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期 一位英語傳道看下一代流失的問題

——訪問證道浸信會(約克區)鄧浩然傳道

採訪:李思韻

1)在你過往事奉的經驗中,對於下一代在信仰上流失,有沒有哪些比較深刻的經歷與例子?

有。事件發生於大約兩年前,團契中有兩位剛進大學的年輕人發展為戀人,但約會一段時間後因性格不合最終分手收場。這段關係的破裂令他們不斷反覆問自己分手的原因: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好,才令這段本應美好的關係變得不完美?他們終究是接受不了在這愛的群體中竟會出現這遺憾的結局,而且越想越負面,沒有面目返回教會再見弟兄姊妹,也沒有勇氣回來見對方;加上升讀大學之後,接觸多了外面世界,過去在教會裏尋找自己的身份及價值一直苦無答案,但在外面卻好像找到了,也被那些人與事吸引了,漸漸便與教會及弟兄姊妹越發疏遠。

2)在這例子中,你認為出現流失危機的關鍵因素是甚麽?

據我觀察,他們是對自己身份感到混亂:他們從小到大都是跟大人上教會,自己卻沒有真正思想自己為甚麽要去,所以當遇到人生衝擊時,他們頓時變得迷失。此外也是基於不能接受基督徒的不完美,對與基督徒發展情侶關係過度憧憬,滿以爲必定有完美結果,但最後卻要分手;加上大家在同一教會内,不免感到尷尬及無形壓力,而偏偏在這個時候,他們卻從教會以外圈子的朋友中獲得支持及歡樂,以致他們在尋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信心亦隨著身邊的人和事變得脆弱,容易被動搖。

3)你當時如何處理兩位年輕人流失的危機?

我當時首先叫自己忍耐,靜觀其變,以便隨時把握機會。然後讓他們感受到我真誠的想與他們建立關係:不是傳道人與會友的關係,而是真正朋友的關係。我看出這位弟兄有時也因爲我的身份而對我有點抗拒,因此我每次約他們出來也不會說針對性的話,而是發自真心的聊天、問候和關心。這兩位弟兄及姊妹對此反應也一直很正面,每次邀約他們會面也會出來,只是在技巧上也要其它弟兄姊妹幫忙:比如教會團契有較大型的聚會,兩個也會請來,但很多時都是男子組與女子組分開邀請他們;有時大夥兒相約吃飯聊天,也盡量多說能讓兩人加入的話題,別讓他們感到話不投機及被遺忘。

4)當時又有沒有其他年輕人受這兩位流失中的年輕人影響,也產生流失的危機?

這兩位年輕人分手後的態度及做法,身邊好些年紀較輕的弟兄姊妹都看在眼裏,並產生疑問:爲何在教會群體裏弟兄姊妹之間也出現這樣不愉快的事情?而對傳道人以致教會未能挽回這兩位弟兄姊妹,他們也感到失望。

5)你認為可以如何處理或預防這種互相影響的集體流失?

作爲傳道人,與團契中的年輕人固然要有良好關係;不過有時未必有時間跟進每一個人,因此身邊也要有多些耳目,以幫助自己了解團契内弟兄姊妹情況,而另一方面亦多鼓勵年輕弟兄姊妹接受門徒訓練,好讓他們有足夠裝備去擔當鼓勵及引導其他經歷相同挫折的弟兄姊妹的角色,也能幫助自己在處理事情上做到更成熟、正面,更懂得依靠神。此外也可以多做針對特定組別年輕人的前期輔導工作:我們教會就有專門為就讀十二班快將進大學的年輕人而設的輔導項目。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弟兄姊妹適當的調節心理,不要以爲教會裏所有人和事都是完美,而是要他們明白就是傳道人也是普通人,也有不足之處,以免發生事以後心裏想不開,形成很大落差。

6)作為傳道人,對防止下一代信仰流失,你有何建議?

經過這次事件處理的反省,我很遺憾當時未有更密切跟進兩位年輕人關係的發展及他們那一刻的生命成長,以致他們的信仰錯誤建基於教會應是完美的觀念上,進而引發更多思想上的問題。而在處理這類問題時,我要首先留意自己的狀況,在理性及靈性上都要有所準備:要認清自己的弱點,真心承認自己能力的不足,並將之交給神;最重要還是跟他們維持緊密關係,首先自己要做到毫無保留:我就曾經向弟兄姊妹坦白承認自己仍然未能做得到講道的內容,分享自己所經歷的信心低潮,並以此勉己、勉人。我認爲這樣坦誠面對更會得到弟兄姊妹的諒解及信服。另外也不妨在教會及團契推廣道成肉身式的服事(Incarnational Ministry),鼓勵大家效法耶穌身體力行的生活態度,在人群中活出愛,明白犧牲的真義,好讓大家對信仰有更成熟的追求 。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