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期 大會出席者感想

來自加中沙斯卡通省一位粵語堂會長老的分享 

在牧者極力推薦下,黎志康長老與其他教會領袖一起出席這次大會。他說:以往所學到的門訓,多著重關於課程方面,今次所學到的門訓,並非單單是一個課程,而是一種生命影響生命的師徒方式。做門訓的人自己也要成為一個受訓者,才能成為生命師傅。在實踐中,要留意師傅的質素,才能成為受訓者的榜樣。

回到教會後,會思考如何在教會牧養層面做到劃一方向。雖然具體方案尚未起步,但IDMC的訊息已經在一些栽培工作上起了方向性的影響。執事同工們會更加注重門徒訓練的使命,鋭意在各項聚會和活動中都要有造就機會和環境。而在剛開課的新一屆門徒訓練課程中,亦會鋭意傳遞「循環不息訓練門徒」的異象。

來自加東安省一位英語堂會傳道人的分享

洪浩誠傳道認為:若要重視門訓的基本理念,便需要衡量那些事工要放在重要及恒常推行的位置,才能成為門訓的教會。

大會給了很多挑戰,因為推行門訓有複雜性,如教會的人數也會影響門訓的推行。所以當推行門訓時,要留意自己教會的狀況。另外,若要推行門訓,便要確定教會的大方向及得到領袖們的認同。

在大會領受的其中一個信息,是要常與神同在,才有能力與其他人同行。所以需要適量的退修,回到神面前。因為教會有時被太多事工塞滿,忘記了安靜地回到神面前的重要。還有,神其實給人很多律例,這些律例是要幫助人去轉化生命。在教會,可能不是要更多事工,而是要一些律例。似在家庭中,夫婦可能需要設立一些律例,特定一段時間不被打擾地溝通,若能長時間堅持,就能看到改變。

來自加西卑斯省一位兩文三語堂會主任牧師的分享

潘熙遠牧師參與這次大會,剛好是教會正在整理未來計劃的時間,而門訓正是一個主要的環節。大會的門訓理念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非只是一套課程。這種門訓可以幫助教會尋找接班人,令人生命一直成長,達致門徒的效果。如果教會要令人成為門徒,教會的領袖必須先成為門徒。

若要建立下一代,不讓他們流失,必需讓他們成為門徒,才能對抗社會文化。已往的門訓都是課程為主,現時要先在人數上作調整,希望可以減至三、四個人一組。大部份人比較願意在少數人面前講自己的問題。若以多人數比例進行門訓,最終又變成一堂課程,所以要從課程模式轉變成生命建立。要從教會的領袖開始,互相認罪,打開自己讓其他人看到,才是生命建立的開始。

回到教會後,會與有份參加這次大會的同工們分享所學到的重點,希望能成為教會未來要建立的文化及目標方向。現在正研究有關書籍,探討如何能在教會廣泛地使用。

來自加東安省一位國語堂會信徒的分享

約翰遜弟兄的教會有一百六十人參加了這次的大會。他在教會中有負責兒童團契和查經班的事工。參加這次大會,是想學到更多如何更好培養門徒的具體方式,希望自己成為一個能為基督服侍的門徒,進而也更好地培養教會有更多門徒。

他覺得這次大會的內容還是不錯的,美中不足的是講員說到了各種理論知識,卻並沒有具體說如何把理論知識付諸實踐。關於大會的組織安排,總體還不錯,但是登記註冊的過程有點繁瑣,第一天簽名報到更是有點雜亂無章,這是大會可以改進的地方。

他也提到,在流程安排上,「默想」時間有點過多,感覺這安排太過刻意,試想眾人已經聽了兩個小時後,未必還有精力全心投入「默想」。

來自加東安省一位粵語堂會信徒領袖的分享

弟兄說教會有二十多人參加大會。他看見許多教會在生命造就上都停滯不前,如何可以突破、造就教會全民皆兵?他期望今次大會可以為教會帶來幫助。他認為今次眾教會的參與程度很好,大會各方面安排都大致令人滿意。

他之前已閱讀過有關書籍,希望可以在自己的教會推廣,但首先需要整個教會認同,才可推動。大會之後,教會將開會討論跟進。困難是這乃是一個從上而下推動的事工,而他的教會沒有主任牧師,恐怕在推動上會有很大困難,除非長執以至會眾全都強力支持!(本刋記者兩週後再追訪:受訪者的教會已經開會跟進,檢視教會現行的門訓,又計劃向教會作出參加大會後的報告,再籌劃如何推廣。)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