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不死的教會(一)

教會歷史中的教訓
梁壽華

        教會『返回原本』,立刻就產生批判的作用,這是作為耶穌基督不死的身體生命力的表現。教會的批判力量會引起教會生活和信仰,以及社會生活和文明的改革或革命。

        這種批判先後有兩個對象,首先是教會對自身的批判,隨著是對外在處境的批判。二者都會使教會及其信仰產生強大的生命力,創生的本能也隨之發展出來。

        針對封建時期教會向世俗靠攏,所造成的腐敗。在十一、二世紀在修道院中揭起了克呂尼改革;克呂尼地域的修院的改革,伸展到其他地方的修院,再伸展到各地的教會。這次的改革已首先返回八、九世紀的聖本篤精神裡,強化屬靈生命,揚棄世俗和腐敗,保持教會原來的獨立性和純粹性。

        在歷史中,教會世俗化和腐敗莫過於十四到十六世紀的歐洲文藝改革時期。改教家如馬丁路德和慈運理等人早年曾到過被視為聖地,同時是教宗所在的羅馬,見到羅馬教會的腐敗實況,大為震驚。所謂聖地,其實是藏污納垢的地方。十四世紀的人文主義者卜伽丘的著作《十日談》,其中一個故事說到有一位不信耶穌的猶太人觀察到教士們的劣行,無形中是叫教會早日消滅,可是教會依然屹立不動,說明一定有聖靈同在和支撐著,就加入了基督教教會。近代一位著名史家布克哈特指出,文藝復興時期腐敗的教會,已到消亡的地步,若不是返回《聖經》的宗教改革,教會就會被腐蝕滅亡了。教會是一個不死的教會。

        其實在宗教改革之前,腐敗的教會內部已出現好幾個返回原本的自我批判和揚棄運動,史家希勒波爾班指出,那時候的教會屬靈和腐敗平衡地各走其路,教會越腐敗,改革的衝動越強。在文藝復興和橫掃歐洲的宗教改革期間,在歐洲大陸的『現代敬虔』的『效法基督』、基督教人文主義的『回到生活去』、意大利的聖愛會的敬虔、西班牙紅衣主教斯拿諾色清除教會腐敗的努力、佛羅倫斯的薩沃那羅拉揭起的靈性復興、英國人文主義者柯力的返回《聖經》(特別是保羅書信);英國先有威克理夫、後有丁道爾的返回《聖經》,批判教會錯誤,捷克胡司改革運動、教會主教的會議運動……等等,都是在教會最腐敗時期的生命力的表現,對教會建制和信仰上的錯誤進行抨擊和改革。這些改革運動雖是教會生命力的表現,但大多數結果都歸於失敗,其中不少人甚至為此殉身而終,可是他們的影響力為波瀾壯闊的宗教改革舖路。宗教改革至終的成功,總不能忽視這些失敗以終的批判和改革運動深遠的影響。

        以上是中世紀的情形,宗教改革以後的批判所引起的改革和創生,對教會本身和西方社會文明的影響和貢獻,留待下文再談。

(作者為多倫多頌基播道會國語堂顧問牧師)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