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期 應支持敢作敢為的青年人

總編評筆
陳孟賢教授

1957年11月毛澤東接見數千名年 青學生時說了一段名言:「世界是你 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 你們的。」為甚麼呢?因為上一代始 終是要放手的,無論多不願意交棒, 父祖輩的人總有一天因年老而氣衰力 弱,那時年輕人卻正是生命力旺盛、 自然地當家作主的時候。「長江後浪 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這就是 毛澤東所指下一代有年齡優勢、上一 代始終要讓路的自然規律。

這幾年世界各地都有由九十後青 年人發動和主導的社會運動,並且這 些運動波瀾壯闊、影響深遠。傳媒記 者訪問他們,有的說:「願做一隻雞 蛋勇擊鋼牆,雞蛋很脆弱,鋼牆很冰 硬,但雞蛋始終是有生命的,而鋼牆 始終是死的。」又有年輕人說:「有 些事還是應該做的,不是因為會成功 或不會成功的問題,而是如果不做, 將來年老時會後悔,不能向自己交 待。」這種如孔子所言「知其不可而 為之」的義所當為氣概,正是青年人 本然自有的特質。

歷史的前進,往往是青年人這 種「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 由」的勇氣所推動,成就無數激情燃 燒的歲月。當然,青年人不夠老練周 全,不夠小心謹慎,不夠謙虛兼聽; 但最精明的老年人亦會犯錯,「從錯 誤中學習」不正是一條成長之道嗎?

父祖輩的人正是太老練謹慎了, 尤其是身在高位的領袖,更多傾向 「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守成態 度。環顧現今華人教會的領袖文化, 亦一樣沾染了這種明哲保身的俗氣。

從大約三十年前初任教會執事、 福音機構董事會主席計起,我算參予 過頗多基督教領袖層運作的經驗,實 在覺得教會界中敢作敢為、氣吞河嶽 型的領袖鳳毛麟角;相反,最常見的 領導風格,乃「辦公室政治」主導的 決策模式,多著墨於人事上的評頭品 足、說長道短,熱衷排擠設限,支持 給力(empower)卻稀少,考慮問題 時,多以生存自保為大前題:為保自 己的地位、保存自己的機構、保住自 己教會的生存,「捨己而成全神國旨 意」只成了口號,卻罕見真正付代價 地實踐。難怪不少原本一腔熱誠事奉 神的年輕領袖們,在教會圈子混了數 年後,便志氣消沉,若非靜悄悄地引 退,便加入「老油條」行列。

這幾年我在多所神學院開過一 個「屬靈領導與忠心事奉」課程,在 課程簡介中這樣寫:「二十一世紀是 一個『難當領袖』的時代環境,社會 潮流對『自我』、『選擇』、『忠 心』、『權力』、『靈性』、『社 群』的看法,都增加了做管理和領導 工作的難度。然而,殷勤治理的領袖 (羅十二:8c),在困難的處境裏, 依然會冒險,偶然會犯錯,需要面對 批評,但仍然會謹守崗位;他們是群 體進步的催化劑,他們鼓勵、鞭策同 工們敬虔地服侍自己的世代。」

最近讀到一段說話: 「今 天‥‥‥普世華人教會存在的一個隱 憂(其實已經非常顯著),便是老化 情況嚴重。老化指的不僅是領導層和 成員的平均年齡‥‥‥而在心態上, 對新觀念和新做法總是抱持懷疑,對 新一代也有許多批評不滿‥‥‥教會 和神學院能否主動識別一些具創意和 膽識的人才,給予破格的機會和另類 的訓練,保護他們免受主流常規的磨 蝕?」(梁家麟,「重拾教會的開荒 精神」,《建道通訊》,2014年10 月號,頁4)閱後深有同感,畢竟,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 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