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期 換位

王乃基

    眾所周知,普世教會都有教牧荒;我更認為加國華人教會的牧人荒更為嚴峻,原因有三:

    首先是我們獨有兩文三語的教會現況,是西方教會與亞洲華人教會所沒有的,甚至美國華人教會也一般是華語及英語而已。我們的工人荒就是三種語言人才齊短缺,而數量需求更大及多元化。

    其次我們的教牧實在相當老齡化:加拿大華福在2005年的教會普查中顯示,百份之八十七的教牧年齡為四十歲以上,五十歲以上的也有百份之五十四,試問十年廿年後,從那裡補充這個一定出現的人才大斷層?

    最後我們沒有適量的神學畢業生:香港教會如何缺乏教牧,仍然在三十多間大小神學院裡,每年有幾百位全科畢業生可作補充;加國就只有一間剛起步的華人神學院每年訓練十位左右的全科生,其他就只靠西方神學院為數不知的華人畢業生。

    加國華人教牧的當前空位荒,當如何用實際行動來面對呢?我嘗試提出有四種的換位,盼望可以有成效地有所補充。

    從長執到教牧:你可能看到這標題會發笑,誰都知道不少教牧曾經是長執,許多熱心信徒領袖中年獻身,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我在此提出的是心態上的換位成功。長執修讀神學課程為數不少,有學位而承擔牧職的則不成比例;中年退休者甘願作義務或自由傳道,但出任教牧不只是神學學位甚或有否支薪的問題,而是在召命裡肯去承擔作牧人的托負。以前熱心信徒被選為長執,做得不怎麼樣,周圍也投上欣賞的眼光,肯定長執的義工貢獻;作了教牧就有被人問責的壓力,全情投入及滿分表現時,也是被人認為是受聘的本份;單這種心理逆差,已叫不少已提早退休的儲備人才,寧願神學畢業後作自由傳道,而不甘承受牧會的負擔。其實曾任長執的神學進修生,是最好來換成教牧的位份。當然他們的身份與心態都要移形換影,如此就有一定數量有成效的接班人。

    從助牧到主理:教會找助理牧師較容易,但要聘主理牧師就較難,帶領教牧團隊的主任牧師就更為缺乏。主理牧師是較少使用的名稱,其實就如中小型教會唯一的牧者,他要較全科式甚麼也會一點,因為教會只有一位教牧。今日教牧隊工化趨勢下,很多助理牧師都似專科教師,只專長管理某些事工,欠奉全科際的主理心態,故此主任牧師人才荒會越來越嚴重。我鼓勵現任的助牧當操練自己,成為願意又能夠承擔的主理牧師。這種功能上的換位,就算沒有名銜,但恩賜的全科上位及心態的全情投入,都會使不少的助牧得到在職培訓,為將來承擔重任作更多的儲備。

    從師母到教牧:教會若有熱心長執神學畢業,若又適合團隊所需,我們會千方百計就地取材;若師母是傳道人或中年獻身,教會又怎樣看神學畢業的稱職師母呢?這個問題相當複雜,首先牽涉一間教會可否聘夫婦同為牧者,這是沒有亦不能有明文的通則。在中西教會裡,各有不同慣例,各有長短,可以同教會,可以分開牧會,兩者都有不少成功例子,重點均在乎知人任用,讓有成效的牧者放在適合的工場作配搭。其實師母獻身是好得無比的,她本來就是牧師的另一半,知道牧會甘苦莫如師母;若她個性成熟、才幹恩賜稱職而又肯放下世界承擔牧職,豈不是牧師百份之二百的好同工(因為以前已是百份百的了)?若不能同一工場,能夠差去別教會來舒緩教牧荒,豈不是神國得人!我在香港的眾多校友,就出了不少女中豪傑,牧會角色的需要,有時姊妹比弟兄更為多方有效。兒女已成長的中年師母是最佳的牧者升任人,因為你們的師母資歷比起攻讀的神學學位,更有實戰的份量;未有學位您已有牧場履歷了──眾師母們,快來換位!

    從在位到退位:這裏所指的是從牧職到退休。眼見退休牧師源源不絕,我就見証過好幾位退得漂亮的牧長,關鍵在:第一是準時退位,不像上一代的國家領導人;第二是不垂簾聽政也不遙遠控制,真的一心交出棒來,並深知角色轉移的藝術;第三是早作準備,更是隔代準備。幾年前在美國進修時,在某教會學習,最深刻的是當年六十二歲的主任牧師,已多年栽培了當時四十三歲的接班人,更扶立了一位有領導恩賜的廿九歲隔代接班人,使教會同時有三代人作領導,又在聖靈裡有隔代接力的美妙領導。如此的資深牧長當然可以按年齡退休,並叫教會順利過渡,又在多年已屬核心領導的接班人手裡,再上一層樓。

    換位是講不完的藝術,因為太多的變數,但取決於有人可以交棒,交得稱職,取得合時,早作準備,移形換影,闖出新時代。但願我們服事了自己一世代的人,又有接力者可以服事另一個新紀元。

    後記:今年中在澳洲某城講道期間,該教會為尋牧者煩惱,在感動下我鼓勵該城另一教會的師母考慮重尋牧職,誰知雙方從啟動協談就甚為契合,現已結成好牧良緣了──讚美神的調兵遣將!     (作者為亞省愛城華人基督教福音堂主任牧師)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