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傅潔明
有兩個人,一個溫文爾雅,從容不迫;一個爽朗率直,一絲不苟;看似南轅北轍,卻是因為一個共同的異象與使命,神令他們相遇、相知、相關。好一對天路同行者:亞省愛明頓恩福浸信會的『共同主任牧師』岑廣河牧師與陳玉駒牧師(這所教會,亦是加拿大唯一一所採用『雙主任牧師制』的華人教會)。 如何認識……
岑: | 本人於七六年移民至愛明頓,想有三十年吧;而認識陳牧師也有二十多年的時間。 |
陳: | 記得自己與家人於八三年一月移民到愛明頓,在教會認識了岑牧師。 |
第一印象……
岑: | 當時教會其實教友不是太多,多是留學生,成熟的基督徒寥寥可數;所以當陳牧師一家到來的時間,特別留意,心中很是興奮,覺得他是位成熟及有份量的弟兄。 |
陳: | 對岑牧師的第一印象是主動、友善、及和譪可親。 |
欣賞對方……
岑: | 陳牧師記憶力較強,善於記日期、人名等,能夠把事情辦得井井有條及有層次、且分析力強,而表達能力亦非常高。 |
陳: | 岑牧師是一位有理想、敢於發夢的牧者,他會不住追求、實踐、不甘於平庸。 |
嚴重爭執……
岑: | 我不會用『爭執』來形容過去同工的經歷,我想『堅持』會來的更合切,有些事情覺得應該要做,但陳牧師卻要三思,這產生了張力,其後,大家也會繼續分析、尋求。 |
陳: | 同工初期,確是有很大張力,例如教會租用小學崇拜,當時可以說是仰人鼻息,感覺患得患失;想避免出錯,所以不太贊成小朋友四處遊玩;可是,岑牧師卻認為小朋友回到神的家中,應該開開心心。感謝主,在這件事上,大家都退一步想,而主也為我們預備了出路。 |
增進友誼……
岑: | 這些年間,大家的友誼已建立至可以共同進退,互相認識,有難同當,一起去解決。 |
陳: | 初期同工首先要學習開放自己,讓對方知道自己的苦與樂,而在生活上的接觸也漸漸增多,我們的住處只相隔兩間屋,很多時都會一起分享會友送來的美食;另外,我們也會關心對方的家庭,而師母間的友誼也因此建立起來,彼此信任。 |
有效溝通……
岑: | 我們時常也有著緊密的聯繫,每星期開同工會一次,開會時,我們會一起討論、一起牧養,時刻保持溝通。 |
陳: | 我們更會用不同的渠道去溝通,想到有甚麼話要說,便即時去表達。 |
建立深交……
岑: | 在這段友誼中,珍貴的是大家能夠互相信任,彼此接納。因為大家有著共同的異象,從來也沒有質疑對方,我們會尊重對方的意見,因為大家都是為著教會整體的好處著想。這個建立教會的異象真的很奇妙,若不是神把這個異象放在我們心裏,相信以我和陳牧師的性格絕不能走在一起。 |
陳: | 完全同意!是神的異象與使命,在這段友誼中,學懂珍惜,這全都是神賜予的。學習欣賞對方,縱然有些事情不認同,也學習包容及欣賞。 |
由衷感謝……
岑: | 陳牧師的性格可以補足自己的弱點,他處理行政及嚴謹的事務很稱職,而且亦是一位可以信賴託付的朋友,完全放心讓他去辦事,這實是神的祝福。 |
陳: | 這裏自己也要多謝岑牧師,因為本人性格較為執著,對某些事情處理非常嚴謹,很感謝他的體諒;在牧會初期,女兒病重,我和太太有著很大的壓力,非常擔心,但岑牧師的諒解及岑師母對我們一家的安慰叫我很感動。 |
共同經歷……
岑: | 二十多年的時間,有很多難忘的經歷,教會開始的首五年也很順利,但幾年前,開始有不合一的情況出現,有教友攻擊牧者,雖然我們努力做好,始終也有攻擊發生。若是一個人面對的話,實是非常困苦,幸好,當時有陳牧師一起化解,有眼淚、有安慰,這是我倆第一間牧會的教會,亦是第一次牧會的經驗,能夠共同化解,確是難忘的經歷。 |
