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期 牧養培訓的重思

專欄『加拿大華人教會歷史教訓』

黃澤晃

牧養工作出現偏差及層次混淆

我認為主任牧師的最重要牧養對象,是附屬他的同工及教會領袖。他是他們的策劃人、栽培人,也是他們的教練。主任牧師的心志及風範,是他們的榜樣。他不是教會的執行人 ,更不是CEO。教會事務應有專人負責,各部事工應由各同工及領袖推動及執行。我認為主任牧師的講台信息,以培育信徒靈德為最重要,其次是異象性及擴展信徒視野的信息。

在我的多年觀察中,發現一個不良的現象。就是信徒對牧師傳道地位身份的看法,出了問題。信徒用了俗世的眼光看牧師傳道,像是「一份專業」。因此就以表現、果效作為評估。甚至有教會用了公司管理那一套手法,去治理牧師傳道。以至教牧花了許多時間,來應付人為系統的要求。其實這樣做有很多不良後果:(一)不信任;(二)有嫌隙;(三)失掉靈的活潑性,更可能失去聖靈的感動;(四)最重要的是令信徒對「神的呼召」不重視。

門徒訓練的重思

提到門徒訓練,往往就是搬出一列課程,或是一個工作坊。這與主耶穌基督的方法相差太遠了。訓練門徒沒可能是速成的。這是需要花許多精神及時間的事工。因此,許多牧者沒有推行。後果就是流失了許多高質素的信徒。

舉個例子,如果一位牧者或屬靈領袖每週花三小時,與一位願意跟你一起讀經、分享生活及事奉細節、和禱告的信徒,一年之後,他會成為一個成熟穩重的門徒。第二年你與他就可以用同樣方式,去訓練另外兩個信徒。若繼續推廣下去,門徒必然倍增!今天我們最大的難阻,就是用了太多時間及精力去 run the church。即是不停上彈簧,不讓時晨鐘停斷就滿意了。

教會生活的重思

一、教會生活是以「建立關係」為目標

最重要的是主日崇拜。這是唯一機會信徒可以整體地建立與神的關係。因此,在設計上、主持上、配搭事奉上都應集中在「如何令到信徒真經歷神的臨格,不見一人,只見耶穌」的果效。

又常見教會有很多活動及會議,可惜,未必都能造就信徒建立彼此的關係。可能信徙(甚至一些領袖)皆缺乏這種意識。團契(Fellowship)簡單的要義就是「生命交流」。生命有交流,才能產生「同舟共濟」的生活。中國人的固步自封態度,是真正「生命交流」的致命傷。我們一定要刻意突破這座高牆,好使信徒能享受到因恩典孕育而來的超世生命關係。

二、教會缺乏創意

教會近似彈簧時晨鐘,只要到時到候上鍊,不停打轉,就滿足了。但我們有沒有想到這機器是會老化的,而且這日子已經來臨。若不再及時調較策略、方法及運作,恐怕為時晚矣。福音真理,萬世不變,但傳達方式,定要常新。

本人已從牧養範疇退休了。但神仍領導我投入了福音機構作義工。但願我這兩篇文章的點滴分享,能給今天年青有為傳道牧者及教會領袖參考。更祈祝他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在加國華人教會發展史上再創新高。

(作者為福愛傳道社董事會主席)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