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期 從暢銷屬靈書中看教會文化

黃達仁

教會牧養與教會文化,兩者息息相關。過往有甚麼經典的屬靈 書籍在華人教會當中曾廣被閱讀,並且引發回應、反思的呢?它們 如何反映當時的教會文化?筆者揀選了以下兩本著作,嘗試去作出 一些分析、探討。

一部是約翰.德雷恩(John Drane)於2000年的作品—《教會 麥當勞化》(The McDonaldization of the Church, Macon, GA : Smyth & Helwys Pub. , 2001),其中指出「效率、可量度性、可預測性與控 制」正影響教會生態。當時有不少的讀者都表示認同和提出各種改 善的方案。其中有最多人認同的一點就是當時教會對「效率」的執 著:大量的書籍用「XX天學懂XX」的標題去宣傳效率;慢慢的花時 間去靈修太費時;「即食」文化充斥教會;喜歡以計算效益去論定 教會事工的成敗……這些想法都與質重於量的屬靈理念背道而馳。 現代人都認同快餐是「垃圾食物」,都是沒有營養的,而紛紛轉向 健康飲食。對於教會文化,我們又有沒有同樣的觸覺呢?在2000年 能夠大賣的書籍,到現在還可以獲得共鳴嗎?教會又有沒有慢慢離 開「快餐」文化呢?「快餐」文化背後會眾的消費者心態,又有否 被修正?

斯托得牧師(Rev. John Stott)在2007年寫的的著作《心意更 新的教會》(The Living Church: Convictions of a Lifelong Pastor, Downers Grove, Ill. : IVP Books , 2007;台北:校園書房,2012) 亦是一本廣為人知的經典,甚至成為在不少神學院課程中必須閱 讀的書。《心意更新的教會》強調要一方面堅持《聖經》不變的 真理,同時回應瞬息萬變的文化挑戰。信徒要在世上成為光與 鹽;在家庭、職場、及社區中見證基督榮耀神,帶來文化及社會 的更新。斯托得牧師期待教會在真理上必須「保守」,在實務上 必須「創新」。欣賞這本書的讀者都認為現今教會在「保守」上 的功課和「創新」的創意上都做得不夠好。為甚麼有教會因社 會、環境等其他因素,在真理上「妥協」呢?又為甚麼要在無須 死守、執著的地方去「守舊」,做事一成不變呢?信徒要認清作 鹽作光的要素是甚麼,否則根本不能在眾多不同的環境、身份、 場合中見證基督榮耀神。

隨著時代、社會、文化等因素的不斷改變。教會必須要隨機 應變。除了多讀《聖經》,鞏固屬靈生命,希望屬靈書籍能夠引 發我們眾人去反思教會文化,最終帶動整個屬神的群體更好地去 實踐大使命。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