陳: | 那段的經歷,給予我們很大的磨練,我們一起尋求神的幫助,是寶貴的回憶,能同甘共苦。 |
岑: | 我們有時也會苦中作樂,在困難中也說說笑,雙劍合璧呢! |
接納軟弱……
岑: | 弱點也是長處,陳牧師比較健談,而且內容充滿資訊,不是每一個人也能吸收,或是有興趣聽,但我卻是一個喜歡聆聽的人,所以覺得沒有問題。另外,陳牧師說話比較口直心快,而且態度會激烈一點,但他永遠都是針對事,不針對人,所以有時在不知不覺間得罪人也不知,這也惹人誤解。 |
陳: | 與岑牧師同工時已有了心理準備,他對事情的處理比較輕鬆,有些時候,弟兄姊妹會以此得寸進尺,像是沒有方向似的。為此而在相處及與其同工的過程中,我會先去明白岑牧師的性格,其次是了解他的成長背景,不要把他的性格放得那麼大,了解過後知道如何補足配搭,且在公開場合不互相批評,這是同工之間的情操及尊重,去承擔及補足對方的軟弱,不會給魔鬼留地步,更會私下代禱。 |
誠實忠告……
岑: | 同工過程,我們不時會商討教會事務,若是有錯便會一起承擔,我們的自覺性都頗高,若是陳牧師說話較為激烈,只需要提提便知道,我們不會要求對方去改,當發現有事情出錯,會盡快找機會與陳牧師對話。 |
陳: | 答案與岑牧師相若,很多都是溫柔的體諒及提醒,或是間接、直接的意見,最重要是一起去承擔。 |
不斷鼓勵……
岑: | 先聆聽,有機會的話,嘗試去分擔,說明難處,然後彼此鼓勵及安慰,不讓個人單單聚焦在自己的問題上,指出神的工作,跳出自我的框框。 |
陳: | 會一起祈禱,將重擔、困難交託給神,讓神帶領,相信困難只是過渡,而弟兄姊妹的不離不棄,正好給予最大的安慰。 |
互相扶持……
岑: | 若是其中一位比較軟弱的話,會自動上前保護。 |
陳: | 多留意對方的需要,不嫌多問候對方一句,而師母也很細心,如當陳師母去了遠遊,岑師母會關心我在生活上的安排等。 |
團契相交……
岑: | 神的話永遠居首位,祂是中心,所有事情也放在禱告中,時刻互相提醒神的作為,以教會為首,個人為後。另外,同工的性格也重要,我和陳牧師的自我觀也較健康,會一起去分享成果,不會爭競,放下自我,這樣同工才會順利。 |
陳: | 若不是神帶領我們去開荒植堂,我們也不會成為福音的伙伴,凡事以天國為中心,不以個人雄心作導。 |
相交秘訣……
岑: | 教會領袖或教牧長執建立彼此的屬靈相交,普遍困難可分三點:一、華人喜歡將相對變得絕對,領導過份執著,年資越久,面子也越大,自我形象更是高漲;二、時刻爭競鬥氣,喜歡妒忌比較;三、不肯直接對話,以為清楚明白對方,導致誤會產生。 |
陳: | 對以上現象也有同感,我們該學習屬靈相交,先放下自我,因為每人也有其盲點,是不自覺的,這是相交的絆腳石。另外,更要有高度的信任,若自我觀健康的話,讚美應是從神而來的。再者,要學習尊重對方,了解對方的底線,給予空間,否則會不歡而散。 |
岑: | 這需要時間建立,讓自己謙卑,相處上可以建立清晰的共同異象;若發覺對方處事與真理不符,鼓勵對話,不要到處散播。若不是以神為中心的話,那麼芝麻綠豆的小事也會放得很大呢! |
陳: | 教會也要留意信徒屬靈生命成熟或不成熟、自我觀健康或不健康,時刻反省自我有沒有阻礙信仰的實踐,有沒有絆倒靈命的成長,及拖慢追求生命素質的進深。要在所是(being)及所作(doing)中取得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