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活祭︰黃澤晃牧師

採訪、整理:明道、陳艷嫦

專欄

        本期活祭專訪人物是黃澤晃牧師。黃牧師在加拿大全職事奉多年,曾參予牧會、植堂、拓展監獄傳道事工等;近年在半退休狀態下,仍奔走於南安省各監獄從事監獄傳道工作。他現時在彼得堡的居所,也是開放給華人基督教團體作靜修中心用途。由此看來,他和他的家,都是投放在事奉基督的事上。

        黃牧師在香港成長。他在一九五九年中學畢業那年,在一個佈道會決志。在七十年代初期,黃牧師已隱約感到神的呼召,但不想過於草率,故未有立刻作出決定;他要肯定神的呼召,不是出於個人的衝動或其他因素所產生的錯覺。在這等候與尋求肯定神的呼召期間,黃牧師暫不再為自己個人事業作長遠打算。他更在一九七五年夏天辭去公務員的工作,帶同妻子和兩個孩子移民到加拿大。

        在加定居半年之後,他便確定全職事奉是神的心意,於是放下世務,進入安省聖經學院受培訓。

        作出這決定,是因為完全相信主的應許:「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吃甚麼、穿甚麼)就都加給你們了。」(太六:33)這呼召的確認,是經過夫婦二人長時間的同心禱告,再加上在神的話語上得到支持,以至心中有著從主而來的平安,掃除一切在人看來是合情合理的憂慮。再者,也有教會中的教牧與長者、朋友和家人的正面支持與鼓勵。在黃牧師看來,他的決定是順服神的呼召,而不是自作主張而勉強神去認可那出於自我的謀算。他認定自己既是僕人,便應該以候命的態度等候神的安排。

        未確認呼召之前,他沒有憑己意尋找神學院或為子女教育和家庭經濟作預先安排 (為免那出於一廂情願的計劃與安排,會產生難以避免的主觀錯覺)。他是在確認了神的呼召後,才去尋找神學院和家庭生活所需的相應安排。進修期間,黃師母便負起家庭經濟的責任。

        安省美城浸信會是黃牧師第一個全職事奉岡位,他在那裡約有十年的事奉。在一九八七年的一次推動宣教事工活動中,黃牧師有一個強烈的感覺:自己或許應該嘗試參予宣教事工。故在當年,帶同一家人到南美作短宣體驗 (因他深信事奉不單是個人的擺上,更是全家的投入,不宜以個人意願勉強家人,若得不到家人的支持與家中的和諧,便難以全情投入事奉)。

        在一九八九年,適逢國內民運人士流亡到加,成為一種新的福音佈道對象。黃牧師有感當時的美城浸信會,已是一個成熟的教會,可以安心交給別的牧者,以便可以抽身出來去開拓新的事工。如此,便產生了福愛傳道社 (其主要的服務對象,是身在拘留所、監獄、長期康復中心或醫院中的人士)。這種工作,需要極大的耐心。一方面,需以長時間的衷誠合作,讓有關機構(如監獄)的管理階層明白、認同、信任傳道社的服務宗旨;另一方面,又需與服務對象建立互信。這互信的產生,亦有賴傳道社對個人靈魂需要以外的個人切身問題,並服務對象的家人生活等,提供某一程度的幫助才可。

        回顧他過往事奉的心得與感受,黃牧師深信「無我的僕人心志」是必須的。這並非木偶式的被動心志,而是基於相信「讓基督管理自己比自己管理自己」有更好的人生效果。因而,要常常尋求、發現、明白、認同基督的心志和心思。他發現這種「無我」的心志操練,不單不會失去自我,在與主心意共通的人生中,倒會發現在主裡得到極大的自由。

        黃牧師也發現,對主的信心是要堅持的。起初全然奉獻的信心若減退,便會阻礙自己對真理的全面認識,也會影響自己講道的能力。那萎縮的信心所產生的生命褪色,也會叫自己所傳神的榮耀形像受虧損。最後,黃牧師覺得抱「活祭」的「無我」心志,才可活出那有真理在心中的美麗生命見証,去吸引別人歸向主。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最舊
最新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