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期 華福運動的前途

總編評筆
陳孟賢教授

第八屆世界華福大會於九月在印尼舉行後,華福加拿大聯區總幹事麥振榮牧師邀請了幾位加國出席者各自撰寫一篇會議感想,成為本刊今期的專題報道。

自一九七六年第一屆世界華福大會算起,華福運動已經誕生了三十五載。近年來,我每星期主日到不同教會証道,亦因為希望請教讀者們對本刊的意見,而經常拜訪堂會主任們,與眾多教會的領袖相遇時,卻時不時聽到他們不約而同發問一個問題:「華福事工的方向和定位?」 當然,他們的發問,出於關心和善意,而且,他們都極肯定華福運動和會議曾經成為神施恩的器皿,祝福過普世華人教會;他們的疑問,只因不太清楚華福今天和明天的獨特位置。

最常聽到關於華福運動的疑問有幾個。第一,會議之後的跟進頗為缺欠。無論是五年一屆的大會或是其他小型專題會議,聚會時十分奮興,散會後卻少見有系統地落實和推廣會議中的睿見。我回想自己參加華福會議的經歷,似乎也真是這樣。

第五屆華福大會於一九九六年在香港舉行,節目部安排了台灣的胡業民弟兄、美國的章長基博士、香港的盧家牧師、鍾嘉樂牧師和我,負責大會中經濟倫理與理財專題研討分組,大會之前兩年裡我們五人做了研究和資料籌備,大會後的會議彙報中亦列舉了行動方案,期望華人教會在行動中蒙福。但十五年過去了,卻不見得第五屆華福大會中十四個專題組所建議的行動方案,有多少已經普遍落實?

我記得,當時胡弟兄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在會議彙報中是這樣寫的:「今天堂會收到信徒的奉獻後,是否能將這些金錢投資在真正永恆的、有價值的事物上?近年來教會在硬體上花費的比例太大,使教會將信徒未來十年的資源,均投入這個硬體(房產),傳道、宣教、關懷等事工反倒不被重視,這是值得省思的。」我認為,胡弟兄的觀點,是真知灼見;然而,環視今天,許許多多的教會和基督教機構,依然將大部分資源放在房屋上,而且,購堂爭執、房產糾紛,據說正是叫教會分裂最常見的一項主因。

對華福運動另一個常聽見的疑問,是老化問題。昨晚我作客一個福音機構的籌款晚宴,坐在身旁的另一位客人,是一所大型基督教機構的總幹事,我們聊天的時侯,他說近期參加了一個華福地區會議,有點吃驚,因為他看見所有會議出席者,皆是年過半百以上的人,他不禁說:「我們沒有做好年青人接班的工作。」今天早上我跟一位資深牧者吃午飯,這位德高望重的屬靈前輩也忽然衝口而出:「華福的老化問題每況愈下。」

第七屆華福大會於二○○六年在澳門舉行,當時我是第四日主題 「文化更新」的其中一個回應講員。後來,有些教牧朋友說,原來我是大會中唯一在四十五歲以下的大堂講員。換言之,許多人看華福運動年青化,是應做而未成之事。但聞說在印尼舉行的本屆華福大會,在年青化方面已經有了進展。

究竟華福運動未來的方向和定位應該怎樣?其實,很多教會領袖對華福運動仍然很支持、很有期盼。因為,有一些獨特的工作,依然是由華福來做最恰當。尤其是關乎眾教會共同面對的時代挑戰,如果華福能夠高瞻遠矚,透過研究、出版、推動溝通,勇敢地為時代把脈,勇敢地為眾教會省思,坦蕩地作先知守望,謙卑地作經驗和智慧的交流橋樑,則在未來的歲月,在大使命上,相信華福依然會是上帝憐恤和使用的施恩管子。

請通知我其他新評論
請通知我若有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