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國語事工的再思

採訪、整理:徐以昇、明道、姚增聰

        近十年來加拿大的國語新移民不斷增加,各華人教會可以怎樣做以回應國語群體福音需要的呼聲呢?今期我們節錄了一個關於『多語言華人教會』的調查研究,在其中比較了不同語言背景的教牧同工在牧養觀念和方法上的異同,又介紹了一家教會國語事工增長的個案,也訪問了三位從事國語事工的牧者,分享他們的牧養經驗和心得。

        王志強牧師是證道浸信會美城堂的主任牧師,最近完成了他的神學博士論文『粵語教會推動國語事工的策略』。第二位是多倫多中華福音宣道會主任牧師李經寰牧師,該教會是一所純國語教會。第三位是國際教育計劃組織主任區應毓牧師,他經常到中國大陸作培訓事工。這三位牧者都看見一個整體的情況,就是現時加拿大的純國語教會和粵語教會中的國語堂事工,實在未足夠回應國語群體的福音需要。
 

國語群體的特色
        加國的國語華人群體大致可以分為幾個背景類別,當中有投資移民、專業移民、家庭團聚移民、留學生、短期探親、商務考察、難民和黑市居民等。根據王牧師提供的數據,由二千年起每年來加的中國大陸移民超過三萬,而且數字正在逐年增長。李牧師的觀察中,十年前來加的中國內地人仕多限於學者,但時至今日,很多是專業人仕、商人或親屬移民。一般來說,來自大陸的新移民,經濟條件比較薄弱;雖然當中也有不少高學歷或專業經驗的人,可是一般都未能一展所長,要從事其他工作以維持家計。

        至於信仰和文化方面,區牧師指出來自中國大陸沿海地區、內陸或東北等地方的國語移民,文化和風俗上都有差異。區牧師認為國語移民大部份對福音的回應相當熱烈。王牧師和李牧師則認為,因為他們多來自共產國家的無神論背景,所以似乎較為現實和物質主義,對於信仰,他們多會採取較審慎和十分理性化的態度,或提出尖銳的問題作挑戰,或作理性的討論。
 

國語事工的機會
        現今北美華人信主的人口比例約為百份之六左右,李牧師認為若以百份之八的人口比例為信主人數的參考起點,整個加拿大便應該約有二萬八千至三萬國語信徒,而大多市則應有一萬二千人或以上。根據王牧師的研究,大多市一百五十間華人教會裡,約有七十間是國語和粵語堂並存的,另有二十五間是純國語的教會。這些國語聚會很少超過二百人,有些只有五、六十人。由此可見國語事工的發展空間是很大的。

        國語事工的實際推動方面,王牧師在他所牧養的教會中,用不同的形式接觸新移民,例如國語英文班、上門派單張、新移民講座、上門探訪、國語佈道會等。又透過信徒主動接觸,邀請講國語的同事或客戶返教會,然後用三層的接觸去照顧新來的朋友:第一線的作初步關顧;第二線的作群體的關顧,如邀請他們參加國語團契或活動;第三線是作聖經上的教導。在實際生活上,教會的關顧組幫助新移民找工作、安排交通、家庭探訪等,讓他們感受教會的愛心和基督信仰的實在。
 

國語事工的困難
        國語事工亦會遇上不少的難題,教會的財力和人力方面,都要投入很大的資源。王牧師認為信徒間的同心至為重要,因為有些粵語信徒覺得和國語信徒在溝通上格格不入,大家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都很不同,若涉及政治的話題更要小心。

        李牧師認為牧養國語群體,其難處不只在帶領人信主,而在於跟進與栽培。一般國語信徒需要較長時間的靈命栽培,不能太急,讓初信的擔當領導的角色。雖然台灣神學院和中華神學院於多倫多開辦了神學課程,訓練了一些國語事工的人才,但仍不足以應付需求。

        另一方面,出席率不穩定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國語信徒常因工作時間的衝突和交通接送的不便,常會缺席教會聚會。另一方面,區牧師提及很多大陸移民在出國前,親友鼓勵他們在國外應立刻到教會去,由此形成大陸移民自願走進教會的風氣。

        王牧師說:『有些國語教會的信徒把對抗性和「批鬥式」的開會作風帶進教會,使教會出現分化的現象。』

        教會的財政方面,大陸移民往往經濟不大充裕,只憑自由感動奉獻,沒有十一奉獻的觀念,因此一般國語堂的奉獻收入較粵語堂為少。
 

國語事工與粵語事工的關係
        多倫多的國語聚會點,多是由現存的粵語教會衍生,資源方面一般都共用現成的設施和人手。王牧師的教會便有這樣的經驗,先由一群粵語信徒組成臨時的籌委會,成立國語事工部,再成立國語團契,待成熟後再建立國語主日學和國語堂崇拜;再進一步是成立國語堂的理事會,訓練組長和進行福音事工。

        對於這種附設式的關係,李牧師有以下的反思,他認為這種方式雖然在數量上提供較多易於達到的聚會點,但這數量上的優勢,卻造成了國語群體的過份分散,而未能凝聚人力物力去發展高質素的崇拜和栽培。這個質與量的矛盾,相信有待國語信仰群體壯大後才可解決,這也是成長的必經過程。
 

國語事工的展望
        開展國語事工時,很重要的是部署和計劃,一群成熟肯付代價的信徒更不可少。王牧師認為,粵語教會要小心評估自己的財政能力,打好基礎後才行動。

        說起栽培,李牧師認為門徒訓練對國語事工的長遠發展是十分重要的。要挑選靈性較佳和有心追求的對象作門徒訓練,使他們在信仰上得以建立,日後起來參與栽培其他國語信徒的工作。因此,王牧師建議教會和福音機構多舉辦國語事工的訓練和講座,讓信徒和牧者分享經驗。

        在事工的課題方面,李牧師看到中國大陸最近十年中,每年約有一百萬宗的離婚個案,而台灣每年也有五萬宗左右,他認為應在國語事工中,加強基督教家庭倫理和正確婚姻觀念的信息,以『預防勝於婚姻破裂後補救』的方法及早挽救。

        此外,也不應忽略國語事工對學生和老人團契的發展,栽培學生及老人的靈性。奉獻的教導也應加強,使國語事工在經濟上有更大的能力,支持教牧同工牧養國語群體。最後,在牧者的訓練上,應在量與質兩方面都重視,以應付日漸增加的國語信徒。

        在文字資源上,區牧師提到崇拜程序應否使用簡體文字的問題。現時大部份教會刊物以繁體字發行,他認為這對大陸及東南亞的國語群體,不會造成長久的困難,反而是如何克服心理上的那股『獨在異鄉為異客』的不安,更值得我們反思深究。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