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 從歷史看有果效的祈禱

葉玉蓮博士(基督徒靈修中心主任)

     這裡說的歷史,包括了《聖經》及教會歷史。果效,則是指透過祈禱生命蒙神改變,活出神的心意,彰顯基督,在地上發揮影響。

      除了因為神的主權、憐憫外(詩六十六:16~20),一般情況下從歷史看見有果效的祈禱,離不開以下兩大共存的要素:(一)有神話語作基礎;(二)出於人定意轉向神、渴求神。

      歷史中最偉大的祈禱,近乎難以置信,但卻是神聽約書亞祈禱的事實(書十:12~14)。因為那是神為以色列爭戰的明證(出十四:14);神按祂應許顯明祂的同在(書一:7~9)。

      再舉一例,士師時代,以色列人多次呼求耶和華,神也多次為他們興起士師(士三:9,15)。因為神曾宣告祂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出卅四:5~7)。

      到新約時代,教會得著神的應許,那有果效的祈禱,同樣顯示擁有那兩大共存的要素:(一)有神的話語,(二)有同心轉向神、渴求神的群體(徒一:4~5,8,14;二:4)。使徒在《使徒行傳》中的表現,與四福音時的情況相比,突出祈禱等候的果效。

      從教會歷史找有果效祈禱的事例,實在很多,現就與中國教會有關的作示例。在中國,最早有記載,影響大規模地區教會復興,有果效的祈禱,是由加拿大多倫多的長老會差派到中國的宣教士古約翰(1859~1936)所帶動,他確認了有果效祈禱兩大共存要素:

      『除非我們確認《聖經》是神真實的話語,否則我們的祈禱便是空談、輕蔑之言。除非弟兄姊妹全然相信神的話語,全心抓住神應許來祈禱,否則不可能有復興。

      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這是唯一在復興中的大能武器。神的話像兩刃的利劍、像火、像大鎚能粉碎剛硬的大石。』(By My Spirit,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rse, P.135)他與當時一些宣教士,約定每天下午四時為中國教會復興祈禱。他們發出有果效的祈禱,首先在東北滿州帶動復興,及後影響其他地方的領袖們參與。

      有興趣研究復興歷史的讀者,不難發現復興離不開祈禱。而無論是指引式祈禱、接力祈禱、定時祈禱小組、禁食祈禱等等,皆離不開神的話語。神的話語是祈禱的依據和把握,也成為祈禱的內容。有果效的祈禱,離不開那共存的兩大要素。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