會禧年堂主任牧師陳家敏牧師,以下是陳牧師對團契生活的內涵和實踐的意見。
陳牧師說:『根據《使徒行傳》二:42~47,團契生活的內涵應該包括四方面:一、領受使徒教訓,學習神的話語。二、彼此交接,愛的生命表現。三、擘餅(聖餐),以耶穌基督為中心。四、祈禱。
從耶穌的時代到今日,基督徒對團契真義/理想的理解和實踐,隨文化和時代的改變而不停地更改。第一世紀,團契生活是全面的,是完整的,有豐富的內涵。當基督教成為羅馬的國教以後,教會變得僵化,團契生活缺乏了生命的交流,其內涵變得片面化。馬丁路德改教運動為團契生活帶來了一次更新,神職人員和平信徒的差距得到縮短。因信稱義的教義,為團契生活帶來了生氣,有返璞歸真的現象。十九世紀末,教義和體制變為更完善,這令到福音派教會對團契生活更為重視。然而,這時的團契生活已經變得局部化,只能兼顧團契生活內涵的某方面,而不能體現團契生活所有四方面的內涵。
在上世紀七十和八十年代,華人教會都很重視團契生活,各教會都成立了各種團契事工及組織。為不同年紀和背景的人成立了不同的團契,令團契事工及組織更有效率。九十年代,更經歷到團契發展的高潮。同時,團契事工及組織變得更行政化。行政化的結果很容易令基督徒認為團契組織的活動等同團契生活。現今團契事工普遍傾向功能化、活動化、事務化,反而忽略了團契相交的真義。當一個團契組織的人數增長到一定數目時,團契組織的活動或節目就不能體現團契生活四個方面的內涵。近年,華人教會推行小組化,希望以小組取代團契。小組的人數較少,其成員有更多機會分享,能更有生命的交流。其實,無論小組或團契,我們應不斷以《使徒行傳》二:42~47所表現的四個方面為參照,對我們的團契生活加以調整。
團契生活中,可有五個信徒相交形式的操練方法。一、從不同層面操練「生命影響生命,以至屬靈生命成長」。同年紀或階段的人,應該以身作則,彼此之間分享掙扎,共同面對。不同年紀或階段的人,可以分享不同的經驗和需要。例如,已婚和未婚者可以彼此之間互補,在生命上相互影響。二、從情感和經濟上操練「現實生活中,互相關心幫助」。生活總是需要別人的幫助,建立一個基督徒支持系統(Supporting System)是非常重要的。三、透過聆聽、同情、同行操練「受傷者得醫治,掙扎者得諒解和明白,孤單者得安慰」,這是盧雲所提倡的方法。四、以信念為動力去操練「主內一家,感情結連」。主內一家人,相見好,相處難,唯有靠信念去維持感情的結連。雖然難,在能力之內,我們仍要彼此關心。婚禮、喪禮、祈禱會和教會夏令會都是操練「主內一家,感情結連」的機會和場合。五、用主耶穌無條件的愛去操練「彼此包容,互相認罪,切實相愛」。這是一個長時間的操練。受傷害令我們保護自己和感到痛苦,但也令我們明白主耶穌無條件的愛和包容。許多誤會和傷害都是突發性的,因某環境或問題挑引起來。建立健康自我形象、知情意的成熟、溝通能力都可以幫助我們預防問題的發生。
現今團契生活的主要障礙/問題是時間和委身。許多信徒以工作太忙或家庭需要為由,不肯委身。事實上,現今社會有那個不忙呢?每個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信徒對時間的運用在於他們的優先次序。肯不肯事奉在於他們覺得甚麼是重要,在於他們的價值觀。教會有兩個極端現象:高要求和低委身。教牧要以身作則去鼓勵信徒,重新重視和投入團契聚會,參與事奉的行列。教牧要積極參與小組或團契生活,讓信徒明白這不單是教牧工作一部分的原因,更是教牧所渴求和羡慕的,是生活和生命中的一部分。教牧要經常與信徒交通,並真誠地分享事奉上的掙扎和喜樂,展示出對事奉的熱情,去感染和鼓勵其他信徒參與事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