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期 誇張失實的氛圍

總編評筆
陳孟賢教授

      曾經有一位神學家這樣自嘲:『基督徒是怎樣的一類人?基督徒是一群說話很偉大、行為卻很普通的人!』已故的楊牧谷牧師便更尖刻地在《煉金師的叮嚀》講道錄音帶中,令人驚懼地說:『我們基督教唔知幾時淪為一個得個講字的邪教(talking cult),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楊牧師的這番感慨繞繞不散,叫人不安,甚至叫人憤懣,卻有著深層的屬靈智慧在其中。

      或有心或無意,基督徒誇張失實的次文化,已經形成在很多方面的集體行為?堙C舉一個簡單常見的例子:許多時候,基督徒在聚會中唱詩,歌詞很偉大(諸如『為主全然擺上、奉獻我一切』等等),然而,唱的人大家心?堻ㄘ?白,在現實生活中,那有真正實踐歌詞?堜珨〞滿H!可能在聚會的時間內,心中牽掛的,依然只是一會兒奉獻袋傳過來時有沒有零錢應付(心中自言自語:千萬不能放入大鈔啊!)或只想到聚會以後到那家好吃的餐館食午飯?我們都不是要嚴苛地論斷別人,只是說,基督徒群體當中,誇張失實的氣氛,其實相當普遍,叫人覺得非常悲哀。

      為甚麼會這樣?為何基督徒圈子的次文化會變得虛偽?從文化分析的角度追本溯源,會發現各種因素在其中產生作用。剛剛提及基督徒唱詩時內心感受與口中言語表?堣ㄓ@的現象,其實只是一個很表面的例子。深入一點反省誇張失實的氣氛,涉及『對真實(reality)的尊重』、求真的態度、誠實的人格、健康的自我形像等等價值觀甚至屬靈觀的問題。(一兩句題外話:故此,調查事實也是本刊其中一項重要的編輯方針。)

      新任香港建道神學院院長的梁家麟博士,在最近一次專訪中,分享了他對教會圈子的一些觀察:『當我們不斷將信仰戲劇化,每次都是播出一些癌症得醫治、化腐朽為神奇的見證,信仰自然被定位為這個層次的事,結果便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缺乏影響力,因為信徒無法在每日刻板的生活中經歷信仰。』 (時代論壇週報,第九三六期,2005年8月15日,第一頁)言下之意,誇張的氛圍,也是因為不平衡的屬靈觀所導至的。

      畢竟,人生的大部分日子,都不是戲劇性的。靈性生命的實質內涵和光芒流露,都需要從平實地與神同行、一步一腳印地磨練出來的。所以保羅規勸:『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們到了甚麼地步,就當照著甚麼地步行。』(腓三:13a,16)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最舊
最新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