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期 教會更新,哪個地方都需要

總編評筆
陳孟賢教授

剛剛出席了香港教會更新運動 (簡稱「教新」)三十周年感恩崇拜 和聚餐,重遇不少多年來在香港曾經 同工和交誼的老朋友,十分高興。感 恩崇拜中回顧了這個其實是「運動」 的「機構」三十年前成立的緣起、歷 來的發展、今天的現況、未來的使 命。

我最早跟「教新」合作事奉的經 驗,在廿五年前,當時「教新」幹事 根叔(余慧根牧師)為了編製《教會 更新論壇》(當年「教新」的出版 物),問我對「放眼世界、立足香 港」的意見,至终我便為《教會更新 論壇》寫了一篇短文,題為「存在是 具體的」(1990年春季號,第6卷, 第1期,頁10),文中分享了我對 九七回歸前香港出現移民潮的基督徒 信仰反思。

之後跟「教新」同工合作,斷斷 續續,直至2006年在澳門舉行的世 界華福大會中認識了胡志偉牧師(現 任「教新」總幹事),當「教新」出 版的《使命與領導》期刋在2009年1 月創刋時,我便在其中撰寫一個小專 欄「領導有方」,持續至今,共寫了 三十六期(其中第9期、11期、30期 因放假沒有供稿),轉眼便是六個年 頭。

近幾年來,每年夏季我回香港和 中國内地事奉期間,每年都有一次在 「教新」主辦的「牧養沙龍」聚會中 分享:2010年的題目是「後現代文 化的挑戰」,2011年的題目是「基 督徒與政治倫理」,2012年的題目是 「教會領導與發展:華人文化是助力 還是阻力」,2013年的題目是「時事 爭拗中:適切時代的領導和牧養」, 2014年的題目是「社會撕裂中的公共 靈性:和睦與抗爭」,2015年的題目 是「管理過度vs領導不足?」每年在 「牧養沙龍」中跟許多教牧同工們互 相交流,總感覺是很豐盛的經驗,非 常感恩。

回憶這一切自己跟「教新」的微 小合作事奉,卻隱隱地看見更宏闊 「教新」事工的一條脈絡:「教新」 作為一個基督教機構的定位,很有時 代感、社會關懷、前瞻性。三十年前 「教新」成立的時候,香港剛進入回 歸過渡期,社會動盪,人心不安,教 會界跟普遍社會潮流一樣也出現移民 潮,在這樣的時刻,「教新」勇敢地 承擔起尋找教會更新方向的使命,亦 面向社會承擔起先知、祭司的職份。

一路走來,三十年了。今天香港 的處境,比以往任何一個歷史時刻更 加危機重重:時事爭拗沒完沒了、 社會撕裂對立、香港與内地文化的 衝突、政治倫理褪失、經濟轉型遲 鈍、青年人不滿積聚、教會下一代流 失‥‥‥

如此的時間和空間,「教新」的 根本使命便愈見適切今天的香港,只 願「教新」毋忘初衷!見到一群令人 心生敬意的教新同工(全職同工、義 工、支持者),便相信上帝會使用清 心的事奉者,讓「教新」在未來的日 子再成為時代的祝福!

從香港轉念回到加拿大,「教會 更新」這個主題,加拿大也是需要 的,事實上,哪個地方都需要。任何 一時一地的教會,皆有長處和缺失, 某些眾教會普遍都有的缺失,便成為 教會在時代中的虧欠,像在《啓示 錄》中神給不同教會的責備(啓二至 三章)。唯有教會對自己的缺失悔 悟,教會才能復興再上路;如此「教 會更新」的思維,是當地教會領袖們 不能逃避的責任。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